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1 / 1)

重生千禧时代 繁华时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这么下去。

  这次的事,必须完美的解决。同时,也要树立属于她的威信。

  “小张,我看你还挺有门路的是吗?”刘芳脸上泛着笑意,“不如就由你出面,去沟通京都市的各大报社,我相信他们这个时候,也肯定都着急了。”

  这话一说,张萍猛的一个激动,领导这是抬举她了?

  这么重要的任务,竟然都交给她来做。

  “放心吧领导,保证完成任务!”张萍嗖的一下,从位置上窜起来。

  也算是真的年轻,不懂得领导嘴里说的话的言外之意。

  那是真的给你派任务吗?

  当她有些激动的离开总编办公室,憧憬着自己受到提拔,仕途青云直上。

  却是不知道,她整个人,在领导心里已经被打了叉。

  不管是职场,还是体制,都不是那么好混的。

  当一个下属,觉得自己受到了领导的提点,那么他这会儿就应该好好想想,自己是真的受到了领导的器重,还是有别的原因。

  ……

  青年周末的强势崛起,在京都市的报业圈子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身为华夏影响力最大、地位最高的《百姓日报》,自然不会以大欺小。

  但其他机关报、私营性质的各大报社,都不免升起了一丝恐惧感。

  他们隐隐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就像是大家本来都是拿冷冰器来搏斗,你却忽然拿到了一把枪。

  一瞬间的强大威慑力之下,这战斗的场面,就截然不同。

  很快,以京都日报和京都晚报为首的反《青年周末》联盟,就开始形成。

  按道理来讲,青年周末哪怕火的一塌糊涂,也不可能影响到这么多报纸。

  但这些头头们又不是傻子,一种新模式被开启,使得他们也看到了其中的利益。

  顺流而下,大家一起吃螃蟹。总好过被遗漏,慢慢的走向没落。

  各大报社的常规攻击手段,就是他们的老本行,舆论攻击。

  消息自然不可能摆在明面,只是一些不利于青年周末的言论,开始悄悄的在整个京都市散布。

  “哎,你听说了吧,《青年周末》前几天搞的那个小说,其实是抄袭的。”

  “啊,真的假的?那我以前怎么没有看过?”

  “听说好像是没有被发表出来的,就直接被拿来抄了……”

  “我就说嘛,一个小报社怎么可能用这么好的文章,这个原来是抄袭人家大报社的呀,这也太无耻了吧?”

  “谁说不是呢,我听说人家都已经准备起诉了,现在就是念着京都青年报的面子,还一直在那拖着。”

  字字珠玑,言论散播的异常恐怖。

  国家网络没有那么发达,好处也算是有那么几个。至少京都市的民众,很看不起那些抄袭的家伙。

  谣言的散布,直接的反应在了青年周末的销量上,而这件事,第一时间也被裴玉所知晓。

  ……

  “混蛋!他们怎么连这种事情都干得出来?”

  城郊一处施工工地,正在跑新闻的裴大记者,刚接了个电话,就差点有把这东西摔了的冲动。

  像他这种等级的记者,还奋斗在新闻报道第一线,很不容易。

  “简直是无耻至及。”

  她有些气恼,却是怒极反笑,“不过,他们也真是够愚蠢的,我们连完整的稿子都没有拿到手里,他们居然好意思诬陷是抄袭?”

  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像是稿子的投递,很忌讳一稿多投。

  虽说国家方面对版权限制,已经有了一些条例。但和后世盗版猖獗,资源泄露的互联网时代相比,法律的制约属性,还是明显有些不足之处。

  这是一个值得正视的问题。

  改变的途径,也只能是国家在通过不断的发展中,经历过一段时期的挫折和碰撞,走出属于本国的一条道路。

  但想从无到有的趟出一条血路来,那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就算是周正所在的那个时代,这种事情也是层出不穷。

  但好在那时的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起这个行业来,一系列的限制措施,也终归是发挥了作用。

  “那齐总编,您是怎么想的?”

  抓着电话的裴玉心中有些复杂。

  要是为了澄清这个谣言,就势必会把周正给翻出来。

  但她不敢保证,周正这小子到底会不会替他们出面来澄清这件事。

  或者说,被动的被污蔑抄袭这事,要是一个处理不好,刚签下去的合同,都很有可能被中止。

  两倍的违约金,一共五万。对于别的小说创作者,或许是种牵绊。

  可当《飘渺至旅》的价值,反映在他们报纸的销量上,这点微不足道的钱财,就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小裴啊,书是你发现的,人也是你签的,这件事情,我还是希望由你亲自做决定。”

  听筒那边,齐云坐在办公室里,声音有些低沉:“不过,你千万放心。我会尽量扛下总社这边的压力,让你放手去做。”

  “你要相信自己,你是个优秀的记者,相信你的专业能力。”

  领导这么说,也算是在她意料之中。

  不出什么意外,这档子事一出来,平常跑的最欢实的京都青年报,肯定会屁颠屁颠的过来摘桃子。

  可这次的事,闹的实在太大。

  京都两大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报纸,都在这件事情上面,持支持态度,让京都青年报,一时间不敢有什么动作。

  身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自然知道三人成虎的道理。

  谣言说一遍,可能是谣言,但如果是好多人一起说。时间上,又能持续很长。

  并且,拥有众多机关媒体,在民间有公信力的报纸响应呢?

  可能在脑海滑过那本小说的一刹那间,她会想过有火爆的场面,受到其他报纸的争夺。

  但裴玉是真的没有料到,这种事会来的这么快,这么迅速。

  让她连一点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就不用说在他们的反应下去布局,尽量将这种事情的影响力降到最低了。

  很显然,在京都市激荡的报业发展转型的大趋势和形式下,如火如荼的改革场面已经形成。

  很多报业已经意识到,他们如果再不转行,八成会被吞的连骨头都不剩。

  此外,将近半个京都市各大报社的发力,也让刚刚有些起色的青年周末,再次成为了众矢之的。

  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件事情产生的连带影响,估计过不了半个月的时间,这件事儿就会在整个圈子里被坐实。

  到时候不仅是圈内人,哪怕是在很多圈外人的眼里,青年周末都会成为过街老鼠。

  估计就连他们的官方身份,也很有可能在整个报业圈子里,会失足,直接坠入谷底。

  试问,失去了公信力的报纸,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或许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存在,被那些如饥似渴的个大报社,榨光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