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还真的兜不住。
即便是有准备,那也只能做到勉强管饭。维持秩序都要靠军队,几乎每一个难民营外,都挂了几个犯罪分子。
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见识过普俄的暴行后,奥地利的做法就那么令人难以接受了。
闹事?
没看搞事情的都在外面挂着么。现在他们都是非法入境份子,没有人权的那种,死了都是白死,触犯了营地里的任何规矩,都有可能成为那只儆猴的鸡。
看着送上来的统计表,弗朗茨整个人都不好,他怀疑这个世界出现了问题,奥地利接收的难民居然破百万了。
弗朗茨疑惑的问:“首相,这个数据是不是有问题,怎么会有这么多难民?”
人数越多,安置起来就越麻烦。能够一路跑到奥地利的难民,要么是距离近的,要么就是青壮。
拖家带口的好办,跑单帮的青壮就是隐患。军管难民营就是为了镇压这些人趁机捣乱,发生在斯克维日纳的惨案,同样引起了维也纳政府的警惕。
费利克斯肯定的回答道:“没有问题,我们仔细核对过三遍,每座难民营都对得上号。
人数超过了预计,和普俄两国的暴行有关系。虽然他们也在拦截,还是有很多同情难民的士兵偷偷放行了。
我们已经向普俄两国提出了外交抗议,后面这种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
举起了屠刀,不等于把几百万人都杀了。实际上这些难民大都被驱逐到了普俄边界地区,今天你往我这边赶,明天我往你那边赶,反正大家都不想要。
导致难民大规模死亡的还是饥饿,饿死了多少没有人统计过,有人说几十万、也有人说一百多万、还有人说两三百万。
各国政府都在装糊涂,这个时候救济难民就是苦差事,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受国际舆论抨击。
沉思了一会儿后,弗朗茨摇了摇头:“恐怕后面的情况还会更严重,就算是普俄两国肯配合,他们也未必能够拦得住。
在难民中挑选一批青壮出来,如果情况超过了我们的承受极限,就封闭边界线,让他们自己去拦截。
另外政府要做好防疫工作,禁止难民离开营地,不能让他们和当地民众接触。有投亲靠友的,也必须要经过医生检查,没有问题过后才能够离开。”
人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总是能够爆发出最大潜力的。除非普俄军队能够放开手脚的大杀特杀,要不然总是有人能够冲破封锁线的。
这不是柏林和圣彼得堡能够控制的,沙皇政府还好一点儿,起码能够控制住军队;柏林政府对军队的控制力,弗朗茨实在是不敢恭维。
如果俄国人肯出高价收买容克贵族,现在柏林政府还存不存在,都是一个未知数。
大量的难民涌入,奥地利也会兜不住。为了不让局势恶化,那就只能对后来者说抱歉了。
分散安置只存在于理论上。语言不通无法正常交流,身体是否健康,有没有携带瘟疫尚且不知道,要是盲目分散,一个不好就会搞得举国不宁。
前面的难民是真难民,后面的难民都是死人堆里爬起来的,还保留着几分人性,都是未知数。
第两百八十六章、维也纳和会和天坑
某种意义上来说,难民危机也推动了普俄战争的进程。在补充编制后,毛奇就匆忙发起了反击战。
没有办法,现在不打,后面他们就更没能力打了。原本指望难民能够迟滞俄国人的行动,没有想到这个麻烦一路跟了回来。
俄国人没有立即发起进攻,除了要休整部队外,更多的还是受制于后勤。伊万诺夫是稳健派指挥官,后勤物资不到位坚决不提前决战。
不管柏林政府怎么动员,人口已经决定了上限。丢了大部分国土后,普鲁士王国就剩下一千多万人口,抗得动枪的都上了战场。
这方面没法和俄国人比,拖得时间越长,对俄国人越有利。
当然,这只是军事上。经济上沙皇政府也顶不住了,如果不是伊万诺夫一力坚持,俄军早就发起了进攻。
这些内幕,自然不是毛奇能够知道的。就算是知道,实际上也没用,他们还是必须要打。
政府没钱,不等于真的搞不到钱。到了危机关头,拆东墙补西墙也是可以应急的。
俄罗斯帝国的底子厚实,只要舍得付出代价,几个月的战争经费还是能够凑出来的。
毛奇的努力没有白废,普军先后击败了威胁柏林的俄第十军、驱赶难民而来的俄第三军、第六军,重创了驻扎在波兹南一带的俄第八军、第九军。
如果不看整体战场,谁都不敢相信战绩如此彪悍的普军,居然是在垂死挣扎。
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毛奇就给俄国人制造了超过五十万的人员伤亡。作为胜利的代价,普军也付出了近三十万的人员伤亡。
在士兵战斗力差距有限的情况下,作为进攻的一方,能够打出3:5的交换比,战术上可以说无可挑剔。
然而战术上的胜利,仍然无法弥补战略上的失利。
俄国人没有被动挨打,伊万诺夫将战场放在了俄军优势更加明显的东普鲁士地区。至于和毛奇交手的俄军,唯一任务就是拖住普军主力。
1880年3月18日,在付出近三十万人伤亡过后,东普鲁士会战以俄军的胜利而结束。
这只是一个开始,丢了苦心经营的东普鲁士地区,西普鲁士地区也没能挡住俄国人的兵锋,战火继续向普鲁士王国腹地燃烧。
……
维也纳宫,放下手中的战报,看着普鲁士王国的地图,弗朗茨知道普俄战争该结束了。
普鲁士王国已经被削弱的差不多了,莱茵兰地区卖给了德意志联邦,西里西亚地区卖给了奥地利,普属萨克森地区也卖掉了。
现在波兹南地区落入了俄国人手中,东普鲁士地区丢了,西普鲁士丢了大半,波美拉尼亚沦为战场,容克贵族的根基遭到重创。
继续这场战争,对奥地利已经没有意义。再不叫停这场战争,俄国人就要饮马奥得河,这可不是弗朗茨想要看到的。
“普俄两国的内部情况怎么样?”
想要干涉,自然要先搞清楚普俄的各自情况。弗朗茨有情报组织,早早就拿到了资料,只不过那是见不得光的。
频繁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情报组织,那就不是情报组织,变成政府部门更加合适。
弗朗茨一直都在淡化情报组织的存在感,除了少数政府高层、大贵族外,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皇帝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