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进行冒险肯定是不值得的。主次弗朗茨还是分得清,美国人做大才是威胁,至于智利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想要成气候,除非智利能够吞并阿根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列强同不同意,阿根廷本身就不比他们弱。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做出了决定:“先观望吧,在没有损害到我们的利益前,暂时先保持中立。”
这是最保险的做法,奥地利在南美地区的利益不够大,还不值得下血本。
即便是要干涉,那也是被人求着去干涉,而不是自己送货上门。
小国民族主义一旦崛起,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容易丧失自知之明。
不等他们分出胜负来,提前跑去干涉,可没有人会领情。
选择观望局势的不光是奥地利,英法两国同样选择了观望。
南美各国矛盾重重,这次智利和玻利维亚的战争,甚至有可能引发一场南美大混战。
提前介入进入,显然会陷入被动状态。万一押错了宝,即便是列强也会损失惨重。
别的不说,一个商品市场就搞没了。正常情况下,南美小国没有底气对大国说不,可是万一有人撑腰就说不定了。
玻利维亚,自从和智利爆发战争后,伊拉里翁达萨总统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同于国内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作为一名国家领袖,伊拉里翁达萨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在军事上,玻利维亚的确不是智利的对手。这只是其一,还有就是玻利维亚缺乏国际支持。
这不是他的责任,玻利维亚还没有进入民主时代,所谓的政府选举,实质上都是军事考迪罗在幕后遥控。
幕后的人想要在列强之间玩儿平衡,推出来的政府,自然无法拒绝。然而这种外交平衡不好玩,伊拉里翁达萨就没有驾驭能力。
现在战争爆发了,列强中硬是没有一个国家,旗帜鲜明的支持他们。
要知道,从这个时代的旁观者的立场来看,这次是智利率先入侵玻利维亚。
正常情况下,舆论应该是同情受害者的。这种背景下,大家至少也会在口头上谴责智利的军事入侵。
然而,玻利维亚的外交平衡才失败没几年,英法奥三国政府还在记恨中。在国际上,玻利维亚政府最近几年的日子一致都不过。
现在三大国没有表态,别的国家事不关己,自然不会冒着得罪大流氓的风险,替玻利维亚伸张正义。
总统伊拉里翁达萨:“诸位,战争已经爆发了。这场战争关系到了玻利维亚的国运,我们输不起。
一旦战败,我们不光要丢掉最重要的财源硝石矿;同时也会丧失最重要的出海口,从此变成一个内陆国家。
为了伟大的玻利维亚共和国,我希望大家能够竭尽全力,为赢得这次战争而努力。”
外交大臣普雷塔古尔:“总统阁下,战场上的问题要靠军方解决。我们除了做好后勤工作外,就只能从战场之外想办法了。
为了增加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胜算,我提议暂时联合同智利一样矛盾重重的秘鲁,共同打击智利人。”
没有办法,在这个军阀势大的国度,普雷塔古尔即便是清楚玻利维亚不是智利的对手,也不敢直接说出来,只能进行艺术加工,尽可能的美化。
总统伊拉里翁达萨点了点头:“嗯,这个提议不错。外交部尽快派人和秘鲁政府接触,只要他们的条件不是太过分,都可以先答应下来,我们现在需要盟友。
还有别的提议么?”
请假条
亲爱的读音,你们的作者努力修仙数年之久,终于在今天清晨结成金丹。
怎奈金丹位置不对,跑到丹田外面去了,需要散功重修。
目前在一个叫“医院”的地方闭关,更新等出关再说。
话说,结丹真他妈疼啊!据说散功更疼,大家修仙需谨慎。
第两百一十五章、台前幕后
不等欧洲各国表明立场,南美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在唇亡齿寒的压力下,秘鲁选择同玻利维亚结盟,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随着秘鲁的参战,南美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原本智利压着玻利维亚打,在秘鲁参战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双方看起来似乎是势均力敌。
军事实力接近,就要考验外交了。这年头列强的话语权很重,尤其是在势均力敌的时候,谁获得了列强的支持,就拿到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伦敦,唐宁街
外交大臣爱德华:“南美各国的局势一直都不怎么好,智利和玻利维亚、秘鲁的这场战争,除了争夺阿塔卡马的沙漠的矿产外,更多的还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
几乎所有的南美国家,和邻国都存在领土争议,并且这些国家大都有严重的内部矛盾,有转移内部矛盾的诉求。
如果我们不及时干涉,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卷入这场战争。一旦南美爆发全面战争,又是一轮新的洗牌,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目前交战双方都在寻求我们的帮助,考虑到传统友谊,我建议支持智利赢得这次战争。”
南美各国看似已经独立,实际上仍然是欧洲各国的经济殖民地,只不过装裱了一下,吃相没有那么难看。
毫无疑问,不列颠拿走了最大的一份。就如同英国报纸上描述的:“阿根廷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智利是我们的矿山”
作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英国人自然不想打破局势。
仅仅只是智利和秘鲁、玻利维亚的战争,英国人还有实力控制局势。要是南美全面战争,那就不是伦敦政府说得算了。
今时不同往日,法奥两国最近都比较闲,对英国人在南美的利益早就虎视眈眈了。
一旦重新洗牌,三国势必会展开新的一轮竞争。英国人还能够拥有现在的优势么?
这是一个值得令人思考的问题。
经济上的竞争,同样也是一场战争,无非看不到硝烟而已。
如果用数据来说话,就会发现目前南美各国的对外贸易,有近六成是和英国人进行的,剩下的才是其他欧美国家瓜分。
本杰明首相:“智利人同意了我们的条件?”
在不列颠“传统友谊”和“利益”通常都是划等号的,外交部主张支持智利,那只有一个解释智利人出价更高。
至于两国之间的关系,那都是次要的。不列颠的小弟很多,如果是小弟都要支持,那么伦敦政府啥也不用干了。
外交大臣爱德华:“当然,除了将比索和英镑挂钩外,智利人还承诺:如果我们帮他们赢得这次战争,我们将获得阿塔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