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我的征途是大海(1 / 1)

无人知晓 在南方的毛豆 4522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58章 我的征途是大海

  王宇辰笑道:“菲菲姐,你都把青春服装厂整个儿吞并了,咱们雅格尔的生意做到了天南地北,就这,你还不满意啊。”

  “那几家新公司的情况我也了解,他们的做工、料子,都没有我们的好。就算大家都是山寨,咱们的是高仿,他们压根儿就是地摊货。根本没得比。”

  “说句实在话。在那些公司买衣服的人,原本也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无所谓流失不流失。”

  章菲菲心情大好:“是啊是啊。咱们也有几个VIP客户偷偷跑到那几家公司买时装,可买回来后就后悔了。那些时装便宜是便宜,可穿在身上根本没法看,跟酒店里的迎宾小姐一个样。”

  王宇辰拍了拍设计稿:“请专业的设计公司,需要不少钱。但这钱花得值!菲菲姐,你瞧着吧,很快国内就会有一批先富起来的人。他们的消费潜力是非常大的,又急切地想让自己与众不同,就看咱们能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钱了。”

  章菲菲重重点头:“辰辰,我明白的。咱们雅格尔卖的其实不是时装,卖的是名声。谁穿雅格尔,谁就有面子。”

  王宇辰挤了挤眼睛,悄声道:“这又叫智商税。越是那些图虚名的人,越是愿意花大价钱挨宰。咱们要是卖得便宜了,人家还不乐意!”

  “没准将来有一天,咱们雅格尔推出一个条纹编织袋,人家都愿意花一两万元来买。”

  章菲菲是见过条纹编织袋的,那种红蓝白相间的大袋子是车间用来装碎布料的,想到有一天,那些有钱的贵妇人挎着一个编织袋故作优雅地逛着街,她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王宇辰突然问道:“菲菲姐,你想不想出国?”

  章菲菲一怔:“出国干啥?”

  王宇辰道:“当然是学服装设计啊。你要知道,以后设计远远重于制造和销售,咱们雅格尔不能永远把自己的命门捏在外人手里。一定要有自己的设计团队。菲菲姐你在服装很有天赋,可以试着走走设计这条路。”

  章菲菲傻了眼:“我、我只不过是个唱戏的,能当设计师吗?”

  王宇辰一挥手:“为什么不行?别以为我没看出来,咱们雅格尔店里的那些服装,虽然是照抄我带来的外国时装杂志,但其中有不少细节是你修改过的吧?菲菲姐,你在服装上真的很有天赋啊。”

  章菲菲欢喜地道:“真的?我还担心你批评我自做主张乱改呢。我只是觉得外国的设计师有些设计太过夸张,不适合咱们国内穿,所以稍稍改动了一点。没想到效果挺好的。”

  “我做过一个试验。一个是照着外国原版的服装,一个是我修改后的服装,同样摆在店里的架子上,我修改后的服装比原版的更受欢迎。”

  王宇辰笑道:“这就对了嘛。菲菲姐,以后我送你去香江培训,等你外语水平提高了,再去巴黎、纽约这些时尚之都。咱们把雅格尔这个品牌打响全世界。”

  走向全球云云,倒并非王宇辰吹牛,在另一个时空,雅格尔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全球服装业占了一席之地。

  如今在王宇辰的扶持下,雅格尔的实力更胜原时空,那位真正的大佬成了章菲菲手下的副经理,正在全力开拓市场。

  章菲菲一听到巴黎,两只大眼睛顿时闪满了小星星,这巴黎可是女人们心中的浪漫之都啊。如果自己能和陈利群一起漫步在香谢丽舍大街了,天啊,光想想自己就陶醉了。

  送走沉醉在美梦中的章菲菲,王宇辰也有些感慨,他重生以来,也算是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章菲菲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例。

  如果不是王宇辰,她现在依然在草台班子里,成为程方魔爪下的玩物。等到年纪稍长,在戏台上唱不动了,默默地回到农村老家,找个老实的接盘侠嫁了。

  等到若干年后,当警察上门调查程方的罪行时,她会为了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和家庭,拼命地矢口否认当年自己受到的伤害。

  一个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的可怜女人。

  可现在,章菲菲却成了雅格尔的总经理,身穿品牌时装出入高档场所,真正是往来无白丁,打交道的非富既贵,甚至把专卖店开到了京城。

  但愿自己拯救的每一个人,都能如章菲菲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

  1982年元旦后,王宇辰陪着蒋阿婆来到了大碶船厂。

  郑厂长有些意外,因为蒋阿婆基本上是个甩手掌柜,除了每个月的帐,其他一概不管。

  蒋阿婆瞟了眼王宇辰,轻咳一声:“郑厂长啊,咱们厂里的经营情况怎么样?”

  郑厂长忙道:“咱们厂里的船坞扩大工程依然还在继续,到了冬天,农闲的人多了起来,有的是干活的劳力。”

  “北仑港区的外来船只如今也知道咱们这儿有特大的船坞,但凡有维修清理的活儿,都会自己找上门来。虽然船只数量不多,但咱们收钱却是不二价,而且收的是外币。厂里的利润还是不错的。对了,这方面情况,年底的报表里写得很清楚了。”

  蒋阿婆笑道:“辛苦郑厂长了。我一个乡下老婆子,什么都不懂,船厂的事儿全靠你多费心了。”

  郑厂长忙道:“应该的,应该的。”

  他心里说,蒋阿婆虽然是个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其实对厂里往来的帐目看得却极紧。

  每个月的帐目有点问题,都会被她打回来追查,以前沾船厂小便宜的举动,现在都成了高压线,谁碰谁滚蛋--

  船厂如今是私人的了,不再是集体的,被开除的人想闹也没处闹去。

  郑厂长哪里知道,王宇辰早就通过陈利群聘请了甬城最好的几个会计,专门审核雅格尔和船厂的帐目,当真是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

  王宇辰也知道自己并非经营型人才,只能玩玩小聪明,几个实体企业必须依靠郑厂长这样的老油条。

  而帐目是他唯一能控制在自己手里的,所以查得格外严,甚至开除了几个贪小钱的家伙,以起到杀鸡敬猴之效。

  其实类似的问题,不仅大碶船厂有,雅格尔同样存在。

  章菲菲虽然在时装设计、制作上有点天赋,对王宇辰也极信服,但她毕竟只是一个青春少女。

  以前在草台班子,后来在小百花越剧团,她都只不过是一个普通演员,唱唱跳跳就够了。

  如今却要执掌一个规模越来越大,分店都开到京城的大公司--章菲菲心实在太贪了点,扩张速度过快了--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其实王宇辰是不赞成章菲菲这样快就把分店开到上海、京城等地的,所谓臂长莫及,管理难度太大了。

  但是看着章菲菲热切的大眼睛,王宇辰又不好拒绝,只能硬性要求所有的分店都要把店面房买下来。

  王宇辰的这个要求,让章菲菲颇为不解,这店面房一般而言都是租的,租房和买房只有一字之差,可投入的成本就大多了。

  有这钱胡乱糟蹋,还不如多开几家分店呢。

  但王宇辰却一力坚持,甚至板起了脸。章菲菲无奈答应了,幸好雅格尔如今不缺流动资金。

  章菲菲哪里知道,王宇辰购店面房之举是为了止损呢。

  这房价以后会涨到天上去,就算章菲菲把所有的分店都经营得倒闭了,把这些黄金铺面一卖,没准赚得钱倒比开专卖店还多。

  当然,这得赶在淘宝和拼多多横空出世前,电商兴起后,一铺旺三代这句老话可算是废了。

  雅格尔公司里的个别人欺章菲菲年少不懂事,暗中贪了不少钱。王宇辰安排的会计在第一时间里就把这个内贼揪了出来。

  王宇辰告诉章菲菲后,她脸都气白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员工家里有四个孩子,丈夫腿有病,干不得重活,全靠她在雅格尔赚的钱养活全家。

  但王宇辰却毫不手软,立刻以公司的名义报了警。警方一听是涉及外资公司的案件,哪里敢轻慢?

  更不要说是人都知道雅格尔的后台是陈区长。

  那名员工立刻就进了拘留所,不日就将开庭。已经有风声传出来,对这起破坏外商投资环境的案件,市领导非常重视,已经要求重判快判。

  王宇辰重生后,以拯救世人为己任,愿意为此花大量的钱财,甚至以身犯险。

  但是他不是圣母白莲花,无论是谁犯了错,都要付出代价。你弱你穷,并不代表你有理。

  正因为王宇辰在幕后严格控制着财务这条线,如郑厂长这样的老油子,才在船厂服服贴贴的,他只要好好做事,赚的工资都是以前的好几倍,又何苦为了一点小钱脏了自己的手。

  这时,蒋阿婆递给郑厂长一份材料:“老郑,我最近请一个专家弄了个船厂发展的规划,你看看合适不合适。”

  郑厂长接过材料瞟了一眼,呦,这手字写得可真是不错,漂亮大气,也不知道蒋阿婆从哪里请来的高人。

  他再细细看了文中的内容,越看眉头越紧锁起来,看到后来,实在忍不住,都没看完,就把材料往桌子上啪的一扔,大声嚷嚷道:

  “蒋总,这份材料是谁给你弄的?这根本就是乱来嘛!”

  蒋阿婆瞟了眼坐在旁边沙发上嗑花生的王宇辰,依然温和地笑着:“老郑啊,这材料有什么不对吗?”

  郑厂长气哼哼地道:“这份所谓的远景规划,想让咱们船厂到外面招优秀的人才,准备自建大马力钢质渔轮。这根本就是胡闹!”

  “没错,咱们船厂现在效益不错,工资比市里几家国营、集体的船厂都要高,凭着我这张老脸,拉一批总工来不成问题。可是你老人家知不知道,这造大船,国家是有指标的,不是你想造就能造的!”

  “好,就算你有本事弄来造船指标。那咱们造出的船卖给谁?”

  郑厂长粗短的手指重重戮着材料:“瞧瞧这材料里的要求--大马力钢质渔轮要求有远洋能力,最远可行驶到南海捕捞。胡闹胡闹!甬城的渔民都是在近海捕捞的,最远也就是跑到东海。跑南海去干嘛?”

  “从甬城象山码头跑到南海,光柴油费少说也要几十万!”

  “好好好,就算咱们真的造出了这样的大马力钢质渔轮。这船卖价少说也要三四百万!是三四百万不是三四万!这样贵的渔船,哪个渔业大队买得起?卖了他们亲娘老子也买不起!”

  王宇辰坐在旁边的小椅子上悠闲地嗑着花生,这花生是当地的农民种在靠海的沙地里的,不是炒的,而是用咸水煮的,味道特别鲜嫩。

  他看着郑厂长急得脸红脖子粗,梗着脖子和蒋阿婆争执着,却知道,他内心实在是为船厂好。

  郑厂长指出的材料中的问题,桩桩件件都切中实际,绝非危言耸听。可问题是,他没有王宇辰重生的记忆。

  郑厂长万万没想到,甬城远洋捕捞业很快就将迎来一个井喷期!

  自古以来,干渔民这个行当,都是胆子极大的。

  大海里波涛无情,每次出海都有可能有去无回。

  甬城的渔民出海前,要在船头祭猪头拜妈祖,不允许女人上船,还有其他种种忌讳。

  就是因为出海后的意外太多。

  可是为了糊口,为了赚钱,依然要拿命来搏。只要打回鱼来,那就发财了!

  没有泼天大的胆子,根本当不了渔民。

  渔民又是最无视官府权威的一批人。他们长年在海上漂泊,那大海里可没什么警察、官员,靠的就是谁拳头大。

  在大海上,就是杀了个把人,扔海里说淹死了也是死无对证。

  说难听点,有些渔民真是没有法制观念,胆大妄为得很。

  这一现象,从古至今都不同程度存在。放在解放前,象山有些渔民就是海盗。象山檀头山岛至今还留存清朝大海盗蔡千建造的海盗窝--大王宫遗址。

  正是因为甬城的渔民胆子比天还大,所以他们根本不把政府部门有关造船许可证放在眼里,自行建起了许多大马力钢质渔轮造船厂。

  至于渔民买船的钱,都是民间凑份子凑起来的,一般情况下,10到20户家庭凑三、四百万买一条船,每户家庭都把亲戚朋友的钱借遍了。一旦还不上,逼债的真能把渔民全家逼得跳海。

  可即使如此,依然有很多渔民红着眼买船。

  无利不起早,因为大马力钢质渔轮能赚钱,赚大钱!

  每一条大船就是一只聚宝盆,开到东海,一网撒下去,就是黄灿灿的大黄鱼,银闪闪的带鱼、鲳鱼。

  出一趟海,刨去柴油费、冰块费,能赚一二百万!四五年功夫,就能把外债还清,然后就是纯利了。

  80年代末90年代初,要在大街上辨认甬城的渔民很简单,就看他们脖子上的金项链粗不粗,那种戴着狗链子一样金项链的黑糙汉子,十个有九个是渔民。

  王宇辰在另一个时空曾经跑到甬城最大的海港码头石浦玩,晚上在舞厅搭讪小姑娘,结果人家看了他一眼空荡荡的脖子,理也不理。

  原来在舞厅里泡马子的渔民脖子上的金项链沉得能压死人,没带金项链的,就是穷光蛋,哪个女仔愿意在穷光蛋身上白费时间。

  正因此故,在极短的时间内,甬城渔民就拥有上千对大马力钢质渔轮--两艘船为一对,因为出渔捕捞以一对船为组,两条船尾后张开巨网一网能打上几吨的海鱼。

  至于什么许可证,连当地管理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趣的是,甬城的大马力钢质渔轮还差点立下大功。

  台海危机爆发时,部队厉兵秣马准备一举收复宝岛,但不得不承认当年我军装备实在是落后,为了压制蛙兵的滩头火力,连坦克、火箭炮都上了登陆舰,用这种土蹩的办法给陆军提供支持。

  当时令总装部最头痛的就是没有足够的运力把大部队运到岛上去。海军装备的登陆舰就只有那么几条,运装甲部队都不够,不要说大部队了。

  这时有人提议,可以征用甬城的渔船。

  总装的人半信半疑来到甬城考察,结果一到石浦码头就看呆了--数千条的大马力钢质渔船啊!这样多的船,完全能满足大军渡海的需要!

  可问题是,在相关部门的登记册上,压根儿就没这些渔船的许可证啊。全他娘的是黑户黑船。

  甬城的渔民渔船到了21世纪还经常会给国家捅漏子,因为东海的鱼都被捕光,他们仗着自己的船马力大,跑到南海捕渔。

  南海那些猴子国的渔民只有一些小木船,如何抢得过甬城渔民的钢船,一发生纠纷,总是吃亏,于是经常向我们抗议。

  每当电视上播放类似的渔业纠缠,不用说了,十有八成又是甬城的渔民跑去欺负人了。

  甬城的渔民牛逼到什么程度?他们自行集资上千万,建造了一条冷冻船,专门跟在远航的渔轮后面,渔轮铺上鱼来,还活蹦乱跳的呢,立刻收购进冰库,然后拉回甬城码头,送到各大酒店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