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1 / 1)

重生千禧时代 繁华时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家便利店。”

  “便利店?”三叔有些愣,没听懂。

  “就是商店、小卖部。”周正补充了一句,又继续接着说:“我回来这几天,四处也都转了转。这也才发现咱们县里,便利店挺少的。”

  “倒也是个不错的想法。怎么样,三哥?这小卖部的投入也少,可以尝试一下。”

  老爹身为县财政局的副主任,经商头脑那也是没得说。

  要不是大学出来去从政,没有去下海经商。

  说不得他周正一出来就是富二代,啥都不用奋斗,都能潇洒活一辈子的那种。

  “这活靠谱不?可不敢赔了。”

  三叔还是有些谨慎,虽说往里面投的钱少,可就他们家这样的环境,光是拿出一个开小卖店的钱,估计都够呛。

  “叔,这你完全不用担心。”

  想起后世风靡全球的24小时便利店运营模式,他就很有信心。

  虽说到了那个时候。

  这种类型的便利店竞争会非常激烈,可现在,在整个内地,它可还是个新鲜事物。

  “再说了,咱开的也不是一般的便利店啊。”

  周正小小的卖了个关子,又看到老爹眼角的那抺寒光。

  咳嗽了一下:“呃,我是觉得,咱们可以在县城搞个24小时便利店。”

  “24小时便利店?那是个什么店,一天24小时都卖东西?”

  老爹有些疑惑的看着他,虽说他眼界不浅,年轻的时候也曾去外地求过学。

  可这24小时便利店的概念,也就是90年代末才进入国内的。

  他在这穷乡僻壤的陵山县,一待就是十几年,消息自然就闭塞的多。

  而且这个24小时的概念,在这个时候,也就只是在国内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进行试点。

  能够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才会大范围的推广开来。

  至于担心这小小的陵山县,消费水平没有办法和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这个概念做不长久,那也是不用心急。

  或许一窝蜂的概念店进来,确实会直接将陵山县的消费市场搞得崩溃。

  但要是从县城内“开花”,这种顾虑就能小很多。

  接着,周正喝了口茶,开始详细的讲解这个概念的运营模式,以及它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这也是讲给老爹听的,三叔毕竟是没读过什么书,接触的范围还是太窄了。

  ……

  “具体情况就是这样了,而且,这种便利店的启动资金,比一般的商店还要低。从严格方面来讲,也只是算作对超市的一个补充。”

  周立民知道超市,他以前在古都市求学时,也见识过百花齐放的小型超市。

  自然,也听说过世界上最大的超市沃尔玛。

  两千年前后,这个囊括了两个世纪的交替岁月里,有太多超前的思想,开始在国内生根发芽。

  “那你的意思是,咱们平时只是售卖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小件物品?”

  周正点了点头,心说咱就算是想来波大的,也没条件去搞呀。

  “没错。我们这个概念的优势,主打的就是及时性消费、小容量,还有顾客的急需性。”

  他一边分析并回忆着,心里也在琢磨,便利店模式以后的发展方向。

  “那照你的意思,租的房子也不用太大了?”

  “对,30平米左右就差不多。不过这地段很重要,一定要在县城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我的建议是,一中那边的位置,位于县城中心,旁边还能挨上学生。”

  还有句话他没敢说,那超越网吧的人流量,也不是个小数目。

  两人来会商议着,基本上情况已经敲定。

  这个时候一旁沉默不言的三叔,却忽然冒出了一句:“要是有人抄咱们,那怎么办?”

  “这……”

  老爹转头看向周正,眼中也有些迟疑。

  毕竟这种模式,要是真的想模仿下来,估计也很方便。

  “这事儿咱们没办法,再说人家也不算抄。毕竟这个概念就是从国外传进来的。”周正笑着说话,脑子里却冒出了一连串的规划。

  这个时间段里,估计就连国外的便利店经营模式,都没有达到最成熟的阶段。

  可他的脑子里,那可是拥有无数个企业,在这个行业趟出来的路。

  比如,后世很多大型的便利店,如百里沉、713之类的,他们除了走连锁的路子之外,还真正将便利的属性扩展开来。

  他们把旗下很多便利店,都塑造成了社区服务中心。

  秉承着为顾客提供多层次服务方式的想法,不断在增加行业的竞争力。

  像什么代定机票、飞机票,提供打印传真服务之类的,那都是小意思。

  甚至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让他们去跑腿或客串一把男朋友,倒也能够实现。

  简而言之,他觉得后世的便利店,在极具考验服务行业的水平下,确实能和海底捞的服务水平相媲美。

  “不过,他们就算是模仿,那也只是照猫画虎。咱们这种运营模式的核心点,没有个一两年的运营,他们压根就看不懂。”

  周正很自信。

  况且,他其实还没有说完。

  光是为了这个便利店项目,他脑子里已经有了一系列的盘算。

  周正心很大,有时候他也会想,要是再过上个若干年,他能搞出一个全球连锁的便利店。

  甚至是堪比沃尔玛的大型购物超级市场,那得是何等的威风?

  尤其是能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去赚外国人的钱,让属于中国的购物超市,在全世界遍地开花。

  想想,这简直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重大事业啊!

第三十四章 卖炮!

  在大伯家里呆了大半个小时。

  仔仔细细的阐述了这个24小时便利店项目的优势,还有可以赚钱的门道后,大伯最终还是决定,再考虑考虑。

  这些其实周正也能理解,毕竟做生意嘛,怎么可能没有风险。

  紧接着,他又跟着老爹提着礼品,继续顺着街道往下走。

  等到一口气走了七八家亲戚后,周正觉得自己腿都快麻了。

  心想老爹也真是够厉害,这都已经40多岁的年纪了,身体素质还这么好。

  一点都不像是坐办公室了。

  他就忍不住去看老爹。

  同样的,回家的路上,周立民总是忍不住去看儿子。

  他的直觉很敏锐,总觉得眼前这个儿子好像有什么不对。

  和以前那十八年给他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可那种不一样,他又一下子说不上来。但心里琢磨着,估计是儿子在那边之后经历过了磨练。

  心智成熟的表现吧。

  周正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心说老爹不愧是老爹,这察言观色的本事,果然厉害。

  心里琢磨着,老爹你就瞧好吧,那些倒打一耙的亲戚,咱铁定都给你一股脑的收拾喽!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周正也没有闲着。

  和《青年周末》那边的稿件往来,也基本维持在两天一次。

  也好在他走的时候,就已经料定了会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