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话题问到了这里。
周正当了好长时间的工具人,这会终于有露面的时候了,顿时觉得有些激动。
尤其是刚才那个小女孩说自己是可帅可帅的大哥哥。
“哦,妞妞说他呀,嗯,他是哥哥哦……”许倩笑着跟孩子们说话。
“什么叫哥哥啊?我是姐姐的男朋友……”
周正却是走过去补充,“而且哥哥是姐姐第一个男朋友,也是唯一的一个男朋友……”
“是吗?那大哥哥好幸运哦,我们徐老师是一个很善良的老师呢,给我们买吃的给我们找穿的衣服,还给我们盖学校……”
孩子们其实是很善良的一个存在。
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
他们其实都能看出来也能够感受出来。
所以,在面对周正的时候。
他们情不自禁的就把许老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全部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哦,没想到许老师这么善良啊,哥哥我以前都不知道呢……”
周正笑着和孩子们说话。
声音故意拉得很长。
“哼,你那个时候当然不知道了,在京都那边逍遥快活,哪有时间管我呀!”
许倩颇有怨念的说了一句。
“哎呀,倩倩,当时的那个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周正尴尬的笑了笑。
尤其是想起自己曾经干过的那些荒唐事儿。
整个人一下子就觉得有些不自然。
好在以他如今的状态,已经能够掩饰自己尴尬的能力了。
至少在丫头面前说话的时候,能够有这样的水平。
“我这刚一过去吧。
就火急火燎的搞了个京都生活报。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被各种各样的势力不断的围追堵截。
报纸那一行,差点干不下去了。
要不是有流云广告公司跟裴姐,那会儿我说不定就已经破产了……”
一回想起自己曾经创业的那个阶段。
周正就觉得有些心酸。
当时的那个大环境,其实他已经把自己能够动用的资源动用的差不多了。
但尚且被打击的如此的体无完肤。
试想一下,他如果刚开始就开始搞报纸行业的话,说不定还没有搞起来就夭折了。
所以一想起来可能出现的这些结果,周正就觉得挺清醒的。
“什么?还有这样的事情……”
许倩一下子产生了兴趣。
她虽然了解了很多关于重要的事情。
但其实很多就是通过报纸啊,新闻啊什么的,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很片面的消息。
能不能确确实实的反映出周正所处的一些状态什么的,其实都特别特别的有限。
“对啊,就这个事儿出了之后,我妈那边,就是他在华农大的那个研究所那边发生的那个事情,你应该知道吧,当时的那种环境,那帮无耻的家伙想要把一些罪名嫁祸在我母亲头上,当时把我也气坏了,去跟那些家伙理论……”
周正开始诉说自己曾经遇到的那些事。
怎么说呢,他其实从重生至今一整年,乃至于直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
所经历的事情其实挺传奇的,又或者说他几乎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好像一直在替别人解决麻烦,一直在创业,一直在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但却很劳累,几乎没有休息放松的时间,这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其实是特别正常的事情,就比如说现在的马爸爸小马哥,亦或者是那些创业者,他们其实所处的状态比周正也好不了多少,面对行业的质疑,面对同行的竞争,各种各样的事情接踵而至,让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去放松自己,只能埋头苦干,一门心思的把自己的行业拓宽,把自己现在所做的这些领域赶紧打开,以期待在还没有出现竞争对手或者说竞争对手比较弱的同时,赶紧把市场给扩展开来,到时候只要能够经营住自己的市场,就能够把消费者留下来。
说的不好听一点。
到那个时候,就算是有比他们更优秀的产品,或者说是什么东西出现在服务上,有了一些压倒性的优势,他们也有反击的时间啊,毕竟他们的用户技术在那里放着呢,用户对于一个产品的改观或者说是改变其实是特别特别缓慢的。
如果他们能够趁着那个时机进行一些改变,或者说直接把别人的创意拿过来改一改的话。
就能够改变当时所处的一种局面。
事实上,后世的很多科技公司。
其实做出来的那些软件,都是在那些基础上做的。
尤其是游戏类型的公司,做出这种什么游戏,玩法的改变啊,改观什么的。
都是特别正常的一件事情。
虽然说,可能不涉及到侵权吧。
但确实不怎么好。
受到了完全的打击和质疑,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但不用说。
资本方面的东西,那就是挣钱。
只要能挣钱,哪怕这玩意是个臭狗屎,什么东西也不是。
可是只要能够挣钱,那它就是最好的东西,最受资本追捧的东西。
“还有就是,我搞出报社之前,我一同学,就帮我介绍那个蜜桃杂志社,也就是咱们京都生活报前身的一个杂志社。
当时为了把那帮人全部培养出来,那可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啊,我还专门去找了徐青帮忙……”
话说,除了徐青之外。
和他的那位后市在娱乐圈搅动风云的师哥,开创了京都娱乐杂志的哥们儿吕先。
周胜当时虽然没有和他沟通,但他也是派了不少人过来给他们进行专业化的指导,虽然说这种指导可能类似于狗仔方面的一些消息的跟拍吧。
但是有时候,一些有名气的记者。
或者说是还没有一些准确拍摄记者的记者。
如果去学习狗仔化娱乐记者的跟拍手段的话,其实对自己实力的提升,是十分迅速的。
至少周正觉得经过了那两拨人的培训之后,他的报社这些记者的水平都有了一个不同层次的增长,当然周正当时也不厌其烦的带他们去菜市场,给那帮人上了一课,还遇到了那个卖瓜的老伯。
也是这个事儿。
周正还专门跟许倩说了一下。
孩子们就在旁边围着,也算是听了这个消息。
其实当时的那件偷瓜事件,对于国内。
至少是京都地区的法度健全,都形成了一个比较热切的讨论。
当时他们京都生活报,其实就是靠着那个新闻起家,开始不断的打响知名度的。
至于说往后报道出来的那个奥运会的举办时间,这个其实是周正读的一把,当时如果没有这个机会的话,他们报社也会慢慢的有名气,只是时间上估计得还停个半年,到一年时间才有可能再慢慢的,后期博发中一下子体现出优越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