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送上门来,不能浪费掉了。”
法治国家最重要的就是遵守法律。不管有多少难民,只要是非法越界的,该抓的还是要抓,该关的还是要关。
这是原则性问题,弗朗茨不会破坏规矩。肯掏钱建立难民营,已经是他良心的表现了,这年头可没有无偿救济他国难民的说法。
费利克斯首相:“巴伐利亚地区的路德维希运河(美因-多瑙运河的前身)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政府正在研究是否进行扩建。
农业部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兴建五十座大中型水库;铁道部计划兴建环阿拉伯半岛铁路、中东铁路;电力部准备推动水电站计划,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水电比例,从现在的03提高到85……”
一连串的大计划,让弗朗茨仿佛又回到了奥地利大建设时代。不过他很清楚,这是明显不同的。
当年奥地利是举国之力搞基础设施建设,现在这些计划虽然庞大,却只需要政府投入一部分的精力就足够了。
运河扩建、兴建水库,这些工程的问题都集中在“钱”上,技术没有什么任何难度。
铁路计划和水电站就不一样了,除了经济上的问题,还有技术上的问题。
奥地利有沙漠中修铁路的建设经验,不过都是短距离的,这次要修筑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沙漠铁路,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水电站相对简单,也仅仅只是相对。原因非常简单,水电站技术刚刚诞生,还处于尝试阶段。
这从发电量就可以看出来,水电仅仅只占到发电总量的千分之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欧洲大部分河流的落差都比较小,这无疑是增加了利用水力发电的难度,如果不是奥地利河流多,估计都不会有人想到推广水电。
弗朗茨问道:“沙漠铁路技术上的问题解决么?”
不问水电站技术,那是因为奥地利的水电站建设大都是私人投资,资本家们比谁都精明,赔钱的生意不会有人做。
费利克斯首相回答:“已经初步解决了,铁道部计划建设防沙林,在铁路两边种植灌木、枣树、胡杨、以及固沙的草本植物。
考虑到沙暴威胁,在沙暴频发地区,先修筑沙漠公路,暂时不修筑铁路。这些主要是深入内陆的支线铁路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中东铁路和环阿拉伯半岛铁路要经过的地区,大部分地区是荒漠地带,不少地区要受风沙影响,并不是真正的沙漠,防沙林已经足够了。
我们已经进行过尝试,目前来看效果不错,只要不赶上大沙暴,都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只是需要的时间有些长。”
弗朗茨点了点头,这年头的中东、阿拉伯半岛还没有后世破坏的那么厉害,尤其是奥地利占据这些地区后,还第一时间实施了土地休耕、禁止畜牧等政策,保护了自然环境。
“按照计划进行吧,这些免费劳动力,政府负责分配合理使用,派语言教师进行教化。
记得先将这里面的不法分子踢出来,剩下的看个人表现了,表现好的待遇可以略好一点儿,积极分子可以提前结束劳役。
劳役结束后,允许他们自由离开,愿意留下的正常支付人工工资。
难民携带家属中有老弱的可以给予一定优待,尽可能安置在条件好一些的地区。”
优待老弱不是弗朗茨圣母,能够携带家小一起逃难的,人品不会差到哪里去,有家小拖累,这部分人往往也是最容易同化的。
……
第两百八十四章、矛盾
相比奥地利的从容应对,柏林政府就急上火了。
普波联邦的牌子还在,难民都是普波联邦的公民,现在拦截自己的国民入境,明显说不过去。
可是不拦截同样也有问题,数百万难民涌入,就业岗位肯定是没有的,柏林政府就算是竭尽全力也安置不下来。
就业安置可以不着急,住得问题也好办,随便支个棚就是一家人,都成难民了也没有挑剔的资格,可总得管饭吧?
肚子骗不了人,几百万张嘴嗷嗷待哺,只要放进来了,柏林政府就必须要想办法把他们喂饱。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无底洞。或许俄国人都不用进攻,难民就能够吃垮普鲁士王国。
自从第二次普俄战争开始,威廉一世的身体素质就迅速下降,战场上的不利消息,压这位耄耋之年的老国王快要喘不过气来。
岁月不饶人,时光冲淡了威廉一世的雄心壮志,现在他只想要平安着陆。然而,这已经是一种奢望。
普鲁士王国的独特体制,决定了这辆战车一旦开启,就无法再停下来。任何想要阻挡战车前进的人,都会被压得粉碎。
这辆没有刹车的战车,只有等马跑累了才能够停下来。作为马车夫,威廉一世只能够调整马车前进的方向,尽可能的挑选宽敞的道路。
威廉一世拖着老迈的身躯,关心的问道:“欧洲各国都持什么立场?”
毫无疑问,几百万难民已经超过了普鲁士王国承受的极限,柏林政府无法解决难民危机,不得不求助于国际社会。
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脸色阴沉的回答道:“情况非常的糟糕,欧洲各国都对俄国人的暴行进行了谴责,却没有几家肯采取实际行动。
目前向我们提供实质性援助的主要是德意志地区国家。
奥地利承诺会在一个月内,向我们提供价值500万马克的物资和2万吨粮食用以赈灾,其它德意志邦国加起来大概也有3000万马克的物资援助。
我们之前和英德的谈判也发生了变故,伦敦政府的立场再次发生了变化,现在他们的态度更加倾向于汉诺威。
如果我们想要获得他们更多的支持,就必须要和汉诺威一起建立北德意志,并且还要出售一部分领土给汉诺威,换取资金用以偿还债务。”
威廉一世来不及感慨危机时刻还是自己人靠得住,就被后面的条件给惊呆了,这分明是吃定了他们。
建立北德意志可以,由汉诺威主导虽然心里上有些难以接受,可是谁普鲁士王国现在落魄呢,后面的出受领土就要命了。
普波联邦欠下的巨额债务,未来都会落在柏林政府头上。要缓解债务危机,需要出售的领土肯定不是一星半点儿。
为了获得在北德意志的主导权,汉诺威也会尽可能的削弱普鲁士王国,被狠宰一刀是必然的结果。
坦率的说,如果付出这些代价能够平安度过眼下这一关,威廉一世还真不介意和汉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