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4 章(1 / 1)

重生千禧时代 繁华时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上日程。

  尤其是农村教育发展,现在已经有些雷声大,雨点小了,他不希望这样的事情,继续歪曲下去。

  所以这段时间,除了上课之外,基本上一有闲工夫就往这边跑,就连曙光计划那边的那些工作,暂时都没有顾得上。

  再怎么说,这都是好几千万的项目,和其他那些小打小闹的项目相比,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况且,他这个是和人家袁氏集团签的合同,虽然合同上并没有规定时间是怎么样的,但要想向原总裁证明自己的实力。

  周正就不可能,只是表现出这样的水平,要不然,人家给他的这笔投资,估计就是最后一笔了。

  “是啊,小周,你说的对!”

  杨铁林远远的看着正在进行重建的小学,长长的叹了口气,也紧跟着说,“其实相较于现在孩子们所生存的环境,最重要的,还是村里的人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视。”

  说实话,孩子和孩子之间的智商能够间隔多少?有科学证明,至少99.5%的孩子之间智商方面都不存在较大的一个反应。

  是,确实有那种天才性质的人物存在!

  比如说,周正。

  但全世界也是有9成9以上的人,都是那种普通人,那么他们先天上,既然没有什么缺陷的话,肯定就要从后天上找原因了。

  “其实啊,这么多年下来,咱们白杨村里,也出了不少好孩子,他们都挺聪明的,但却没有什么学习的空间。

  有些东西吧,他们比城里的那些孩子很晚的时间去掌握,而所剩下的那些时间的空档,不是替家里干繁重的农活,要不就是在村子里面无所事事的疯跑。

  这其实对孩子们来讲,是很不好的一件事情。

  可是这么多年来,我也曾经和村民们或多或少都说过这些事情,他们虽然口头上都答应了,但是背地里还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也很无奈。”

  杨铁林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满是一股无奈加悲痛的感觉,他能够知道。

  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在小时候的一个时间锻炼对他们的学习培养和兴趣的一个产生发展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时间段。

  如果这个时间段。

  孩子们一天天的就无所事事的呆着,那么往后继续发展,对于他们的生活和健康,以及以后的学习,都是一个极大方面的影响。

  好在周正对于农村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曾经也采访过。

  按照他的这种性格,也曾经翻了很多案例。

  而针对于农村教育,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其实不外乎于物质上的发展和精神方面的提醒。

  往后继续发展,势必是城市化进展中的结果,到那个时候,乡镇的中小学生的父母基本上都是那种没有迎接过上一波教育红利。

  或者说,没有在教育发展的环境中把握好机会,从而让自己的教育水平偏低。

  到时候只能在大城市里打工,从而没有办法融入城市,继而,他们对于读书就没有什么感觉了。

  而且为了生活疲于奔命,哪有什么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子女的子女的教育中去呢?

  周正对此的想法,就是觉得乡村教育的衰落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但很多人对此的解决方案其实就是,他们会让自己的子女在城里读书。

  哪怕城里读书的成本很高,特别特别高,甚至得让他们拼上生活所有的价值和条件,不断的压缩自己的生活成本,但他们也绝对不会放弃,不这么做。

  这话说的好听一点,就是个体对于大的社会环境没有办法改变,因为自身的渺小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改变一个大环境对人的影响。

  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他们希望如果自己有能力的话,就要逃离乡镇。

  像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这种庞大的政策,估计只能在一个辉煌的年代才有可能去实现。

  才有可能去璀璨发光。

  但事实上,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几乎就是人才断层。

  很多优秀的人才,埋没于乡村。

  根本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实力和潜力,就这么很可惜的过了自己的一生。

  说白了,其实是有悲哀在里面的。

  所以周正想做的,是必须在乡村乡镇的基层教育过程中,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因为孩子们是以后的希望,他不希望以后的孩子们,光想着以自己的实力去逃离乡镇。

  不想着去回报乡镇!

  虽然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情……

  “所以,其实我是这么琢磨的,咱们能不能给村子里面修一个童趣屋?”周正所谓的童趣屋项目,就是希望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对于那些村子里面的小孩子,造成一定性质的积极影响。

  让他们在思想观念上,能够从某些方面,对他们心中考虑的问题和条件,形成一个具体的更加具象的回答。

  其实说实话,乡村也好,城市也好。

  想要建设从理想当中的样子,其实最稳妥最长远的方法就是重视教育,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人学知识,更是教人文明,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没有文明的村子,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而一个有文明的乡村百姓,互助友爱,没有诈骗,没有婆媳矛盾,没有老无所依又无人养,知识能让乡村富足,文明教化,能让乡村和谐,这样的农村才是我们记忆里的家乡该有的样子啊。

  而想要办到这一切。

  纠正当然不指望一蹴而就的就能够实现,但至少在这个过程的几十年中。

  除了有相关部门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他希望自己能够尽一份责任心,能够让那些孩子们从小就有一个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的传统,能够让他们在丫丫学语的时候,就重视在教育方面的那些问题。

  “童趣屋是个什么东西?”杨铁林有些不解的看着周正,他知道这个年轻人点子很多,而且脑子里似乎因为很年轻,因此有些想法太过于超然,他没有办法理解也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

  “杨老师,我是这么想的,孩子们从小如果光想着去喂鸡喂鸭了,上山去砍柴火之类的,这种想法对他们的以后的学习影响,那是无比巨大的。

  而且有一些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引导,更是不可逆的一个过程。

  所以我琢磨着,要不然咱们就在小学的建设工作中,将这个童趣屋的观念放进去。”

  周正说着,从一旁的皮包里面把他想要建设童趣屋的这个想法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拿了出来。

  “我是这么考虑的,因为在偏远的山区,或者像咱们这种虽然偏向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