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的主力都歼灭了,现在居然居然还奈何不了一群乱民,难道军队在温柔乡里待久了,都忘了该怎么打仗?”
俄军的军纪一直都不咋地,伊万诺夫元帅也只能约束战时的军纪,战后还是该怎么放纵就怎么放纵。
收复华沙过后,自然也不会例外,俄军士兵们好好的放纵了一回。
今时不同往日,世界上还有报纸这个东西。俄军在华沙地区的暴行,自然被热心的正义人士揭露了出来,沙皇政府的声誉也变得更臭了。
看在打胜仗的面子上,亚历山大二世没有追究前线军官们的责任,只是警告了一番。
亚历山大二世现在提出“温柔乡”,不是为了翻旧账,也不是因为生气,对沙皇来说波兰地区的混乱只是小问题,更多的还是为了敲打军方。
胜利容易使人膨胀,收复波兰地区后,俄国军方就膨胀的有些厉害,令亚历山大二世非常不满。
伊万诺夫眉头一皱,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解释道:“陛下,波兰地区的问题不在溃兵,也不在于乱匪,想要剿灭这群乌合之众,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
真正麻烦的是难民,现在这些混乱都是难民导致的。难民问题得不到根治,匪患就剿之不绝。”
不是俄军不努力剿匪,几百万难民在波兰地区乱窜,土匪、山贼、游击队如同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只要不能断根,波兰地区永远都不能稳定下来。要断更也很简单,解决难民问题就行了。
难民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是最麻烦的问题。
理论上,现在波兰地区的战争已经结束,直接让难民返回原籍恢复生产,补贴大半年的口粮就行了。
俄罗斯帝国不缺粮食,要拿出这些粮食来问题不大。
不过,这仅仅只是理论上。原时空第一次大战时期,俄国人都不缺粮食,前线的士兵照样挨冻受饿。
伊万诺夫都没有提救济难民,不是他真的心狠,主要是这根本就做不到。
俄罗斯帝国有足够的粮食,可问题是粮食不在波兰地区。沙皇政府的后勤运力有限,能够满足前线的部队,后勤部门都已经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再解决几百万难民的口粮,这实在是太为难人了。除非沙皇政府放弃后续的作战计划,把运送战略物资的运力省出来运送食物,或许有几分可能。
亚历山大二世摇了摇头:“遇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波兰地区都必须要尽快稳定下来,不能影响到我们接下来对敌人的春季攻势。”
为难人或许是吧,不过更多的还是为了甩锅。亚历山大二世不愿意背上“屠夫”的骂名,责任自然就需要手下人来承担了。
现在波兰地区还属于前线,政府部门没有接管地方,这口锅注定要落到军方头上。
至于谁来背,那就是军方内部的问题了。没有让自己背黑锅,伊万诺夫元帅暗自松了一口气。
略加思索过后,伊万诺夫回答道:“陛下,请放心。总指挥部已经给守备华沙地区的第四军下达了死命令,责令他们在两个月内肃清地方,很快就会看到结果。”
没有人提出异议,倒霉蛋总是需要有人做的。第四军前不久擅自行动,差点儿全军覆没,还没有来得及秋后算账。现在让他们当背锅侠,正好合适。
第两百八十二章、驱逐难民
接到总部的命令,奥波多还很迷糊,不过在大街上晃荡了一圈,看着遍地的乞丐,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俄军主力部队大都会聚在波兰地区,正常情况下要出去剿匪,绝对轮不到元气大伤的第四军。
现在让他们担此重任,绝对不会是信任。以他和伊万诺夫元帅的关系,轻松立功的任务肯定没他的份儿。
仔细研究了总部送来的资料,奥波多是喜忧参半。接受这个任务,意味着前面的事情揭过去了,不用担心被军事法庭问责。
遗憾的是肃清波兰这个任务并不好做,即便是伊万诺夫已经命令其它部队配合第四军行动,奥波多同样没有把握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
放下了手中的件,奥波多对一名青年军官吩咐道:“邀请第三军、第六军、第七军、第五军代表过来商议剿匪。”
“等等!”
叫停的是第四军参谋长孔特雷拉斯,一个长满络腮胡子的中年人。
“军长,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据我所知,第三军和第六军已经多次出兵,击毙掉的乱匪都超过十万人,仍然没有任何效果。
如果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就算是击毙再多的乱匪,波兰地区也稳定不下来。”
这个问题谁都知道,只不过大家都不愿意担责任,没有人捅破窗户纸。
奥波多同样抱有侥幸心理,如果能够靠武力威慑解决问题,他就不用背负骂名了。
不同于作为军长的奥波多,孔特雷拉斯的心里压力要小得多。
正常情况下,人们记住的只是主帅,除了事挨骂的也是奥波多,作为参谋长只要低调一点儿,都没有人认识他。
站在孔特雷拉斯的立场上,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任务,将功赎罪弥补上一次擅自行动的过失。
人都是现实的,奥波多中将在第四军威望很高,不过都是过去式了,自从上一次行动失败后,他的威望就跌到了谷底。
没有人会信服一个打败仗的将军,尽管严格意义上来说,奥波多并没有打败仗。
第四军虽然损失惨重,却也为主力部队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奥波多无奈的摆摆手:“理论上来说确实是如此,只是我的参谋长,你确定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么?
这可是几百万波兰难民,除了杀鸡儆猴、武力震慑外,难道你还有别的办法么?”
谁都不愿意背上“屠夫”的骂名,那是要遗臭万年的。奥波多还想要挣扎一下,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甘心的。
孔特雷拉斯试探道:“或许我们可以考虑送走他们,奥地利人不是需要移民么,卖他们一个人情,把难民送他们算了。”
奥波多摇了摇头:“如果奥地利人肯要接收的话,尊敬的伊万诺夫元帅早就干了,这个任务根本就轮不到我们。
不光是奥地利,所有殖民国家我都派人问了。没有一家肯接收难民的,除非我们能够给他们送过去。”
不是大家不想要,完全就是要不起。一次性接收几百万难民,不要说现在了,即便是到了21世纪都是非常困难的。
高额的运费先不提,关键是几百万人,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