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匪夷所思的通讯方式(1 / 1)

无人知晓 在南方的毛豆 4551 汉字|59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76章 匪夷所思的通讯方式

  老警探趁着身边同事们忙乱,悄悄摆弄了一下林过云的尸体,抹去了那些异常的迹象,如今就是伦敦的法医专家过来,也看不出尸体曾经存在的问题了。

  这时,在某警署,两个警察正在窃窃私语:“听说了吗?雨夜屠夫找到了!就是林过云!”

  “什么?就是几个月前那封大陆人写的揭发信里的林过云?天哪!如果我们当时就抓捕林过云,后面的两个女子根本不会死。”

  “轻声!闭嘴!那封信的事儿如果泄露出去,媒体能把我们给骂死。”

  “我明白我明白,我立刻回头把那封信给烧了。这世间上根本不存在那封信。”

  “说起来,头儿,你说写信的人是谁?他怎么就知道是林过云犯的案呢?”

  “你管那样多做什么?这世间多的是奇能异士。等下了值,咱们到黄大仙庙,好好烧枝香。”

  谢家别墅,书房。

  谢文华端着一杯清茶,向王宇辰举了举:“辰辰啊,这次多亏了有你。谢玲是我谢家唯一的骨血,她要是有个意外,我挣下这份家产又有什么用。”

  王宇辰想起了另一个时空闻名香江的张子强绑架李黄瓜家人事件,忙道:“谢老,如今这世道不太平,咱们还是要小心一下自身的安全。”

  谢文华点点头:“我已经请了专业的安保公司,负责我们全家的安全,以后再也不会发生玲儿这样的事了。”

  他又道:“原本想留你在香江多住几日,但是此次事发突然,辰辰你是经过非正常渠道来的香江,一旦事发,万一留下案底,对你不是好事。所以我就不留你了,今天晚上,我就安排船只送你回内地。”

  王宇辰点点头:“谢老安排得极好。我倒没什么,就是奶奶跟着我跑来跑去挺累的。”

  他突然想起一事,谢玲寄给香江警方有关雨夜屠夫的信,不知为何没起作用。

  这让王宇辰对自己目前拥有的通信渠道产生了怀疑,雨夜屠夫没能及时被捕,只是害了几个女子,可如果自己通过香江寄给林千军的信也被莫名其妙耽误了,那牵涉的事儿可就大了。

  不行。不能太过依赖谢玲帮自己寄信,还得另外建设一条更隐密,更方便,最好能双向通信,却又不暴露自己的通信渠道。

  王宇辰飞快地在脑海里思索着,他理了理思绪:“谢老,你听说过电子邮件吗?”

  谢文华一怔:“这是什么东西?听名字,倒象一种信件。”

  王宇辰点点头:“是的,这是一种通过电脑网络发送的信件。1969年10月,计算机科学家Leonard K.教授通过电脑发给他的同事一条简短消息。这条消息只有两个字母‘LO’,也就是‘你好’,可信件刚发出,电脑就瘫痪了。”

  谢文华好奇地道:“这事儿我倒没听说过,我一向只关注生意,你说的这些可能大学里的计算机专家有所了解。”

  王宇辰点了点头:“是的,如今电子邮件仅局限于计算机专家界内部使用。1971年,麻省理工学院博士Ray Tomlinson搞了一个名为SNDMSG的软件,让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专家可以互相通信。”

  谢文华来了兴趣:“这样说来,这种通讯方式倒是挺有趣的。可我看不出这有什么用。电话比这东西方便多了。”

  王宇辰知道谢文华这又是被自身的历史局限性给束缚住了,他哪里知道未来固定电话几乎被手机、电子邮件、微信联手剿杀,很多年轻人家里根本不装固定电话。

  王宇辰笑道:“我对这电子邮件很感兴趣--嗯,这电子邮件是我取的名,也不知道人家是不是这样命名的。我想,在香江的大学设立一个研究室,专门研究电子邮件,相关经费由我全额赞助。”

  谢文华点了点头:“这没问题,很多富豪都向香江的大学赞助过,我也捐助过不少钱。你有什么要求吗?是否要求研究室产生的专利都归你?”

  王宇辰想了想:“是的,麻烦谢老给我找一个最好的专利律师,我要求研究室所有的电子通信方面的专利都归我所有,但我会给相关的研究人员优厚的酬劳。另外,当我有需要时,我有优先使用研究室设备的权利。相关人员还要签定保密协议,不得泄露研究室以及与我有关的任何消息。”

  谢文华看王宇辰神情严肃,知道他是认真的,忍不住道:“看你这样看好这什么电子邮件,我都有些心动了,要不我和你一起投资?”

  王宇辰笑而不语,开什么玩笑,电子邮件、微信、推特、非死不可、斗音,这些好东西可是自己未来下金蛋的鸡,怎么可能让你分一杯羹?

  这些电子信息类产品技术内核其实并不复杂,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上的突破,那些专家只要自己稍加点播就能开发出来,然后,就是滚滚金钱。

  王宇辰也知道在后世,美国人通过网络窃听了全世界,但是,现在电子邮件刚刚出现不久,仅有学术界研究界人士少量使用,美国的情报部门应该还没有盯上这种全新的通讯方式,暂时自己使用电子邮件和林千军联系,应该是安全的。

  谢文华也只是一说,他是个传统商人,更看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赌球、房市、股市。

  电子邮件?这玩意根本听都没听说过。光听名字,倒象某种电子游戏。

  王宇辰也许有某种不可思议的能力,但他毕竟年纪小,孩子心性,所以才喜欢这种东西吧。

  王宇辰借口回房间休息一下,匆匆写了一封寄给林千军的信,当晚上宏哥前来接他时,半路上投到了信箱里。

  不提王宇辰和蒋阿婆在宏哥的护送下回到内地,悄无声息返回甬城的怡园,数日之后,京城。

  蝴蝶兴趣研究小组,众人听完了林千军念的蝴蝶最新的来信,个个面面相觑。

  关新道:“电子邮件?这究竟是啥玩意儿?能让我们和蝴蝶保持来往通信?这蝴蝶就不怕自己暴露了?”

  顾玮连连摇头:“还有,关于什么互联网的发展,根本就是胡言乱语!居然说什么以后连商店都要消失了,这怎么可能嘛。别的不说,让女人不逛街,简直比杀了她们还难。”

  张铁城没好气地道:“这蝴蝶藏头露尾的,他要是真的心怀坦荡,完全可以公开和我们建立接触嘛。上次我们通过人报传达的消息,显然他也看到了,国家也是认可他的贡献的。可事到如今,他依然遮遮掩掩,摆明了是不信任我们。”

  林千军都懒得搭理张铁城,他反正是看明白了,张铁城这家伙就是逢蝴蝶必反,每次聚会,他不说几句不利于蝴蝶大师的话,浑身就不痛快。

  自己要是和他辨论,徒劳浪费时间。

  林千军看向李晨风:“李组长,中科院也有研究计算机的专家,能不能向他们请教一下?”

  李晨风点点头,拎起了旁边的电话。

  显然,非正常人类研究所虽然被关停了,只留下一个蝴蝶兴趣研究小组,可在这小组背后依然有一张隐密的大网,这张大网遍布全国各大重要职能部门,随时能调动一些普通人无法调动的关系,做到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事。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国家不可能真正放任蝴蝶的存在,只不过行事更加隐密而已。

  一个小时后,电话铃响起。

  李晨风接起电话,静静地听着。

  半晌,他放下了电话,双眼凝视着林千军:“美国科学家的确在试验一种在计算机之间互相联系的全新的通讯方式。这种通讯方式依托一种叫阿帕网的计算基机网络--别问我什么叫计算机网络,我只是鹦鹉学舌。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阿帕网是美国国防部赞助的一项工程。”

  众人倒吸气的声音在小小的屋子内响起,美国国防部!蝴蝶居然把手伸进了美国国防部!

  张铁城几乎要跳起来,他挥舞着拳头,压低声音道:“听见没有?!美国国防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还有谁能把鼻子伸到美国国防部的机密项目里?只有那个北方的老大哥!”

  顾玮也皱起眉头:“难道那蝴蝶想借这个什么电子邮件,挑起我们和美方刚刚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美国人是绝对不可能把这样的机密和我们分享的,甚至连我们知道这个信息,对美国人来说,都是极大的忌讳。”

  林千军急得脖子都粗了:“不会的,蝴蝶大师绝对不会陷害我们的!”

  他将求助的眼神投向李晨风:“李组长,你再向有关部门了解一下吧。也许这电子邮件,并没有那样机密。”

  李晨风若有所思,半晌他才道:“今天的会议到此为止。”

  林千军想说什么,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一星期后,蝴蝶兴趣研究小组再次开会。

  李晨风扫视了一眼众人:“高能物理研究所有个叫许榕生的研究生,攻读的是计算机模拟技术和软件专业,他今年获得赴美国加州大学留学的机会,学的就是软件技术和网络工程。”

  “据许榕生介绍,美国国防部的确投资了一个叫阿帕网的工程,但电子邮件只是其中的一个衍生品。是该工程的一个计算机专家,想让分散各地的专家能更方便的联系而发明,并不算什么机密。事实上,美国的不少大学已经开始使用这一系统了。”

  “另外提一句,许榕生说,‘电子邮件’这个中文名字取得很好,极具神髓。”

  顾玮好奇地问道:“网络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美国国防部对此如此关注?我看这电子邮件也没什么大用处嘛。现在的电话、电报,都比这什么电子邮件强。”

  张铁城冷笑一声:“我看啊,美国人纯粹是钱多了没处花,瞎折腾。你们想想,如果在战场上,有敌人来袭,我通过步话机就能呼叫炮火支援。难道还要写一封信,再通过劳什子网络发送过去?有这写信的功夫,敌人都冲上阵地了。”

  李晨风也连连摇头,的确,没人觉得这什么电子邮件、网络靠谱。

  关新道:“可是蝴蝶大师希望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搭建起更加畅通的沟通渠道,我们还是要重视此事。李组长,那个许榕生有没有说我们国内能不能发送电子邮件?”

  李晨风轻轻咳嗽了一声:“想发送电子邮件可不容易,我请几位计算机和网络专家分析过,首先,咱们得有一台美国人的高性能计算机和相关的设备。其次,得有一条专门的电话线路,直通海外。此外,还得培训软件方面的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总之一句话,得砸不少钱。”

  李晨风的话倒没有夸大其辞,1982年,电子邮件即使在美国高校间也不算流行的通讯工具,只有极少部分的研究机构和专家采用这玩意儿。

  一直要等到1988年,史蒂夫·道纳尔编写了第一个有图形界面的电子邮件管理程序--Euroda,电子邮件才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

  张铁成直啜牙花子:“钱钱钱,这蝴蝶以为咱们国家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吗?一封信就能解决的事儿,他非要花这样多的钱折腾什么电子邮件。赶情这钱不是他家的,他花着不心痛啊。不就是为了掩藏他的狐狸尾巴嘛。”

  顾玮若有所思地道:“我们以一国之力想要发送电子邮件都这样不容易,那蝴蝶大师凭一己之力就能做到,显然他无论是财力还是对前沿高科技的理解,都远在我们之上。老张,你以后对蝴蝶大师要尊重一点。”

  张铁城一怔,陷入了长久的深思之中。

  李晨风抱着胳膊道:“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向上面提个醒,加大对那个什么阿帕网的关注。美国人有的,我们也要有!别的不说,如果电子邮件的保密性真如蝴蝶所言,那我们在情报战上将大大落后于美国。”

  这一次,包括张铁城在内,兴趣小组所有的成员都神情凝重地点头同意。

  很快,李晨风起草的报告递到了有关领导案头上,同时附上的,还有一份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关于计算机以及网络未来发展前景的相关分析。

  自然,在那份报告中,掺杂进了许多蝴蝶如同天花乱坠般的预测,什么电子商务啊、大数据啊、移动支付啊,这些早早提前了数十年连美国人自己也没摸到门边的新鲜词儿,让那位个头并不高的老人家看得眼花缭乱。

  不过,最打动那位老人家的,则是关于依托网络进行信息化军队建设。

  老人家是战争岁月走过来,自然懂得信息、情报的重要性,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战,还能这样打!

  要不这蝴蝶是世间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要不,他就是一个最疯狂的骗子!

  老人家沉思良久,突然提笔,在报告上做了如下批示: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在另一个时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是老人家于1984年2月16日,在上海市展览馆举办十年科技成果展上说的,因为王宇辰这只小蝴蝶乱扇翅膀,提前了两年。

  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在信息技术爆发式增长的时代,这两年已经足以改变一些东西了。

  其实中国对信息技术等高科技领域一直很关注,只不过其中走过一些弯路,究竟是走“技工贸”还是“贸工技”路线曾经引发过很大的争论,以至于后来被人掐住了发展的脖子。

  王宇辰希望自己的重生,多多少少能改变一些东西,虽然他不是技术方面的牛人,发明这个发明那个,但是他知道大势所在,有时候,一两句话,就能让人少走一些弯路,少浪费一些钱,早早地占据某个技术山头。

  中国的一大优点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有了老人家的批示后,有关部门很快行动起来,下拔资金,建立实验室,向美方购买计算机--这个项目放在了某高能物理研究室,毕竟这样先进的设备不可能光用来发邮件,高能物理所需要大量的计算,的确需要这样一台先进的计算机。

  历史上,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某位研究员,在1986年8月25日,从北京710所的IBM-PC机上发给ALEPH的领导——位于瑞士日内瓦西欧核子中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伯格(JackSteinberger)一封电子邮件。

  这是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

  但由于王宇辰的横插一手,这一历史被改变了。

  9月,所有的设备已经安装完毕。现在只等蝴蝶大师告知他的邮箱的地址,这样,双方才能通信。

  同一时间,王宇辰通过正规渠道来到了香江,因为谢文华通知他,位于香江某大学的计算机设备已经就绪,他随时可以发送电子邮件。

  王宇辰第一时间赶到了香江,人都没进谢家的别墅,一过关,上了谢文华接他的车子,立刻一迭声道:“快快快,立刻去大学实验室。”

  谢文华没想到王宇辰这样心急,无奈地摇了摇头,示意司机开往大学。

  香江某大学。

  长长的走廊里,某教授正笑容可掬地迎接谢文华,他热情地握着谢文华的手摇摆着:“谢先生,感谢您的热情慷慨,帮助我们大学建立了这间高等级的计算机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