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目光(1 / 1)

无人知晓 在南方的毛豆 4425 汉字|1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166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目光

  平头男子和局长嘀咕了几句,局长连连点头,清了清嗓子:“会议就开到这儿,我提醒一句啊,不该说的话不要乱说,大家都把嘴闭紧一点。好了,大家到工会主席那儿领毛巾吧。”

  邮递员这个职业纪律性较强,通信可是涉及到国家秘密的,当下邮递员们纷纷答应了一声,兴高采烈一窝蜂挤到工会主席那儿领毛巾。

  虽然也有人好奇,究竟是哪个胆大包天的给京城寄FGM信件,以至于上面大动干戈派人来查,但毕竟与己无关,又有工作纪律约束,并不胡乱打听。

  李所长正在自己的家里听着电台里的评书,翻看着手里的集邮册,正在自得其乐,突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老李,老李,快开门!局里有急事找你!”

  李所长听出是同事的声音,忙放下集邮册小跑到门边,门一开,却见一个老同事一身是雪站在门口。

  李所长唬了一跳:“这是怎么了?快进屋里来拍拍雪。”

  那同事喘着气道:“还拍什么雪啊,老李,快去局里吧,领导有事找你。”

  李所长奇道:“局长找我一个退休的老头子干嘛?”

  那同事凑到李所长耳边嘀咕了几句,李所长身子一震:“什么?!FGM信件?!”

  “嘘,小声点!”同事左右看了看:“那个京里来的人,我一看就是部队里出来的,那腰杆,那眼神,尤其是虎口的老茧--那可是多年操枪操出来的!”

  “我想着,如果那批信件真是老李你亲手处理的,那你可也就背上知情不报的黑锅了,所以特意赶了过来,你可要好自为之啊。”

  李所长脸色沉峻:“老哥们,谢谢你了。不过我行得稳端得正,事无不可对人言。”

  那同事叹了口气:“那我先走了,老李你也赶紧去局里吧。”

  李所长目送同事消失在风雪中,想了想,和屋里的老伴打了个招呼,围上围巾,从自行车棚里推出车子,偏腿骑上,向局里而去。

  路上积了一层雪,自行车轮胎有点打滑,李所长骑得小心翼翼,他的思绪飞到了数年前--他记得清清楚楚,给京城寄信的,正是自己平生见过的最古怪的孩子王宇辰!

  这孩子究竟寄的是什么信件啊?怎么就惊动了上面大张旗鼓来查呢?

  王宇辰寄信之举,肯定是家里的大人教唆的,难道他的父母惹了天大的麻烦?

  不应该啊。那朱明不是已经平反了吗?听说举家搬到了甬城。怎么这几年前的事,又重新翻出来了呢?

  自己面对上面的调查人员,该不该说实话呢?

  王宇辰寄信之举,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要不要替他隐瞒下来?孩子毕竟是无辜的,朱明和王建设据自己所知也是良善之人。

  平河县是个小城市,东头打个屁西头都能听到,朱明和王建设的事大家都有所耳闻,实在不是什么大事。

  怎么就闹到上面来查的地步?而且听说有部队的背景?

  自己,究竟该怎么办?

  真要论起来,自己当年亲手帮王宇辰寄出那些信,隐隐成了帮凶。难道说,自己悠闲的退休生活,就这样终结了吗?

  李所长思绪万千,一抬头,已经来到了邮局门口,他轻叹一口气,有啥说啥吧,自己也是老D员了,难道临到老了,还要欺骗组织不成?

  李所长加紧蹬了几下自行车脚踏,突然,老旧的花纹都快磨平的自行车轮胎在泥雪地里一阵打滑,咣一下翻倒在地。

  李所长重重从车上自摔下来,无巧不巧,正倒在一辆出车的邮政运货车前,嘎,司机紧急踩下了刹车,可是已经晚了,一抹鲜血从车轮下缓缓淌了出来,将肮脏的泥雪地染得触目惊心。

  邮局门口响起一片惊呼声:“不好啦!老李被车压了!”

  “快倒车!快倒车!”

  “还倒个屁车啊,脑浆都流出来了,没救了!”

  啪,京城,非正常人类研究所,外勤处办公室里响起重重的拍桌子的声音。

  一直冷着一张脸的外勤处处长冲着电话听筒大吼着:“什么?!唯一有过接触可能的邮局退休老所长死了?!被运货车撞死在大门口?线索中断?!”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明明知道是下雪天,不会自己上门调查吗?非要让一个60多岁的老人自己骑自行车来邮局!你们端的什么老爷架子?当自己是钦差大臣吗?”

  “立刻给我滚回京城写检查!你们知不知道,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就因为你们的大意断送在你们手里了!”

  在非人所大张旗鼓反对蝴蝶的老张也在外勤处打听消息,这时冷笑道:“要我说,应该好好查一查那退休所长的死因,说不定,那起车祸也是人为的,就为了杀人灭口!”

  林千军怒目老张,这是硬生生往蝴蝶大师头上扣黑锅啊。

  幸亏,外勤处处长摇了摇头:“我的人已经查过了,车祸纯属意外,就是因为雪天路滑。那司机还是老所长的一个远房亲戚呢,差点哭得背过气去,这是做不了假的。行了行了,热闹看完了,都该干嘛干嘛去。”

  林千军混在人群里出了门,他的心绪更复杂,他既不希望外勤处伤害蝴蝶大师,却又想尽快联系上蝴蝶大师,亲眼看到大师的真面目,告诉大师,自己有多仰慕他,而共和国,又有多需要他。

  林千军当然知道,蝴蝶大师一直在隐瞒自己的行踪,故布疑阵的邮戳、查不到来源的信纸信封、刻意抹去的指纹--这一切都说明,蝴蝶大师不想让自己暴露在世俗人的眼前。

  可是大师啊,你的神秘虽然保护了你,却也失去了有关方面的信任,如部队老张这样的心怀疑虑的人,并不是没有道理--没有人会无条件信任一个躲藏在暗中的,连脸也不肯露的存在。

  这意味着双方连最基本的互信都无法建立。

  非正常人类研究所日夜灯火通明,不断有新消息从各地传来,但是,外勤处的人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仅凭邮戳根本找不到蝴蝶的行踪。

  人们只能等,等蝴蝶寄来新的信件,以期从信件中找到新的线索。

  同一时间,在大洋彼岸某办公楼里,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青年正在伏案处理文件,突然,门被粗鲁地打开了,一个白人大步走了进来,自来熟地打着招呼:“嘿,乔,这里有份文件,你一定感兴趣。”说着,他把一份文件往乔的桌上一扔。

  乔取过文件,打开细细看起来,他的眉毛不由自主扬了起来:“我的天哪,这是真的?赌球集团输了好几个亿?”

  白人哈哈大笑:“没错!狗娘养的,这帮贪婪的婊子这下可吃大亏了!我可在世锦赛上输了不少钱。”

  乔摸着下巴:“这个神秘的赢家究竟是谁?他居然能这样准确地押中冠亚军,甚至连比分也猜中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白人耸了耸肩膀:“不仅你想知道,赌球集团想知道,我也想知道。我要是知道那个神秘赢家的名字,以后就是借高利贷也要跟着他下注!不过,听说那赢家动用了洗钱渠道,顺利把赌球集团的钱都转走了。”

  乔点了点头:“是啊,赢了这样一大笔钱,赌球集团肯定不会放过他。虽然赌球集团为了维持赌球表面上的公正性,不得不把钱赔给他,但是一转身就会派出杀手干掉他,抢回所有的钱。”

  白人点了点头:“赢家是个聪明人,洗钱渠道会黑掉他五六成的利润,但是总比人财两空好。”

  乔再次看了看文件:“洗钱渠道与香江有关?嗯,这说明不了什么,香江是世界间谍之都,弹丸之地挤满了来自全世界的情报人员、黑道、雇佣兵。”

  白人却摇了摇头:“不,我有种预感,这件事和华人有关。乔,你也是华人,你一定要帮我找到那个赢家,他就是我的--叫什么来着,对,财神爷。”--最后这三个字,却是白人用半生不熟的中文说的。

  乔翻了个白眼:“我虽然是黄种人,可我是在华盛顿出生的,这一辈子没去过亚洲。”

  白人大力拍着乔的肩膀:“乔,你是专门负责亚洲地区情报的,这事儿交给你再合适不过了。用你们古老的话叫什么来着,对,身在曹营心在汉。”

  看着白人同事离去的背景,乔苦笑着低声道:“白痴,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更确切地说这叫‘认贼做父’‘为虎作伥’。我们这样的人还有一个名字,叫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不过,乔从来不以自己为香蕉人为耻辱,他的母亲是台弯人,父亲是白人,他出生以来,虽然长着黑头发黄皮肤,却从来没拿自己当过华人。

  他效忠的,是这个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那是自然的,不臣服于强者,难道还要与弱者为伍吗?

  乔再次翻了翻那份资料,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他知道,所有的赌搏其实早就是内定的,貌似公正的赌球也不例外。

  那个来自香江的神秘人物,一定是预先知道了内幕消息,玩了一招黑吃黑。

  不过,如今赌球集团已经引起了高度警惕,那个神秘人物想玩同样的把戏已经不可能了。

  他已经赢了两回,所谓事不过三,他绝对不可能再赢下去。

  乔把资料扔进了文件柜,这种黑吃黑的事情不值得他关注,如今他工作的重点是大洋对岸那个红色的刚刚开放的国家。

  那个有着十多亿人口的国家,刚刚开始打开国门,小心翼翼和西方世界展开了交流和接触。

  在此之前,这个红色的国家是一个封闭的神秘的国度。

  乔所在的部门在数十年以前,也就是在所谓的解放前,曾经在那个大国有着很深的根基。可惜,随着一声“别了,斯徒雷登”,大批情报人员不得不撤离大陆。

  虽然零星有个别人员潜伏了下来,但在后来轰轰烈烈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中,这些潜伏人员大多被挖了出来。

  少数留存的,也彻底成了死棋,不敢有任何活动,甚至完全和组织失去了联系。

  但是,随着那个大国的开放,乔所在的部门重新活跃起来,以经商、学术交流、探亲等名义,重新进入大国,布下了一枚枚棋子。

  乔因为母亲来自海峡对岸,他充分利用了那个小岛与大陆同文同种的优势,安排了大量人员开始潜入、渗透,终有一天,这些棋子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乔从保险柜里取出了一份来自大国的最新报告。

  报告中是各种各样无法佐证的消息,情报工作就是这样,很多信息无法得到核实,甚至没头没脑,零零碎碎,一个优秀的情报主管就要从这些杂乱无杂的信息碎片中,拼出一张完整的图,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乔的视线瞟过一条信息,那是潜伏在大国京城的一个人员。他原本是海峡对岸小岛上的特工,解放后既中断了联系。

  但是国门大开后,他重新和小岛接上了头,成了乔手下的一名编外人员,靠出卖一些情报赚美元花。

  但是,这些人年纪大了,又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落后于时代,不懂得最新的间谍技术,提供的信息经常是半真半假的,甚至有可能,只是为了骗几个美元。

  乔现在看到的信息,就极可能是一条假消息--这名潜伏人员表示,他听说京城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叫“非正常人类研究所”。

  这个研究所人员来自各个部门,科研院、部队、国安、警察,甚至还有宗、教人士。

  研究所保密级别非常高,没有人真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就连潜伏人员,也是因为一次意外的聊天才从研究所食堂采购人员处得知的。

  乔在桌面上敲着手指,非正常人类研究所?这样的机构,对他而言并不陌生,美国也有51区嘛。

  甚至连希特勒也曾对特异功能非常着迷,派出人员到喜马拉雅寻找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神族后裔和世界能源的核心。

  乔摇了摇头,那个红色的大国误入歧途了,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狼人、吸血鬼、圣处女,大国相争,真正依靠的是科技。

  成立什么非正常人类研究所,只是徒耗国力之举,由得他们去吧。

  现在,美国正与红色大国交好,一起对抗北极熊,收集这些情报只是未雨绸缪,并不意味着乔立刻需要采取敌对性行动。、

  但是,有备无患嘛。国与国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不过,红色大国的国力实在是太弱小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只能依附于美国之下。这个时间段,少说也是一百年。

  乔甚至认为,在自己退休之前,都看不到美国和红色大国之间会发生冲突。

  因为,冲突刚起,红色大国就会大败特败,两个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了,简直如同职业拳手和一个婴儿打架。

  输赢根本没有悬念。

  哈哈,非正常人类研究所,那红色大国居然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这些虚无缥缈的事上,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乔随手把报告扔到了档案夹里。它将永远沉睡在CIA的档案室里,积满灰尘,永远不见天日。

  无人知晓。

  ----

  1982年1月12日。香江。

  谢玲一边往嘴里塞糕点一边嚷嚷着:“快快快,叫司机大叔备车,我要去公司,不然开会要迟到了。真是的,今天闹钟又坏了。”

  柳涛哭笑不得,一边给谢玲准备便当,一边叫司机,一边埋怨道:“我还以为你和辰辰开什么唱片公司只是玩玩的呢,没想到你还真把这当回事儿了。又要上学,又要学琴,现在还要开公司,你也不想想自己才多大点人啊。”

  谢玲含糊道:“辰辰哥说了,就算唱片公司倒闭了也没关系,反正咱俩有的是钱。人生难得的是经历。只要我认真做过,就没有遗憾了。”

  柳涛气结,这是女儿显摆比自己钱多呢。不过,在这有钱就是大佬的香江,自己的钱比女儿少得多,更没法和辰辰比,连带着,连自己这个当娘的,在女儿面前说教也没了底气。

  柳涛瞟到谢玲把厚厚一封信塞到了书包里,却是一封发往内地的航空信,虽然没见到封面的投寄地址,但肯定是给辰辰的。她也懒得多管,叫来司机,让他送谢玲去唱片公司。

  就在这时,楼上书房突然传来谢文华的呼唤声:“柳涛、亚国,你们都来书房。”

  柳涛和谢亚国不知何事,匆匆来到谢文华书房,谢文华正在摆弄收音机,随意一指沙发:“坐。”

  柳涛在沙发上坐了半个屁股,竖起耳朵认真听着收音机里的播报,那是香江的电台,播音员正在激动地说着什么:

  “昨天,某某某接见了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他明确提出‘叶九条’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不只是台弯问题,还有香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