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电话?是出什么事了?”
“您真是明察秋毫啊,袁总。是这样的,我不是和您说过吗?就是互联网这一块儿,门户网站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风口。
我准备上去搞一搞,不知道袁先生你有没有兴趣?”
“这还用说吗?哦,对了。我还忘了告诉你了,上一次不是去杭城那边吧,你先走了,我和那几个互联网行业的老板商量了一下。”
周正的精神一下子被提了起来。
按照这位大佬现在手里拥有的资金链条来说,他如果愿意在互联网里折腾一下,说不定,还真能把那些大佬给弄过来。
“那结果呢,您拿到他们的股份了吗?”
股份这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眼下这种环节,就算说的再多,但是没有股份,那也是白搭。
“股份嘛,只拿到了阿里的5%,新良能多一点,10%。至于其他几个公司,除了最后来的那个盛气凌人的……王总,他们各自都给我凑了15%的股份。”
哎哟喂!
这位袁先生的运气也太好了吧,5位大佬里面唯一不能赚钱的那位,竟然被他巧妙的给躲过去了。
至于剩下的那帮人,那可都是后世鼎鼎大名,在互联网行业闯出一番名头的大佬级人物啊。
没想到,他们的股份居然被这位收购的个七七八八,周正都不敢想象了。
事实上周正也曾经试想过,这位可能会收到很多的股份,毕竟2000年这个时候别说那些大佬了,底下的那帮人早就撑不住了,整个行业都陷于一种崩溃的状态。
而且相比于国际市场来说吧,国内市场的动荡显得尤为激烈。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周正觉得他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上去捞一笔。
所以他曾经动过念头,想要去深城那边和那位小马哥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投资他们的腾迅公司。
只是这段时间工作实在是太过于紧凑了,再加上按照他的时间推算的话,应该是在01年左右。
那位小马哥会陷入人生最困难的那个阶段,要不然就是把股份卖给外国公司,要不然就是抱着他的公司一起去死。
因此周正打算在来年开春,顺利的话去那边。话说深城那个地方,是改革的前沿阵地。
现阶段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一些大佬和炒房团的注意,很多人知道那个地方的房价将会有一个让人惊讶的程度,飞速扩展。
只是以现在的水平来论,如果他当时一头扎进深城,将要面对的,可不仅仅只是来自于传媒行业的这些力量了。
后世的人们都说,九十年代末的那几年,是人与人之间的变化,财富的差距日益拉大的时间段。
而相比于高高在上的京都,以及一直顺着历史开放前沿的洋城,甚至是飞速发展起来的魔都。
聪明的人都知道。
深城或许将会和这两个城市一样,进入那段旷世发展的飞速时间段,所以这会儿,如果能够进去无论是买房还是做生意,都是很容易发家致富的。
但人那地方是特区呀。
他周正的前期工作,还得做充足了。
“袁先生,那我可得恭喜您了,那几个公司的规模虽然都不大,但是发展前景是特别好,您只要握着那些股份,往后那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说这话的时候,周正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乖乖隆滴咚。
后世有聚宝盆之称的阿里,虽然只有百分之五的股份,但只要保证自己的股份不被稀释,那几乎就是拿着一只下蛋的母鸡。
第四百二十二章 泡沫中的硅古(第三更)
“行啦,你小子可就不要在这里给我上眼药,打马虎眼了。”
此时的袁干天,桌子上正摆着一沓厚厚的文件。文件上的内容也很简单,全部都是英文。
只有最后的数据结论,在用中英文写了那么一段话。
“根据国际互联网模式论断进行推算,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有百分之六十五的机会,脱离险境。
但会有80%,甚至90%的机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且,根据最新的交易消息来判断,导致互联网泡沫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大量的高科技股的领头羊等股份企业卖家的卖单,碰巧在3月10号的第一个交易日里一起出现,从而引发了聚集化抛售。
故,进行最好的结果推算应该是2001年后,互联网泡沫会迅速消退,因为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会在这个时间段把风投资金烧光,从而停止交易。
届时,市场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并配合当地上层机构进行改组。”
这份论断来自于互联网泡沫时代的最终决战场,也就是硅古。
眼下的硅古,愁云惨淡。
在互联网泡沫冲击最严重的这里,风暴席卷了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内心。
不得不说,所谓的互联网泡沫其实就是让人们经历最无谓达成的一个心理战。
毫不客气的讲,这里是一个财富急剧膨胀,遍地是黄金的地方。
但这里也伴随着人性的贪婪和荒诞的股票市场。
曾经有人说过:“放眼望去,在场里的每一个人都身价上百万,上千万!”
这个时候的硅古,那些大公司的程序员们,手里拿着价值几百万美元的期权。
他们想要交易,要不就是死扛下去,设想着互联网终究会有走出泥泞的那一天。
也有不怕死的学生,刚毕业就来到这里,随便找了一家公司注册,然后在网上随便加个什么kxs51.com后缀的网站,这个时候如果他能吸引到投资的话,身价立马会翻上一番。
但这帮人,说白了就是纸上的百万富翁。
随着互联网泡沫的产生,他们将一无所有,甚至赔的是血本无归。
周正曾经做过一次采访,采访的对象就是那些曾经亲历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人。
时隔十几年,几乎每一个经历过从2000年到2001年人生最戏剧化时期的那些人,都曾经捶胸顿足地说:“他们原本畅想着自己会成为一代富翁,但没有想到的是,很快就从一夜暴富之后回到了原点,从手拿四五分offer,到担心失业。人生的机遇和挑战,差点没有把他们逼疯!”
事实上这一会儿对于很多公司来说,那就是在烧钱,有资金就可以烧就能够扛到整个泡沫结束,而没有资金就只能沦为他们的陪衬,股市从来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地方,他就像是一头吃钱的猛兽一样,会吞噬那些创业者的资金。
只有能够在动荡和压力中,奋勇向前,拥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投资者和创业者,才能够在扬帆起航的巨浪中,稳稳的把着舵。
并且将他们的公司,推向更高点,从而在巨大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