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超时代的豪宅(1 / 1)

无人知晓 在南方的毛豆 2695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118章 超时代的豪宅

  在后世,王宇辰前前后后给自己和父母装修过五套房子,包括一套365平方的别墅,曾经被马路游击队坑过,曾经被所谓上市装修大公司的留学归国金牌名设计师骗过,曾经被拍着胸脯吹嘘绝对保证质量的远房亲戚耍过,所以王宇辰有着丰富的装修经验--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

  他最得意之作就是装修别墅时,硬是用20万的价格拿下了装修公司的半包工程,这可是在2015年的高物价高人工背景下,说出去都没人信。

  王宇辰轻咳一声,先掏出一包中华,给每个师傅发了一支,还给他们点上了火,抽着软壳中华,几位师傅们脸色这才缓和下来,这孩子年龄不大,却是个懂规矩的。

  设计人员自持资历深,在房管所也算是坐办公室的,抽了一口烟,喷出,对王宇辰道:“喂,小孩,你家大人呢?这造房子这样大一件事,怎么也不见你大人出面,只让你一个小孩子在这里等着?”

  王宇辰笑道:“这位大叔,我爸爸忙着赚钱呢,不过他把造房子的事情都已经交待好了。对了,这是图纸。”

  王宇辰抽出几张自己手绘的图纸,这点绘图的基本功还难不倒他,以前装修公司给的图纸那可是厚厚一迭的,王宇辰都烂熟于胸了,现在只是拿出来,根据院子小楼的现状,进行一定的修整而已。

  设计人员看到图纸,脸色这才认真起来,掏出老花镜戴上,细细查看,他一皱眉:“这图倒还像模像样,可就是这室内布局有点古怪,这是卫生间吧?这卫生间也太大了吧,都赶得上卧室了。”

  王宇辰心里好笑,现在的房屋都是苏式风格,根本不考虑舒适性,那卫生间小得要命,大多也就是安置一个蹲坑,可自己设计的房子,却要求独立的卫浴设施,通风要好,照明要足。

  王宇辰比划道:“卫生间是要这样大的,你瞧,这儿要放抽水马桶,这里是下沉式铸铁浴缸,旁边则是淋浴房,双洗手台盆,干湿分离--”

  设计师都傻了眼:“乖乖,市里专门用来接待外宾的新宾馆正在建造,也没像你家这房子这样会玩花样啊。”

  王宇辰的花样还多着呢,他在所有的坐便器旁边预留了插座,就是为了以后能用智能马桶,他还留了暖气片的管道和暖气锅炉的位置--甬城地处江南,从来没有用暖气片的先例。可王宇辰实在受不了冬季甬城的湿冷,非装暖气不可。

  中央空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用考虑了,但可以预留窗式和分体式空调的位置与电线。

  甚至还有一些空的管道,是用来准备今后走有线电视线和网线的。

  设计人员看花了眼,实在忍不住道:“小朋友,你家大人这些设计太古怪了,别的不说,这楼梯旁边怎么有这样大的一个直上直下的天井?”

  王宇辰淡淡地道:“这不是天井,这是电梯。”

  设计人员差点把叼在嘴上的烟头不小心吞到喉咙里,他瞠目结舌地道:“电梯?!你这是说这是电梯井?!”

  王宇辰道:“对啊,你瞧,这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总共有四层,老人家住在里面,每天要爬楼梯,上上下下不方便,所以我准备每幢楼装一台电梯。”

  “还有啊,这电梯门不能太小,得容一把轮椅进去,所有的门槛都得无障碍化设计--什么叫无障碍化设计?就是一个老人摇着轮椅可以从床头一直到花园。”

  设计师感叹地连连摇头:“我的妈啊,这设计也太细致了,就是以前的地主老财,也没这样子造房子的啊。电梯?咱们市里也没多少房子有电梯,你们家居然三幢楼里都要装电梯!”

  王宇辰道:“电梯又不是什么高科技,其实就是一个卷扬机嘛,家里的电梯楼层不高,速度慢一点也没关系。实在买不到电梯,这电梯井就先留着,以后再说。大叔你就告诉我,这样的设计行不行?”

  的确,电梯其实并不是很复杂的东西,王宇辰后世在自家的别墅也装过一个,除去各种安全系统、电子感应系统,说到底,就是一个大铁笼子加卷扬机。

  他在国外旅行时,有些上了年头的宾馆至今还在用二战以前的老电梯呢,运行起来嘎吱嘎吱响,还不是一样在用,甚至有国人喜欢这种怀旧的风格,忙不迭拍照片发朋友圈。

  设计人员抚摸着图纸:“这图纸比较简单,也不够专业,不过,我可以花几天时间重新修整一下。”

  王宇辰笑道:“那就是说,这设计你认可了?”

  设计人员苦笑道:“既然你家大人有这个要求,还给了咱们钱,那肯定没问题。”

  泥瓦匠、水电工和木工等人和设计人员商量了一阵后,虽然主家的要求非常古怪,但并没有超出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之外,看在丰厚的酬金份上,纷纷答应了。

  院子的地皮虽然是王宇辰的了,但造楼房依然需要各种手续,还需要大量的水泥、钢筋、红砖,这在物资统购统销的年月里,普通人根本弄不到。

  外公房管局一把手的身份再次发挥了作用,房管局本身就有一支施工队长年累月翻修房子,弄一点建筑材料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外公甚至一有空就兴致勃勃跑到小院,帮着王宇辰督工,那天王宇辰说让外公外婆一起到小院安度晚年的话,虽然被他婉拒了,但心里却是热乎乎的,在心里将小院当成了半个家,有外公在那儿督工,工人师傅们干活就更认真了。

  要不然,饶是王宇辰带着重生的记忆,却也斗不过一帮子老油条,他梦想中的豪宅还不知道会被整成什么样呢。

  偷工减料,磨洋工,捣浆糊,这可是公家单位职工的传统艺能了。

  怡园--对,就是《红楼梦》里宝哥哥住的怡红园的怡园,这个俗气的名字当然是王宇辰取的--施工少说也要一

  王宇辰当然不可能天天泡在工地里,9月下旬,他和蒋阿婆登上了前往京城的火车,准备前往京城买房子。

  王宇辰在后世,曾经遇上过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例--王璐璐长大后,赴澳州留学,毕业后入籍,专攻国际经贸。

  她当时手里有一笔钱,犹豫不决是投资澳洲悉尼还是在国内上海买房。

  最后这位自认对国际经济金融颇有研究的璐璐大小姐,毅然投资了悉尼的房产,认为悉尼经济发展更规范,不象国内那是野蛮式发展,相关数据多有水份,后续增长潜力有限,国内的房产再涨也高不到哪里去。

  然后,现实啪啪地打了王璐璐这位经济金融专家的脸,上海的房价涨到了天上去,而悉尼虽然也有涨幅,但却如温吞水一样,远远比不上上海。

  这件事后来成了王宇辰对妹妹王璐璐乐此不疲的取笑题材,不过王璐璐也不以为然,当时对国内经济形势看走眼的又不止她一个,多少大佬都预测错误,崩溃论一直到王宇辰重生前都没有彻底断绝过。

  对现在的王宇辰而言,最稳妥最稳健也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依然是房地产,香江的房地产要投资,内地的房地产更是一个隐藏的大金矿!

  尤其是京沪两地,未来的增值潜力不可限量!

  所以,到京城买房去!

  想那些煤老板,暴富以后到京城一买就是一幢楼,王宇辰现在有千万身家,难道还不如那些山西土包子?

  虽然如今还没有商品房这个概念,但是京城私人手里还保留有一些原汁原味的四合院--这些四合院以后可是以亿来沽价的啊,这个天大的便宜不沾,王宇辰可以买块豆腐一头撞死了。

  咣铛咣铛,王宇辰怀着拿钱砸人的土豪式恶趣味,奔向京城。

  京城,入秋后,天气就有些凉了,石国锋习惯了江南平河的温暖气候,对京城秋季的干燥有些不太习惯,这几日,嗓子眼一直有些发痒,便冲了一些自己晾晒的桔子皮消火。

  正在办公室忙碌,一个同志突然敲门而入:“老石,门卫那儿说,有一老一小找你,说是从南边儿来的。”

  石国锋一怔:“南边儿来的?我家没南方的亲戚啊?”话说如此说,他依然匆匆下了楼。

  石国锋快步走到单位的大门口,一眼看到门岗外一个熟悉的小身影,他顿时一怔,嘿,这不是平河的王宇辰小家伙吗?

  他长高了不少,人也变得结实了,可是,那双机灵的异乎于寻常孩子的眼神却一点也没有变。

  石国锋忙加快了脚步,远远打着招呼:“辰辰,蒋阿婆,你们怎么来京城了?是来看故宫和长城的吗?这可太好了!我就是向单位请假,也要好好陪你们玩一玩。”

  石国锋干脆和同事打了声招呼,带着王宇辰和蒋阿婆回到自己的家中,又是倒茶,又是上瓜子水果,互相客套了好一会儿才坐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