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入籍香江
王宇辰完全理解谢文华的心理,他在香江从商,自然知道新中国在西方发达国家眼里是怎样的形象--在很多外国人心里,中国人至今还拖着长辫子呢。
蔑视和侮辱是海外华人最多的遭遇,甚至还会受到无端的伤害。就连谢文华这样的商人、企业家,也会因为自己的华人身份,受到种种不公。
以至于在海外华人心中,中国人不如洋人,黄种人不如白种人,成了一种天然的真理。他们根本不相信,中国人能战胜洋人,能获得堂堂正正的胜利。
王宇辰挺直了腰板:“谢老,洋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天和你同桌吃饭的我的外公,就在朝鲜战场上和美国佬为首的联合国军干过架,他从美国大兵手里缴获的餐具,是我小时候常用的。”
谢文华肃然起敬:“没想到朱老人家居然是这样一位老英雄,失敬失敬,过几日我一定设宴,好好请朱老英雄喝杯酒,让我也沾沾老英雄的光。这商场如战场,我还要向他老人家好好请教请教呢。”
王宇辰细细解释起来,以打消谢文华心中疑虑:“谢老,其实这不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时,新中国就派出40多人的代表队参加,但因为参赛较晚,只有吴传玉参加了百米仰泳比赛,并没有获得好的名次。”
“这次洛杉矶奥运会又有所不同。据我所知,老毛子为了报复美国佬为首的西方国家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会拉一票国家有样学样抵制洛杉矶奥运会。”
谢文华眼睛一亮重重一拍大腿:“我知道了!这老毛子可是体育强国,他们拉着一帮朋友不参加奥运会,那中国队的竞争对手就少多了。嘿,这样看来,中国队还真能拿金牌呢!”
王宇辰指了指名单上许海峰的名字道:“谢老可以关注一下这个人,他会为新中国挣回第一枚奥运金牌。”
谢文华喜得不知说什么好,他虽然是香江人,但骨子里流的依然是中国的血脉,要不然,也不会在改开之初就到内地投资。
他灵机一动:“我找香江的几个爱好体育的大佬,设一笔奖金,专门奖励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尤其是要重奖第一个获得金牌的运动员!”
王宇辰一愣,这件事,却是另一个时空所没有的,不过,既然谢文华如此热情,就让他折腾去吧。
只不过,如今内地还没有形成重奖运动员的先例,并不宣扬运动员个人的成就,依然推崇集体主义,这奖金说不好又要收归集体所有。
王宇辰正在瞎琢磨,谢文华突然道:“辰辰,你有没有想过在香江入籍?如果你想入籍,我身为太平绅士,立刻就能帮你办好所有的手续。”
王宇辰突兀听到这话,不由一怔:“入籍香江?”
谢文华道:“不仅入籍香江,你要是愿意,我甚至能帮你入英国、加拿大等英联邦的籍主。自从一国两制风声出来后,香江就有不少人急着入外籍呢。你虽然是内地人,但我还是有办法帮你办到此事。”
王宇辰下意识地道:“我好端端的中国人,入什么外籍?”
谢文华正色道:“话不是这样说的,我可是看明白了,辰辰你今后的成就非凡,呆在内地,却是捆住了你的手脚。说句直白的,你如今年纪还小,需要我这老头子帮衬一二,可等你长大成人了,难道还要靠着我不成。倒是我要厚脸皮赖着你了。”
这几话,倒是推心置腹了。王宇辰一时不知该如何搭腔。
谢文华又道:“辰辰你一直在我耳边鼓吹内地的发展,我倒是听进去了。可是你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内地相比海外,依然是落后得太远太远。你是有一身通天的本事的人,内地的池子对你来说太小了,这海外,才是你尽情施展才华之地!”
王宇辰不由自主点了点头,不错,自己未来几年的发财大计,依然还是在海外,尤其是美国。
谢文华一直在注视着王宇辰的神情,见他并没有反对之意,这才继续道:“你如今拿着内地的身份,来往香江都极是不便,更不要说到国外去了。这时间就是金钱,有时稍有耽误,就会错过大机缘,到那时,悔之晚亦。”
这话,王宇辰又听见心里去了,他倒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电子邮件和高层沟通一事。
电子邮件是王宇辰现今能想到的最高效最隐秘的和高层通讯的手段,可是计算机室设在香江,他来回极不方便,如果真有什么大事要事,在内地寄平信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至于打电话--算了,自己只要给林千军打一个电话,很快就有相关部门找到怡园门上来。
王宇辰认真考虑起入籍香江的事来。
他其实在另一个时空,是不太喜欢香江的,总认为这里的人没有家国情怀,而且目光短浅,自私自利到了极点。
可是他却又不得不承认,香江有着极独特的历史经济地位,在改开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香江对内地而言有着特殊的贡献。
就是自己,也不得不通过谢文华的手,才能赚大钱。
谢文华如果是个私心极重的,他根本不会帮王宇辰入籍香江,因为于他而言,香港身份是某种天然的垄断资源,谢文华只有依靠这重身份,才能保持和王宇辰的合作。
要不然,王宇辰完全可以甩开谢文华单干。
就冲着谢文华这层心意,王宇辰就很感谢他。自己当年拼着幼童之身从河里救了谢文华,没有白救啊。
只不过,自己好端端的一个中国人,要成了英国女皇殖民地里的二等公民,这实在是让王宇辰有些憋气。
说起来也有意思,在另一个时空,人人都以出国为荣,可王宇辰因着公事游走欧美各国,还是觉得中国最适合生活,从来没觉得外国有啥了不起的。
可现在重生一回,心怀大展宏图的志愿,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心力,可一转头,却要向什么英女王效忠,这口气,怎么也咽不下啊。
王宇辰思索再三,却下不定决心,只得含糊道:“我年纪还小呢,以后再说吧。”
王宇辰入籍香港一事,不知怎么被家人们知道了,各人反映却是各异。
王建设大力反对:“辰辰小小年纪,入籍香港算什么?我们夫妻都是国家干部,自己儿子却成了香江人,组织上怎么看我们?”
朱明却不置可否,她道:“建设,你别一口一个组织的,辰辰不是普通的孩子,我们不能束缚他的发展。我只是担心,他如果一个人留在香江,万一没有父母管束,在这花花世界,学坏了可怎么办?我知道他手里有的是钱,男人有钱,就容易变坏啊。”
王建设瞪大了眼睛:“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辰辰才只有11岁啊。”
朱明摇了摇头,没错,王宇辰只有11岁,可不知道为何,有时自己这个当娘的,看他眼中露出的眼神,却不是一个11岁的孩子该有的。
有一次,章菲菲洗了澡从浴室里出来,身上的衣衫有些不整,王宇辰看她的眼神分明有些不对劲,只不过儿子很快扭过了头。别人没注意到,朱明却是全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香江这地方有钱人纵情声色,各种花边新闻层出不穷,万一王宇辰一个人在香江,耳濡目染,生生把一个好孩子带坏了可怎么办?
出人意料的是,外公外婆这两个老革命居然并没有反对王宇辰入籍香江。
外公不以为然地道:“这有啥好操心的?香江总有一天是要回归的,到了那时,辰辰依然是中国人!”
王宇辰忙道:“外公,我就是入籍香江了,依然还是中国人,只要不入籍英国就行了。”
外婆道:“那不就行了。你通过正规手续入籍香江,又不是犯什么错误。在香江还有红色资本家呢,他们也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奉献。大家都是中国人,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建设新中国。”
高,实在是高,外公外婆虽然没有出过国,但老革命的眼界就是不一样。
奶奶就只有一句话:“辰辰在哪儿,我就在哪儿。”--王宇辰真要入籍香江,再替奶奶办个手续也不成问题。
最欢喜的当属谢玲,辰辰哥入籍香港,她就能天天和辰辰哥在一起了。她立刻决定,从今以后,就住在王家别墅里了。
章菲菲和方宁兰也劝王宇辰入籍香江。
方宁兰道:“我在香江学习的这段时间,不得不承认,虽然香江人看不起咱们内地来的大陆人,可是香江的确有许多先进的地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这里华洋杂处,如果想放眼全球,香江是最好的跳板。”
章菲菲就直接得多:“辰辰,等你入藉了香江,能不能也帮我办入籍?”
王宇辰一怔:“菲菲姐,你怎么突然想要入藉香江了?”
章菲菲耸耸肩膀:“有啥好奇怪的。当了香江人,方便咱们在内地做生意啊。雅格尔公司虽然顶了块外资的牌子,可我这个总经理却是内地人,虽然有陈名宪伯伯照应,可有时候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我要是成了香江人,以后出门办事也方便多了。”
王宇辰在心里苦笑,没办法,崇洋媚外的现象和观念直到他重生的21世纪都依然存在,章菲菲如果顶个香江人的帽子,的确能省不少麻烦。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个人的情怀有时候不得不让步于当下。
王宇辰亲自拜访谢文华:“谢老,要劳动你的大驾了。”
谢文华立刻明白王宇辰话中之意,心里说不出的喜欢,其实王宇辰真想入籍,花点钱让宏哥之流就能办成,可他交给自己来办,就说明对自己的信任。
谢文华忙道:“小事一桩。有什么特别要嘱咐的吗?”
王宇辰道:“我只入香港籍,不入英国籍,我这一生一世,只当中国人。另外,麻烦谢老帮我妈妈和章菲菲也办了入籍手续吧。”
谢文华毫不迟疑,一口答应。
10来天,王宇辰、蒋阿婆、章菲菲就成了英女王东方殖民地治下的一员。
陈利群面对章菲菲不知该如何是好,怎么一眨眼功夫,自己的小女友成了香江人了?
他小心翼翼地问章菲菲:“菲菲,你还回甬城吗?”
章菲菲正对着镜子试穿一身新衣服,漫不经心地道:“当然要回去,雅格尔还要我来管理呢。不过有了这个香江身份,我去国外就方便多了,都是免签的。下个月,我就想去巴黎,我一直想看看春季时装展。”
陈利群悄悄松了口气,回内地就好回内地就好,他还担心章菲菲从此留在香江不回甬城了。如果真这样,那自己可怎么办啊。这可不成了两地分居了?
陈利群患得患失的神色,全都落在章菲菲的眼里,她通过镜子把对方的一举一动都看了个真真切切。
章菲菲心里涌起一点小小的得意,哼,以前一直是自己依恋着陈利群,可现在,到了陈利群为自己紧张的时候了。
果然,这香江人的身份还是挺要紧的,从此以后,人们看到自己,心里想到的就不再是草台班子的不入流小演员,而是来自香江的大老板。想来就连利群的爸爸妈妈,也得高看自己一眼吧。
一家子当中,最摸不着头脑的当数王建设了,这好端端的到香江游玩,怎么一来二去的,自己的儿子就成了香江人了?自己甚至来不及把这事汇报给组织。话再说回来,儿子都是香江人了,自己这老子又算怎么回事?自己以后还能不能上进了?
朱明却是看不得王建设这个样子,她如今小说写得是越发好了,接连出版了几部长篇小说,摆明了今后不会在小小的教育单位里刨食吃,走的是体制外的发展道路。
朱明对王建设道:“儿子有出息了,你这个当爹的发什么愁?人家想要得到香江的身份,都得冒着挨枪子的风险偷渡。可人家谢文华谢老却是主动用咱们儿子入籍。这一对比,就能看出咱们儿子非同凡响。”
王建设背着手道:“我是知道这个道理,咱们这儿子倒比我有出息。可我担心啊--”
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嗓子道:“咱们都是经历过那十年的人,你就不担心以后这海外关系又成了一项罪名?”
朱明的心重重一跳,忍不住将熟睡的小女儿王璐璐在怀里搂紧了点,但她很快摇了摇头:“不会的。我也算是看清楚了,国家的改开是绝对不会再回头的,以往的那些荒唐事,再也不可能重来了。就算--”
她顿了顿:“就算真有个万一,我们俩都是经历过风雨磨难的,倒是不怕,可璐璐从小娇生惯养,怕是吃不了这个苦。有辰辰在香江,咱们一家人倒多了一条活路。”
王建设顿时了然:“老婆,还是你想得周到!就这样吧,如果我因为儿子海外关系的原因,在仕途上不得高升,我也认了!”
朱明白了王建设一眼:“我看你心里还是不舍得自己官帽子,你要是真有心,这段时间就多考察考察香江的经济,如果上头真是有眼光的,知道咱们儿子入籍了香江,肯定会安排你分管经济方面的工作--这年头谁是傻子?陈民宪区长早就知道咱们儿子手里有钱了。”
朱明和王建设等人是请了年休假到香江玩的,等王宇辰入了籍就匆匆回到了甬城。
王宇辰让朱明吃了颗定心丸--过段时间,他会办理好相关手续,回内地读初中。
“我虽然入了香江籍,可还是想陪着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妹妹在内地生活。而且奶奶也不习惯在香江,那广东话她根本听不懂。”王宇辰这样说。
朱明长长松了口气,只要儿子还在身边,那一切好说。
1984年1月24日,香江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突然请谢文华前去参加一项盛事。
谢文华带着王宇辰匆匆赶到实验室,主持实验室的专家也知道谢文华每次前来,必要带着这孩子,而且两人还经常关起门来鼓捣计算机,想来这孩子对计算机极有兴趣,倒也不再阻拦。
专家满脸喜气:“谢先生,今天请你来,是想请你见证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奇迹!苹果公司推出了Macintosh(Mac)!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图形界面!”
说着,专家揭开了一块丝巾,露出了下面的一台计算机。
王宇辰一眼看到,那计算机拖着一条与众不同的尾巴--鼠标!
那鼠标方头方脑的,远不如后世的鼠标符合人体工程学,但那上面的两个按扭是绝对不会错的。
专家兴奋地道:“我们非常感谢谢先生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大力支持,还指导我们和苹果公司开展合作。在这台新一代计算机上,也有我们实验室的贡献,我们正在开创、引领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