第220章 论资排辈(1 / 1)

无人知晓 在南方的毛豆 4443 汉字|11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220章 论资排辈

  脚盆公司员工瞪大了眼睛:“纳尼?!一千万美元?!”

  汤姆·汉克斯耸了耸肩膀:“一千万美元拯救你们公司并不算贵。那可是500多条人命啊,光赔偿费用就是天价。更不要说你们公司股价大跌的损失。如果不能够证明你们的清白和无辜,今后还有乘客敢坐你们的航班吗?”

  脚盆国员工牙齿咬得咯咯直响,但他想起临行前来自脚盆国总部社长的再三叮嘱,要求不计代价从星空公司处得到空难的真实原因。

  通常情况下,调查一起空难的发生原因是非常耗时耗力耗资金的,绝大多数飞机坠毁后,机体成破碎状态,又被大火燃烧,有价值的证据全都没失,就算是找到黑匣子,也很难还原空难发生时的一切。

  一场空难调查上一两年也是很常见的,期间种种扯皮推诿不一而足。

  但是123航班空难却与众不同,早在飞机升空前一个小时,星空公司就已经作出了预警,而惨痛的事实证明,星空公司的预警是完全正确的。

  显然,星空公司的汤姆·汉克斯掌握着不为人知的技术秘密。

  这个秘密,值一千万美元!

  脚盆航空公司员工行礼如仪:“能借用一下您的电话吗?”

  汤姆·汉克斯冲着桌子上的电话机做了一个请的动作,脚盆航空公司员工当着他的面给总部社长打了电话,请求指示,不一会儿,他放下了电话:“汉克斯先生,请提供一个银行帐号。”

  汤姆·汉克斯哈哈大笑,提过去一张纸:“这是瑞士银行的帐号,日元、美元都可以支付。”

  等汤姆·汉克斯确认一千万美元到帐后,他吹了声口哨,扔给脚盆航空公司员工一份薄薄的文件。

  脚盆航空公司员工毫不客气,当着汤姆·汉克斯的面拆开了文件袋--这可是价值一千万美元的文件啊,可别是满纸胡说八道吧?

  文件并不长。

  “1978年6月2日,失事飞机执飞JAL115航班在伊丹机场降落时曾损伤到机尾。

  机尾受损后,波音公司没有妥善修补损伤区块。

  在替换损伤的压力壁面板时,应当使用一整块接合板连接两块需要连接的面板,并在上面使用三排铆钉固定,但维修人员使用了两块不连续的接合板,一块上面有一排铆钉,另一块上面有两排。

  这使得接合点附近金属蒙皮所承受的应力明显增加,对金属疲劳的抵抗力下降了至少70%。在维修后几年的飞航过程中,因客舱内部的多次加压和减压,导致此处的金属疲劳不断累积。

  根据我们的计算,这次修补只能承受10000次左右的飞行,而班机失事时已经是维修后的第12319次飞行。

  经星空公司的预判,飞机爬升至7000米左右高空时,压力壁面板累积的金属疲劳达到了极限,无法再承受气压差而破裂。

  机舱内因此发生爆炸减压,高压空气冲进机尾,直接将垂直尾翼吹落,连带扯断了主要的液压管线,导致机师无法正常操控飞机。”

  脚盆航空公司的员工双眼通红,手情不自禁微微颤抖,一整块接合板、三排铆钉,123航班这场惨绝人寰的事故,居然是因为一整块接合板、三排铆钉引发的!

  但他又轻轻松了口气,星空公司这份虽然轻薄却有着无与伦比价值的材料证明,此次空难完全是波音维修人员的责任,与航空公司、与驾驶员没有关系。

  虽然还需要后续调查以及黑闸子中的数据为佐证,但公司最大的危机已经过去了。

  这一千万美元,花得值!

  汤姆·汉克斯一直在关注脚盆航空公司员工的神情,看着对方微妙的表情,他知道,那一千万美元落袋平安了。

  汤姆·汉克斯轻笑一声:“我可以免费提供一个信息给你们。123航班上的飞行员与工程师,是我见过的最棒的机组人员。在几近完全失控的情形下与飞机搏斗了半小时,并在坠毁前一直试图回避绵延的山岳地形,表现出了过人的努力和技术。此前,我们的专业人员进行过模拟,没有人能在同样的情况下还能飞行半小时。”

  脚盆航空公司员工大喜过望,再次齐齐向汤姆·汉克斯行礼,他们知道,自123航班失事后,星空公司的每一句话都成了航空界的最高权威,有汤姆·汉克斯的背书,航空公司就可以彻底从这场事故中摘出来了。

  汤姆·汉克斯送脚盆航空公司员工到门口,刚打开门,只见两名身穿波音制服的男子正抬手准备敲门,汤姆·汉克斯露齿一笑,又有人来送钱了。

  脚盆航空公司员工直接无视波音的工作人员,生硬地从他们身边挤了过去,旁边各大媒体的照相机灯光闪成一片。

  汤姆·汉克斯把波音的人让进办公室后,一关上门,就直言不讳地道:“五千万美元,我告诉你们如何修复类似的故障,彻底消除747SR型客机的隐患。”

  波音的员工咳嗽了一声:“抱歉,本公司并不认为我们的客机存在任何问题。”

  汤姆·汉克斯耸了耸肩膀:“好啊,等会儿我就会向媒体宣布747SR型客机存在的问题。这型号的客机可是你们的热门产品,如果销售出现重大影响,空客会非常高兴的。”

  波音的员工脸色变幻,汤姆·汉克斯推了推桌子上的电话机:“你们可以请示一下高层。”

  不一会儿之后,五千万美元打入了星空的帐户。

  汤姆·汉克斯同样给了波音员工一份资料,资料的大部分内容与此前给脚盆航空公司的大同小异,只是在最后以大号字体写明:

  “波音公司虽然因为维修不当造成此次空难,但747SR型飞机本身并无重大的设计瑕疵。星空公司建议,为避免波音飞机因管线受损导致所有液压控制皆失效,此后在每架客机的升降舵和下方向舵加装液压阀。”

  波音公司员工满意而去。

  只要747SR型飞机本身没有问题,扔几个倒霉的维修机械师出去平息一下民愤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汤姆·汉克斯再次将吵吵嚷嚷想采访的媒体记者关在门外,他打了个响指,一天之内,星空公司就赚了七千万美元!

  果然,这世间,最好的生意就是贩卖恐惧。出于对空难的恐惧,各大公司心甘情愿付出天价。而普通民众,则把星空视为拯救生命的权威。

  只不过自己实在是好奇,在幕后提供给自己这些资料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不过,汤姆·汉克斯很快把这些疑惑扔到了脑后,他只要扮演好自己传声筒的角色就够了。

  东方,甬城,怡园。

  林千军放下了电话,失态地蹦了起来:“七千万美元!七千万美元到帐了!辰辰,你真是太厉害了!果然如你所料,波音和脚盆航空公司争相想得知空难的真相,甚至不惜为此付出重大代价!”

  王宇辰耸耸肩膀:“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七千万美元算什么,咱们还要挣更多的钱!我让你在股市上提前做下的布置怎么样了?”

  林千军道:“这事儿是顾玮在负责的。如你吩咐,我们已经对脚盆航空和波音的股价进行了沽空。放心,我们安排的可是最顶尖的金融高手,可不是你胡乱找来的香江的杜小波之流能比的。”

  王宇辰讪笑着摸了摸鼻子:“这不是因为我们国家没有股市嘛,我以为咱们并没有懂得西方金融懂得炒股的人才。”

  林千军道:“辰辰你也太小看国家有关部门了,我们国内没有股市,但是我们可是派出了不少人才到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这次沽空,一定能大获丰收。”

  王宇辰忙道:“别忘了看多新干线,123航班空难太过惨烈,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脚盆国人不愿意坐飞机出行,新干线的生意将成倍增长。这蚊子小也是肉,咱们得咬一块下来。”

  林千军笑道:“放心吧,早就安排好了。”

  事实证明,林千军和顾玮找的金融人才果然是高手,经过一翻操作,在脚盆国和美国股市上又赚了8千多万美元。

  前前后后,通过123航班空难,王宇辰捞了近2亿美元--他在赌场里也大捞了一大票。

  这笔资金,同样投入了国产大飞机项目中。

  王比安爽得一逼,这背靠着国家,开金手指果然是痛快啊,哪象以前,什么都要自己亲自动手,步步惊心,藏头露尾。

  王宇辰在怡园数钱数得手抽筋,同一时间,在美国,横空出世的星空公司以及汤姆·汉克斯正在被媒体记者“起底”。

  很快,相关信息流传开来:汤姆·汉克斯原本是波音公司的一名资深员工,但是因为酗酒而被开除。

  但也有另一种说法,指汤姆·汉克斯因为飞机设计的安全问题和上司多次发生争吵,最后被上司穿小鞋排挤,愤而辞职。

  汤姆·汉克斯离开波音后,曾经一度到欧洲的空客公司求职,但呆了两三年再次因为性格原因离开。

  失业的汤姆·汉克斯一度穷困潦倒,在唐人街租了间便宜的小房子住着,他孤身一人,也不开伙,吃饭都是点中餐外卖,最爱吃左忠棠鸡,用筷子比用刀叉还熟练。

  不管怎么看,汤姆·汉克斯都不是那种德高望重受人敬仰的专家,但是,123航班空难却让他一炮而红。

  曾经有人暗中怀疑,这是不是汤姆·汉克斯故意为难老东家波音公司,但这想法实在荒诞,因为没有人能事先预料到123航班会失事。

  看来,汤姆·汉克斯的确有些真功夫。

  只不过,随着123航班事件的逐渐降温,各大媒体也淡了对汤姆·汉克斯的追踪采访--当然,这里面也有波音公司的公关。

  波音不希望媒体一直维持123航班空难的热度,公司最近在股市上可损失不小,不知哪里来的资金,趁机在股市上狙击波音,股价跌了不少。

  星空公司的门紧闭着,打公司的电话甚至没有接线人员的应答,也许,只有当下一次震惊世界的空难出现时,汤姆·汉克斯才会再次作惊人之语。

  王宇辰并不知道李晨风等人是如何找到汤姆·汉克斯这样的人物的,也不知道汤姆·汉克斯出于何种心态参与星空公司的“业务”,更无法猜测当有关23航班空难的信息预先通过特殊渠道告诉汤姆·汉克斯时,他的内心经历着怎样的风波。

  王宇辰只关心,自己手里又有钱推进运10项目了。

  2亿美元啊!

  这年头,人们的工资才只有6、70元,2亿美元,这能干成多少事啊!

  王宇辰兴冲冲拎起电话,打给柳涛,如今,王宇辰的工作重心都在内地,所以柳涛也从香江回了甬城,替王宇辰到处奔波,只不过,在柳涛心里,王宇辰也算是半个女婿了,所以虽然忙累,也很开心。

  因为王宇辰事业做得越大,她的宝贝女儿谢玲未来的生活越有依靠。

  “柳阿姨,我在瑞士的帐户上又进了2亿美元,我这就打到运10项目的帐号上。”王宇辰高声大气地道。

  钱是英雄胆,有钱就是大爷。

  柳涛吓了一跳:“又是2个亿的美元?上次的2个亿美元还没花出去呢。辰辰,你可真会赚钱。”

  王宇辰一皱眉:“运10项目上的资金还没怎么动过?不应该啊,这样多的科研院所和厂家都急等着用钱呢。这年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柳涛在电话那一头苦笑道:“还不是你搞出来的那套绩效机制闹的鬼?你出手倒是大方,只要研究、生产完成目标就能得到重奖,可里面的条条框框却很严格,甚至有倒追责任的条款。更不要说,你的奖励还向一线、向基层设计人员倾斜。”

  “国内单位是怎么个情况咱们都清楚。所谓不打懒的不打勤的专打不长眼的。不少单位员工做一天混一天。有些工人和研究人员虽然有能耐,可多年打磨下来,也失去激情了。我私下打听了一下,各研究机构和工厂观望得多,实际行动的却少。”

  王宇辰一抚额头,唉,积重难返啊,自己端出的大蛋糕太过诱人,可也让人心怀疑虑,毕竟这是不少科研院所和工厂第一次和香江公司打交道,大家心里都没谱。

  王宇辰想了想:“这样吧,现在正好是夏季,给大家发一次福利吧。买些消暑降温的产品发给大家,嗯,我想想,就发电风扇吧。”

  柳涛一怔:“发电风扇?嗯,这倒是好东西,如今市面上的立式摇头电风扇可抢手了。这电风扇一发,大家对咱们香江公司的印象就大不一样了。”

  王宇辰叮嘱道:“发电风扇不能一发了之,得分个三六九等,台式的立式的带定时的分几个档次,优先发给一线的工人和科研人员。我就是要借着这次发福利的机会告诉大家,新的商飞公司不搞轮资排辈这一套!谁有本事,不要说发电扇,发汽车发房子都没问题!”

  某部5703厂,厂间里突然跑进一个小伙子,他在机床声中声嘶力竭地大叫着:“发电风扇了!发电风扇了!”

  一名工人关停了机床:“什么?发电风扇?你这小子该不是听错了吧?是不是高温季节到了,发扇子啊?”

  小伙子兴奋地满脸通红:“什么扇子。就是电风扇!我亲眼看见的,一辆大车拉来的,车后厢里装满了最新款的电风扇。厂里的电工临时接了根电线试过,会摇头,能定时,上面还有夜间灯一闪一闪的,可漂亮了。”

  车间里的工人们眼睛都亮了:“厂里这次怎么这样大方?不是说工资都快发不出了吗?”

  小伙子笑道:“这电风扇可不是咱们厂里自己发的,是人家商飞公司发的。”

  “商飞?就是香江和我们厂合作的那家商飞公司?我想起来了,商飞在咱们厂里有派出机构的,听说那些美元都掌握在人家手里,咱们厂长眼睛都红了,硬是没法子从人家手里扣出钱来。”

  “人家商飞公司是香江大老板开的,有的是钱,听说投入了2亿美元。那绩效书里写的明白,你要是真有本事,香江大老板直接奖你汽车、房子!”

  “香江老板又怎么了?他再有钱,自己能搞大飞机吗?这样的国家大项目,只有咱们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办成!”

  “哎呀,说这些干什么。要我说,这香江大老板为人不错。咱们还没做出什么成绩呢,就发电风扇给我们当福利。走,领电风扇去!”

  当车间的工人们匆匆来到办公楼前的院子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早就已经近水楼台先得月等在满载着电风扇的汽车下了。

  和满身大汗,手上布满油污的工人们不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穿着洁白的白衬衫,戴着眼镜,慢条斯理聊着天,但却又隐隐排成了一个等级分明的队伍--排在最前面的,正是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