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差点断子绝孙(1 / 1)

无人知晓 在南方的毛豆 4442 汉字|6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126章 差点断子绝孙

  方宁兰一笑,熟练的抹酒精、消毒针头,细细用手指摸索着皮肤下血管的走向,然后手起针落,唉呀,旁边一直盯着的护士轻轻叫了一声:“糟糕,没有回血。”

  没有回血,这一针又扎歪了。

  方宁兰却不动声色,抽针,但是,并没有将针头完全抽离,而是轻轻地变换了方向,再次扎了进去,这一次,针管内出现了一抹鲜花--扎中血管了!

  方宁兰松了一口气,固定好针头,挂上盐水瓶。

  王宇辰低声道了谢谢,方宁兰对王宇辰也对王建设道:“让你白白挨了几针,多吃了苦头,是我们的错,你没骂我们就是好的了,不用谢。”

  看着药液缓缓滴入王宇辰的血管,方宁兰又取过几片药片:“那,把药吃了吧。双管齐下,你的病好得更快。”

  王宇辰接过药片,拢在手心里,刚要放到唇边,突然一皱眉,对王建设道:“爸,你帮我看一下药盒,这是什么药?”

  旁边的护士有些不耐烦:“你放心吧,我们不会弄错药的。”

  王建设仔细看了看护士药盘里的盒子,大声念了出来,王宇辰听清药名,毫不迟疑,将手里的药往旁边小柜子上一放:“这药,我不吃。”

  王建设、方宁兰和护士齐齐一愣,王建设脱口而出道:“辰辰,别胡闹,吃了药,你的病才能好。”

  方宁兰也温声道:“你刚才连打针也不怕,怎么反而不愿意吃药了?是怕苦吗?要不我去办公室给你拿两颗水果糖,吃了药后含口糖,去去苦味?”

  王宇辰想说什么,却突然一阵急促的喘息,嘴唇由于缺氧而发青,急得王建设连忙轻拍他的背部。

  那护士急道:“这孩子真是的,都病成这样子,还因为怕苦不肯吃药,真是娇生惯养!”

  方宁兰连拦住了护士的指责,轻声道:“辰辰是个极聪明的孩子,他不肯吃药,肯定有别的原因--”

  这时,王宇辰好不容易喘均了气,指着药片道:“方阿姨,这药副作用太大,我不吃。”

  20世纪80年代,国内用于治疗气管炎的药物很多是激素类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在另一个时空,王宇辰就是因为小时候发病吃了太多的激素,以至于成年后人变得肥胖无比,内脏也隐隐有问题。

  只是,当时人们对激素类药物副作用的危害并不怎么关注,包括医生在内,都只觉得这类药物起效快,是治病的良药。

  护士实在忍不住了:“到底你是医生还是我们是医生?你才多大点人,居然指手脚说急诊医生开的药有问题?这药,你要是不肯吃,耽误了病情,可别怪我们。”说罢,那护士气冲冲端着药盘走了,住院部还有很多病人需要她照顾呢。

  方宁兰微微皱眉,对王宇辰道:“辰辰,如果你不愿意吃药,方阿姨也不能强喂给你吃。不过你可想好了,虽然不吃这药,并不会让你的病马上恶化,但是在接下来的治疗中,你会感到非常难受。”

  王宇辰坦然道:“我知道。这类激素药物可以平息我的喘息,大大缓解我的痛苦。可是方阿姨,这药的副作用是长期的,我不能为了眼前的这点子小利,就害了我的后半辈子。”

  他突然压低声音:“方阿姨,我听说激素类药物吃多了,会影响内分泌,甚至影响性、生活--”

  方宁兰瞠目结舌,她虽然是医生,并不忌讳接触病人隐私器官,可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屁孩子,对自己正儿八经讨论什么性、生活问题,实在是让她不知该如何是好--骂他一通?还是直接无视?

  王建设在旁边尴尬得差点一头从窗户跳出去--惨了惨了,这漂亮女大夫该不会误以为辰辰这些乱七八糟的话,是从自己这儿鹦鹉学舌的吧?

  方宁兰正想好好教育一下王宇辰,小小的脑袋瓜里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突然一怔,她低声问道:“这关于激素影响内分泌甚至那个的事,也是你从英文书上看来的吗?还是你在香江听人说的?”

  王宇辰知道方宁兰误会了,但他正好顺杆往上爬,点点头:

  “是啊,我在香江曾经因为气管炎发作看过那儿的医生,那医生问过我在内地医院的治病用药经历,听说我吃过这样的激素后,就告诫我以后再不要服用了,在国外,医生都不给小孩子开这些激素类药物。”

  方宁兰眉头微皱:“我在广州进修时,的确听说国外医疗界呼吁谨慎使用激素类药物--”

  王建设此时总算恢复了正常,他听着儿子和女大夫一本正经交流着,甚至隐隐说服了大夫,吃惊之余,忙问道:“大夫,可如果我儿子不吃这药,会不会影响到他的气管炎治疗啊?”

  方宁兰安慰道:“放心吧,这退烧药打下去,孩子的病情就会逐渐转好,不用激素的话,辰辰会多吃些苦头,要依靠他自身的抵抗力战胜病魔,病情会拖得长一点。”

  王建设吞吞吐吐地道:“那个,大夫,这激素真的会影响孩子的性、那个、咳咳、那个功能?”

  方宁兰垂着眼皮,似乎盯着水泥地上的一个斑块看得入神,用轻不可闻的声音道:“这方面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但激素类药物副作用是较大--”

  蒋阿婆在旁边高声大气地道:“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咱们辰辰绝对不吃这个药!这可是要断子绝孙的!建设,你要是逼孩子吃药,我老婆子可不答应!”

  王建设苦笑道:“妈,我这不是正和大夫商量着嘛。”他轻咳了一声:“要不,大夫,咱们缓一缓,看看孩子病情的发展,再看要不要吃这激素?”

  方宁兰道:“这也好。反正我几天都在住院区值班,辰辰有什么不适,你尽管到值班室找我。”

  王宇辰总算避免了吞服大量的激素,只不过,这也导致他的病情缓解较慢,半躺半坐在病床上,费力地喘着气。

  傍晚时,蒋阿婆把王建设轰回了家,说有她一个人照顾辰辰足够了,王建设看病房里只容一人陪夜,自己次日又要陪文化馆领导下乡支农,实在是没空在医院熬夜,再说王宇辰的烧也退了下去,这才叮嘱了王宇辰几句安心养病后匆匆离去。

  朱明听回家的王建设转告了王宇辰的病况后,急得掉泪,恨不能生出一对翅膀飞到二院的病房,一把将病中的儿子抱在怀里,可是她要在家照看王璐璐,实在是腾不出空去看望王宇辰。

  更何况,璐璐年纪太小,自己进进出出医院,万一把璐璐给感染了,那可了不得。

  最终,朱明只能在家里默默为儿子祈祷。

  已经是深夜,王宇辰在病床上忍受着煎熬,努力呼吸,却又不至于发出太大的动静,以免惊着睡在旁边折叠床上的奶奶,奶奶稍一听到王宇辰发出动静,就会立刻披衣而起,帮他端茶倒水,拍背顺气。

  自己多忍一忍,奶奶也能多睡一会儿。

  夜晚的住院区就没有一个安静的时候,总有病人半夜不适,大声咳嗽,起夜,呼唤值班医生,甚至隐隐在抽泣。

  王宇辰睡不着,干脆在脑海里胡思乱想,这气管炎在抗生素发明前,其实是一种富贵病,需要在空气清新气候温暖的地方静养。

  好像奥地利的茜茜公主就有这病,长年在地中海的小岛上养病,这最终导致了她和婆婆、丈夫之间感情危机。

  在另一个时空,自己在成年后,气管炎就再没发作过,只不过,很多人到了老年后,气管炎又会复发。

  那年海南房地产大热时,自己还真动过心,考虑过要不要在海南买套海滨房,等退休后就到那儿安居,等老了不再受气管炎之苦。

  嗯,现在自己有的是钱在海南买房,说起来,海南的房地产也是几起几落,如果自己踩准几个关键历史节点,在海南大大捞一票,到时不要说区区一套海滨房,就是弄一大片土地,搞一个度假区配游艇码头都没问题。

  王宇辰正在作着天上掉馅饼在美梦,突然听到门口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有人,是谁?难道是小偷?

  王宇辰微微睁开半条眼缝,只见病房门被小心翼翼地推开,一个熟悉的身影轻手轻脚进了房门,是方宁兰。

  方宁兰走到王宇辰身边,俯身查看了一下盐水瓶里的药液,又用听筒听了听他的胸膛,轻声嘀咕道:“嗯,情况还算好,幸好病情没有恶化。辰辰这孩子也真是,太有主见,懂得也多,连吃个激素类药物都有那样多讲究。”

  “我刚才打了几个电话给广州的同学,他们也同意未成年的孩子谨慎使用激素。好好睡吧,辰辰,明天你的身体就能更好点了。”

  王宇辰闭着眼睛,装出沉睡的样子,一直听到方宁兰的脚步声远离病房,这才松了口气,方阿姨,真是个认真负责又心善的医生呢。

  如今这年头,医院医生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而非为人民币服务的,虽然他们的技术水平不如国外的同行,使用的医疗器械和药物也不够先进,但他们从来不会想着千方百计从病人身上赚钱。

  一些老医生甚至只要开出几粒药,就能冶好一个病人--王宇辰和家人到医院看病开药,都是药房的医生从一个大瓶子里倒出几粒药到一个小纸袋里,上面写上服用的要点,折上口子让你带回家。

  哪象后世,医生开的药方还要病人跑到医院外面的特定药房买高价药,这都是医疗产业化市场化给闹的。

  改开后,中国得以跨越式发展,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王宇辰在另一个时空比较无感,因为他有事业单位编制,享受公费医疗。

  可是重生后,再次亲身感受80年代的医疗服务,感受却非同一般。

  可惜啊,虽然自己明知道一些弊端,却无人可述,只能眼睁睁看着相关机构相关人员把历史的错误道路重新走一遍,重生者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弱太微弱了。

  哪怕明明知道今后的医患矛盾会害死那些好医生,也依然无能为力。

  王宇辰在二院的住院部休养了四天,才将气管炎治愈,这几天内,当值的方宁兰一直精心照顾着他,王宇辰投桃报李,通过香江的柳涛搜罗了几本医学方面英文原版书籍和学术期刊送给她。

  王宇辰对医学一窍不通,但他有后世的经历,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有时和方宁兰闲聊,就把什么微创手术、远程诊疗、靶向治疗搬出来胡吹,方宁兰将信将疑,还以为是王宇辰从国外的资料上看来的。

  王宇辰出院那天,送给方宁兰一张雅格尔专卖店的VIP卡,方宁兰喜出意外,她知道这卡如今在甬城可是极为抢手,普通人根本弄不到,就连二院的院长老婆托了不少关系弄了张卡,都要吹嘘半天。

  方宁兰曾经逛过开明路街口的雅格尔专卖店,她一眼就喜欢上了那里的服装,她曾经在广州生活过一段时间,自然看得出,雅格尔的风格是国外最流行的时尚。

  只是一看价格标签--妈呀,一件衣服比自己一个月工资还贵!

  她都没好意思请营业员帮自己拿几件衣服试试大小,红着脸悄悄溜出了专卖店。

  此时捏着小小却精致的VIP卡,方宁兰都有些糊涂了--王宇辰这孩子究竟是什么来头?他哪里来的雅格尔的卡?难道是偷拿家里大人的?

  不可能啊,他家的大人一个是普通中层干部一个是学校老师,也不是什么有钱的主儿啊。

  方宁兰推让道:“辰辰,这卡我可不能收。不怕你笑话,就我那工资,根本买不起雅格尔的衣服。”

  王宇辰笑道:“方阿姨,我知道医院的工资不高,正想问你,你想不想赚点外快?”

  方宁兰一怔:“赚外快?等等,我听说你以前曾经和阿婆一起卖茶叶蛋出租小人书,你该不会是让我也赚这样的外快吧?”

  王宇辰笑道:“这怎么可能?方阿姨你可是高知人才,让你卖茶叶蛋,可不是埋汰人嘛。”

  方宁兰酸溜溜地道:“高知人才又怎么样?如今是造原子蛋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我的工资啊,还真没卖茶叶蛋的多。”

  王宇辰正色道:“方阿姨,我是真的想请你帮助。你知道,我家里有老有少,奶奶、外公、外婆年纪都大了,少不得有个头痛脑热的。”

  “爸爸妈妈忙于工作,经常熬夜,不顾异自己的身体。我还有个妹妹,正是年幼最容易生病的时候,至于我自己--你也看见了,这次气管炎发作,真是吃了不少苦头。”

  “所以呢,我想请你帮忙,平时有空就到我家里走动走动,帮老老少少的检查一下身体,有病治病,没病调养。当然,我不会让你白忙乎,就参照医院发给你的工资,给你一份报酬,你看这样可行?”

  方宁兰瞠目结舌,半晌,她脱口而出道:“你、你这是想找个保健医生?!天哪,你知道不知道,这可是省厅级高级干部才有的待遇!”

  王宇辰忙道:“不是保健医生,是家庭医生。方阿姨你了解国外的医疗体制,应该知道家庭医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请方阿姨平时有空,多多关注一下我和我的家人身体健康,提点养身的建议,当然,真有大病,我们肯定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方宁兰连连摇头:“这这也太荒唐了,别说在甬城,就是在整个浙省,我都没有听说过类似的先例。”

  王宇辰耸耸肩膀:“改开以后,没有先例的事情多着呢,分田到户、引入外资、个体经营。话再说回来,这事无论是对集体还是对个人,都是有利无害的,咱们这也不算挖集体墙角啊是不是?难道说,你们二院严禁这样类似的行为?”

  方宁兰皱眉想了半天:“医院倒是没有这样的规定,最多只规定不能在外非法行医,不过如果只是平常量个血压,听听肺音,给些健康养生方面的建议,倒没什么--我平时还给爷爷奶奶看点小病呢。”

  王宇辰笑道:“这不就成了?方阿姨,你每周来一天,我给你这个数--”

  方宁兰听到王宇辰报出的数字,忍不住心动起来--一周一天,一个月只不过忙碌四天,就顶得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这钱,也实在是太好赚了!

  方宁兰并不是那种钻进钱眼里的人,但是,她也向往美好的优越的生活,如果多一份收入,那可真是求之不得的美事。

  方宁兰突然想到一事:“你一个小孩子,哪里来的这样多钱?你爸爸妈妈要是听说了你这样乱花钱,肯定不答应--”

  一直在旁边含笑不语的蒋阿婆突然道:“方大夫,你不用担心钱的事,这事儿,只要你同意,就由我作主定下来。要不这样,咱们先试行一段时间,三个月。三个月后,你要是觉得不合适,随时可以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