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 / 1)

重生千禧时代 繁华时代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汗。

  另一边,巧舌如簧的风衣男恨铁不成钢的看了看这怂包“骗友”,就差上去踹这家伙两脚了!

  你他娘的,就咬死不承认,警察能凭借这些手机模型,就认定咱俩是骗子吗?

  结果是……当然不能!

  他骗人总是需要证据吧?

  当然,就算是人证物证俱在,咱们也可以和稀泥啊!

  还亏得你脑袋上挂了个二饼,怎么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

  早知道老子打死也不和你合作了。

  看你平时斯斯文文的,肚子里一肚子坏水的,怎么遇上警察就怂了呢?

  法律的制定和不断更新,那可都是建立在社会基础的不断发展上的。

  尤其是手机模型骗术这一块,大陆这边暂时还没有较为清晰的法律条文。

  这也是这伙人为什么能嚣张跋扈,淡定跑路的原因。

  可一旦要是把证词说下,松了口,这性质瞬间就不同了。

  有了骗子的证词,再加上人证物证,警方是有权把这些家伙扣留下来的。

  而更让审讯警察高兴的是,他们今天抓住的这两个骗子,果然和前几天的那群人有些关联。

  虽说并不是一个团伙,但多多少少也是一个圈子里的,要是能够通过他俩,把这背后的骗子团伙给揪出来,他们这些人不仅可以放假,也肯定算是立下了大功一件。

  另外,从这件事情的开始,那个男乘警也贡献出来了他的查阅资料。

  不查阅历史卷宗不知道。

  这一查,相应类似的行骗案件,其实在去年11月左右,就已经发生了好几起。

  不过,还是因为无法正确界定这种新型骗术的限制,好几个派出所只是备了案,向上递了材料。

  刚好,这次火车站这边的案件,再一次将法律改革的矛头,推到了风口浪尖,也是实属不易!

  先不谈铁道部门和公安部的联合行动,会不会把这群,从香江那边来的骗子们绳之以法。

  光说周正这会,前前后后耽误了两个多小时,肚子早就饿扁了。

  可他作为和案情有关联的人还不能走,只能在这里呆着。

  “来,专门给你买的红烧肉盖浇饭,吃吧!”

  老远就一股浓郁的肉香味,本以为是人家警察吃饭呢,他就琢磨着,口袋里还有一些钱,要不要也去别的地方吃点,到时候再回来不就行了。

  许梅手里捧着两盒饭菜,就这么笑着递到了周正面前。

  “这……这不妥吧,警察姐姐。”

  他赶忙摆手拒绝,从小到大他倒不是没从电视上看到过执法警察的人性化。

  可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怎么这么别扭啊!

  “小滑头,嘴还挺甜的。”许梅也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听到这小子叫姐姐,也不生气,心里反倒还有些美滋滋的。

  “吃吧!就当是我代表我们京都火车站的全体乘警,给你表达谢意了!”

  她微笑着,修长又带点小麦色的手臂上,肌肉的棱角和纹路,细致的肉眼可见。

  人家都这么端着,话也说到这个份上,他算是不接不行。

  “这才对嘛!来,反正姐姐下午刚好换班,也没什么事,咱们聊会儿呗!”

  这起案件的临时部署,还需要一些时间,倒也不是那么着急。

  周正就一边强忍着心中的饥饿,故作优雅的吃着米饭。

  顺便和这位叫做许梅的女乘警,聊了起来。

  可能他现在也不会想到。

  等到几个月后,当全国各大报纸的头条上,都出现“全国特大新型手机诈骗案件”促使法律改革的那件大事儿的时候,他脸上那震惊的表情,到底有多么的丰富多彩。

  重活一生,他本以为自己能干成的第一件事,是填补国家小说行业的空白。

  让仙侠小说提前出世,为国内的影视IP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却还真是没有想到。

  他这只小蝴蝶,竟然扑扇着小翅膀,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改写了另一份,原本看起来很难实现的篇章!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神奇之处吧。

  当你努力的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或许在短暂的时间内看不出效果。

  但人生的足迹在不断进步,价值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被彰显出来。

第十七章 那年仙侠!

  清晨,夹杂着料峭的寒风,陆雨紧了紧身上的高级羽绒服。

  来到吃了十几年的早餐店,屁股刚坐在油光发亮的板凳上,不等他开口,人老板直接就开始忙活。

  “照旧啊,小陆!”

  老板忙着手里的活,还在和自己的老主顾打招呼。

  “是啊,齐叔!”

  陆雨笑着松了松衣服,顺手在衣服上来回搓了搓,“这一天天早上,要是不吃上您的炒肝和油条,我这工作起来都没有干劲儿!”

  “哈哈,让你们这些文化人吃饱,我老头子心里也高兴。”老板很受用。

  “来,你的油条和炒肝!”

  满满的一大碗炒肝,再加上炸的金黄发亮的大油条,搭配在一起,算是他的个人风格。

  倒是不喜欢喝那个味道比较古怪的豆汁。

  吃完饭,照例是去一旁的书报亭,把京都市这边几份重要的报纸,全都买了个遍。

  这是他的工作。

  身为一位资深撰稿人,他也算是在业内有些名气,平常的工作,则较为简单。

  主要是针对各大报纸发布出来的消息,利用艺术加工的手段,进行深度解读。

  平常有时候揭不开锅,也会接一些写悼词、代笔的散活。

  也就是近些年来,混出了一些名气,才慢慢的和温饱阶层说拜拜了。

  他也没上过大学。

  嗯……准确的讲,他那年高考的分数,超了一本线35分。

  只是,因为家庭成分的缘故,没有办法进行助学贷款,家里又穷的揭不开锅,就没有去念大学。

  这也就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老板,照旧!”

  递上一张两块的票子,老板熟练的捡着报纸,顺手就给他递了过来。

  没说谢谢,因为熟悉的已经不用再客套。

  陆雨拿着报纸,挥了挥手,算是客气。回头手里拿着一沓报纸,就这么边走,边翻看着。

  这份独特的工作,对他来说很享受。

  既可以对时下政治进行评论,又能把心中的话讲出来,和广大读者讨论。

  对他而言,简直不亚于一场饕餮盛宴!

  当然,严肃的谨记着这个行业的规矩……

  祸从口出,他对于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要求、有底线,有道德。

  “唉,这段时间的报纸,怎么除了歌功颂德的部分外,都是一些科技方面的东西!”

  翻着报纸,又顺手扶了扶眼镜,陆雨显得有些烦躁。

  这年头,又不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平常人要不是真正搞科研的,其实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二极管、显示屏。

  再往深处讲的专业名词,就自然再不用多提。

  侧着街道口,他转过一个路口,缓缓的走着。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