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阿三哥的牛皮(1 / 1)

无人知晓 在南方的毛豆 4519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201章 阿三哥的牛皮

  中方考察团在占地极大的厂区到处转悠着,有几名专家围着阿三国专家问东问西,还有人举着相机不停拍着照片。

  关新趁人不备,溜到了厂区内部,拉着一名当地的员工聊起来,他会当地语言,倒是聊得甚欢。

  半晌,关新铁青着脸回到了考察团里,林千军打量着他脸色难看,忙低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关新连连冷笑:“我问了一名厂里的基层员工,这才发现,阿三这工厂就是一个样子货!”

  “别看工厂设备先进,可是资本家为了省钱,大批裁剪员工,70多只仪表盘、指示器和控制装置只有1名操作员在管理,工人的安全培训时间也从6个月直减到了如今的15天!”

  “钱!这一切都是为了钱!异氰酸酯的冷却系统停止运转一天,就可以节约30美元。这资本家,为了钱,压根儿不把人命当一回事!”

  林千军也悖然变色,他想起进厂区前,在厂外看到的密集的民居,吓得心惊肉跳:“见鬼!那些民居离农药厂这样近,一旦异氰酸酯真如蝴蝶大师预测的那样半夜泄露,真有可能死上几十万人!”

  “不行!人命关天!我一定要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林千军赴阿三国之前,满心想的是如何将许婧幕后的主使引诱出来,斩草除根,保护蝴蝶大师的安全,可是现在亲眼目睹了博帕尔农药厂面临的险境,他再也无法忽视数十万的人命--那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不是牲口!

  这段时间,林千军等人在阿三国可是看明白了,那些高种群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满嘴说着英文,家里高高挂着西方国家的名牌大学文凭,学识水平比中国的专家还厉害。

  可是,那些又矮又黑又瘦的低种姓,却如同活在活地狱里一般,挤在又脏又臭的贫民窟里。他们看到高种姓的人,甚至会趴在地上吻他们的脚。

  中国百姓虽然穷,可没有这样低三下四的!阿三的低种姓百姓,简直如同奴隶一样!

  怪不得蝴蝶大师在来信中嘲笑,阿三国只有一亿是人,另外十多亿都是牲口。

  可既使是牲口,他们也不该死在泄露的有毒气体之下啊!

  林千军匆匆找到阿三国的专家,严肃地向他指出了工厂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

  这次中国专家考察团来访,阿三国其实是非常重视的,自从60年代在边境上和东方大国起了冲突后,阿三国对中国抱着极复杂的心态,又畏惧又忌恨又带有一点羡慕,可又知道,和中国全面冲突对自己不利。

  这次中方打着友好交往互相学习的旗帜来考察,考察的相关内容又只是化工厂等并不敏感的民生产业,阿三国为了显摆自己和西方国家的良好关系,特意派出了最好的专家陪同,同时还安排了不少媒体跟团采访。

  中国专家都是最通人情事故的,这花花桥子人抬人的道理就是放到国外也是相通的,所以每到一地参观,面对媒体的采访,都是没口子的称赞,新闻播报出去,让阿三专家百姓都觉得脸上倍有光彩。

  这时,一批媒体记者正在采访阿三国专家,甚至有几台电视台的摄像机正对准他,林千军冒冒失失跑过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阵嚷嚷。

  阿三国专家因为听不懂中文,正一头雾水,旁边的翻译却脸色大变,原来林千军严厉警告工厂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告诫--不,简直是用命令的语气要求阿三国专家立刻转移贮存在厂内的45吨异氰酸酯。

  正当翻译迟疑着要不要翻译时,一名媒体女记者却惊呼起来,原来,这个女记者是略懂一点中文的,报社派她来,就是为了更好地采访中国的专家。

  那女记者抢在翻译前面,把林千军的话中大意告诉了阿三国专家,阿三国专家大怒,对林千军吼道:“你这是污蔑!抵毁!美国的技术是最先进的,我们的管理也非常严格!异氰酸酯绝对不会泄露!你这是在故意制造恐慌!”

  林千军一不作二不休,对着正对着自己猛拍的电视台摄像机大声道:“12月2日凌晨,这家农药厂的异氰酸酯就会因为操作失误而大量泄露,工厂周边方圆40平方公里以内的50万居民将受到严重的生命危胁!我在此发出呼吁,立刻转移厂内的异氰酸酯。如果农药厂不采取任何措施,那周边的居民必须全面疏散!”

  林千军身边,关新用多种当地语言重复着他的警告,四周的闪光灯闪成一片,所有的媒体都意识到,自己抢到了一个天大的新闻!

  阿三国专家在旁边气得暴跳如雷,他挥着拳头大吼着:“抗议!我代表美方和阿三国方提出最严重的抗议!你们这是在挑唆!在抹黑!在恐吓我们的人民!”

  中方的专家们也吓了一跳,就没见过林千军这样的愣头青的,这外交无小事啊,我们是来友好交流的,怎么这位姓林的同志居然胆大包天捅了这样一个天大的漏子?

  化工厂有没有危险?

  当然有。全世界的化工厂都存在危险,但只要安装各种设施,严格管理,就可以将发生危险的机率降到最低。

  可这位林千军专家刚才居然直言博帕尔农药厂会在12月2日凌晨发生农药泄露--你这是在警告还是在跳大神啊?

  中方考察团带队领导并不知道林千军等人的真实身份,忙上前对阿三国专家连连道歉,又把林千军从记者堆里扯了出来,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怪他没有组织性纪律性。

  这考察是无法进行下去了,阿三国专家甩袖而去,各路媒体也自认为抢到了大新闻,一哄而散,抢着去播报。

  林千军等人回到驻地,正在接受考察团领导的批评,一个专家匆匆跑进房里:“快看电视!快看电视!小林上电视了!”

  考察团领导忙打开了房间里的电视,只见电视里正在播报正是中方考察团在农药厂考察一事,林千军正在神情严肃地警告阿三国专家,他的中文被翻译成了众多语言,在屏幕下方滚动。

  其中,12月2日这个日期被大写标注。

  阿三国的反映非常快,当天下午该国的农业部门、化工产业负责人、外交部门就纷纷向考察团提出了严正的抗议,要求考察团收回对农药厂的警告,并且公开道歉。

  媒体也邀请了很多专家来批驳林千军的话,阿三国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是一个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自身根本没有这样先进的农药厂,他们有什么资格来指责阿三国的生产和管理。

  就连美方联合碳化物公司也在媒体上公开发表了抗议,认为这是中方抵毁他们的设备和技术。

  林千军陷入了巨大的旋涡之中。

  幸亏考察团负责人意识到,此时绝对不能退让,不能把一个技术问题变成政治问题,他只能向各方面反复强调异氰酸酯的危险性和不稳定性,解释考察团专家完全是出于善意进行提醒。

  但是阿三国内的国民情绪已经完全被媒体的连番炒作给点燃了,他们认为这是中方故意嘲弄阿三国,许多民众纷纷跑到考察团驻地,以及博帕尔的农药厂门口,举行集会抗议。

  中方考察团的负责人看着宾馆外举着各种旗帜大声吼叫的人群,摇了摇头,他倒是不怕外面这乱哄哄的场景,只是这考察算是黄了,半途作废。

  可恨的是,这闯了祸的林千军也不知哪个部门来的,自己居然摸不透他的老底,想回国告他一状也没法子。

  这年头,对外考察团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福利,由负责单位牵头,其他关联部门也得搭个顺风车。

  阿三国虽然不是西方发达国家,但好歹也算出国,看看异域风情,所以考察团里就有好几个并非农业部门、化工部门的人员。

  中方考察团负责人一迭声让林千军到他的房间,好好反省一下该如何处理此事,可是考察团的同事却脸色古怪的告诉他,林千军和另两位专家匆匆出了门,不知去哪里了。

  林千军和张铁城、关新避开了宾馆门口正在抗议的人群,沉声道:“今天已经12月1日了,过了晚上12点,农药厂的异氰酸酯就会泄露,不知道农药厂有没有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关新苦笑道:“我这几天到处打听消息,阿三国的民众都在骂我们呢,没有人相信农药厂会真的发生事故。”

  林千军握紧了拳头:“不行!咱们不能放任此事发生。”

  张铁城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林千军道:“老张,你去博帕尔警察局,等泄露一发生,立刻让警察局局长通知周边群众,第一时间撤离。异氰酸酯比空气重,随着风飘散,如果撤离及时,就能少死很多人。”

  张铁城毫不迟疑:“好,我立刻去!”

  林千军又看向关新:“关大师,我仔细分析过蝴蝶大师的来信,异氰酸酯泄露之所以造成那样多阿三国百姓的死亡,一项关健是泄露发生在凌晨,人们都在熟睡中,悄无声息就被毒气杀害了,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你精通阿三国多种地方语言,麻烦你在凌晨时到处示警,把熟睡中的人们叫醒。”

  关新点点头:“没问题。我想办法去弄个大嗽叭,在夜里叫嚷起来,准保让很多人听到。就算人们不信任我们,可如果嗅到异氰酸酯的异味,他们自然就会逃命了。”

  林千军点点头:“低浓度的异氰酸酯会造成人眼睛疼痛,这时逃还来得用,再迟,就真要出人命了,关大师,你自己也要小心,一有不对,立刻逃,逃得越远越安全!”

  张铁城突然问道:“那林千军你呢?”

  林千军道:“我去农药厂,想办法从源头上阻止这场灾难!”

  三人再不多言,看看已经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分头行动。

  林千军匆匆来到农药厂前,躲在暗处瞟了眼大门,顿时连叫倒霉--农药厂前的抗议群众此时仍然没有散去,反而点起了火堆,在那儿载歌载舞。见鬼,这是把抗议当成某种节日了。

  林千军知道,自己这幅中国人的相貌只要一露脸,被抗议群众发现,就绝对讨不了好。

  林千军躲在暗处,正在探头探脑,突然脑后响起风声,有重物打在自己的后脑勺上,他闷哼一声,软软倒在地上。

  一辆没有标志的面包车开了过来,几个人抬起林千军,扔猪仔一样往车上一扔,面包车疾驶而去,正在农药厂门口闹腾的人们根本没有发现这一幕。

  这时,博帕尔农药厂的阿三国专家正匆匆向厂区赶去,他心里七上八下的。别看他在白天怒斥中方的专家,其实心里对农药厂存在的危险一清二楚!

  早在1982年,一支安全稽查队就曾向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汇报,称博帕尔工厂一共有61处危险。

  中方专家的提醒是完全正确的!农药厂就算没在12月2日发生问题,但早晚会出事,出大事!

  那些该死的美国人,因为农药厂经营不善,他们大幅度压缩了开支,裁剪人员,关闭了成本高昂的仪器,如今的农药厂,就仿佛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阿三国专家的车子经过门口闹腾的人群时,有人向他高举着拳头嚷嚷着:“给那些眯眯眼的中国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我们阿三国比他们更先进!”

  这话倒是没说错,中国改开刚刚才开始,而阿三国拥有大量英国人当初殖民时留下的一堆好东西,别的不说,光铁路里程就比中国长得多,这“先进”两字可不是吹牛。

  阿三国专家强笑着冲着外面激动的人群挥了挥手,心里却在嘀咕,蠢货。

  阿三国专家进了厂区后,在庞大的工厂里转悠着,在心里琢磨着究竟哪里可能发生险情--这太难了,工厂有数以千计的阀门、开关、压力表、管道、压力容器,谁也料不准究竟何处会出问题。

  以前农药厂有足够的人手,又有电脑等尖端仪器辅助,能将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可现在人手不足设备被关闭,哪里是阿三国专家一人能顾得过来的。

  突然,阿三国专家一怔,那中方的专家提醒自己,异氰酸酯会泄露--那异氰酸酯被用大罐子装着,埋在地底下,怎么可能泄露?

  农药厂为了节省经费关闭了低温液化系统,可即使如此,装在罐体里的异氰酸酯依然十分稳定,除非--除非有异物进入罐体!

  阿三国专家一个激灵,匆匆向异氰酸酯罐体埋藏处赶去。

  因为是深夜,厂区里并没有多少人,阿三国专家远远看到异氰酸酯罐体埋藏处有个工人正在忙碌,他松了口气,显然,一切安全。

  那工人叫奎雷施,他一看到阿三国专家,立刻扔下手里的工具,向他行了个礼。

  在工厂,最脏最累的活都是低种姓人干的,阿三国专家身为高种姓,只管指手划脚,操着一口牛津腔拍美国专家的马屁。

  阿三国专家漫不经心瞟了奎雷施一眼,随口问道:“你在做什么?”

  奎雷施小心翼翼地道:“我正用水管冲洗设备。”

  阿三国专家点了点头,这只是日常保养,并不是什么难事,他正准备转身离开,突然顿住了脚。

  他低下头,看着脚下漫延的脏水,那水正沿着异氰酸酯罐体往地下渗漏。

  这原本是件极寻常的事,可是阿三国专家突然想到,如果年久失修的罐体出现了一道不为人察觉的裂缝,水沿着裂缝渗到罐体内,就会和异氰酸酯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那时,庞大的压力会直接摧毁金属罐体,将特种钢如同纸张一样撕得粉碎,然后,剧毒的异氰酸酯就倒喷发出来!

  阿三国专家大吼着:“奎雷施,关上水龙头!关上水龙头!”

  奎雷施不解地看向大吼大叫的专家,就在这时,压力阀那儿传来异常的响声,阿三国专家扑到压力阀前,只看了一眼压力表,就倒吸一口凉气--装着45吨异氰酸酯的罐体内部压力正在急剧增加!

  最危险的情况发生了!水,渗入了罐体!

  阿三国专家毫不迟疑,撒腿就跑!

  他根本没想过要挽救工厂里的其他工人,也没想过千方百计拯救即将爆炸的罐体,他只知道,只要晚跑一步,自己就会把命丢在这座该死的农药厂里!

  哧哧哧,大量的气体从罐体、管道里喷了出来!那是致命的毒气!

  那工人奎雷施却比专家要尽职得多,他忙关闭水龙头,又想打开罐体顶部的点火装置,烧掉泄露出来的异氰酸酯,可是燃烧装置却因年久失修而失效。

  奎雷施看着越来越浓的毒气,恐惧地看着暴露在地面上的罐体发现金属变形的声音,知道罐体在巨大的压力下再也顶不住了,他撒腿就跑,边跑边嚷嚷着,提醒其他的工人:“快跑啊!快跑啊!异氰酸酯泄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