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0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更是被打压的重点。

在三国盟约上有明确规定,三国必须要维护美洲大陆平衡,禁止单方面增强某一个国家的实力。

不管我们有没有支持合众国,这种增强合众国实力的事情,在英奥看来都是背叛。我们不能为了短期利益,就忽略了长远发展。”

显然,拿破仑四世也不好忽悠,这种破绽百出的说法,还骗不了他。

财政大臣艾伦:“陛下,这只是明面上的利益,潜在的利益实际上更大。

短期内巴拿马运河开通,对合众国利益最大。可巴拿马运河在我们的掌控中,随着贸易的增加,合众国的经济命脉也落入了我们手中。

这背后的利益,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未来我们可以用巴拿马运河打开美洲各国的国门,为帝国攫取更多的利益。

开发巴拿马运河,并没有直接增强某一个国家的实力,这只能算是打擦边球,英奥两国是不会怎么样的。”

潜在利益确实令人动心,现在世界已经瓜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独立国家都不好妄动。

通过经济手段攫取利益,已经成为了未来世界的必然。掌控美洲国家的经济命脉,无疑可以让法兰西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拿破仑四世:“我们怎么保证巴拿马运河的主导权?在哥伦比亚地区,无论是英国人,还是奥地利人,我们都竞争不赢!”

这是问题的关键,法兰西在哥伦比亚实力不足,无法保障对运河的控制权。

英法奥三国是盟友不假,可这只是利益的结合体,当利益大到一定程度,盟友也可以变成敌人。

如果放任英奥两国加入运河计划中,主导权瞬间就易主了。这种替他人做嫁衣的事情,拿破仑四世宁愿不做。

财政大臣艾伦:“陛下,其实这不需要政府出面,由民间的资本家去做会更好。

单独和英奥中间任何一国合作,我们都拿不到主导权,可是参与的国家多了,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作为发起国,我们或许拿不到主导权,可是拿到最大话语权却是不难的。

政府只需要……”

……

费劲唇舌,财政大臣艾伦好不容易说服了拿破仑四世。在内心深处,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这种事情谁爱干就去干吧,反正他是不准备再干了。

资本家许诺的利益虽然大,可是存在的风险也不小。如果不是艾伦知道拿破仑四世有意换人,想要临走捞一笔回去养老,说什么他也不会和资本家合作。

要知道明面上,他可是草根阶级的代表。凭借和拿破仑三世一起复辟,才实现了人生逆袭。

政客的人设不能崩,作为政府中的平民代表,跑去和资本家合作,一旦消息泄露,艾伦马上就会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艾伦才能向拿破仑四世提议,要是换上一名代表资本家利益的大臣去,估计也没这么容易成功。

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艺术

法国政府的能量可比几个资本家要大的多,得到了巴黎政府的授权后,汤姆公使的底气一下子就足了。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从哥伦比亚政府手中拿到了巴拿马运河开发权,付出的代价仅仅只是一批物资援助。

主要还是军火,哥伦比亚国内的武装力量没有打起来,最主要还是迫于外来压力。

大家怕内战爆发,被人有机可趁,再次沦为殖民地。

尤其是忌惮隔壁的奥地利,光奥属中美洲殖民地,就已经有威胁他们生存的军事力量。

由于中美洲各国的前车之鉴,现在哥伦比亚政府连欧洲移民,都不敢随便接收,生怕被从内部巅峰了政权。

哥伦比亚本身人口就不多,又不敢大量接收欧洲移民,经济发展自然不快。

现在将巴拿马运河授权给法国人,除了为了物资援助外,还有引入法国人力量制衡奥地利的意思。

这都是小问题,法奥两国都没有把哥伦比亚当成一回事。想要玩儿平衡,也要看自己能否驾驭的住,驾驭不住就要遭到反噬。

如果巴拿马运河已经通航,那么为了利益,法奥两国确实可能爆发冲突,遗憾的是现在的运河只停留在纸面上。

不可能让两个大国,为可能存在的利益爆发冲突。说白了,开凿运河也是需要前提条件的,如果地质条件不适合,挖不通也不奇怪。

大家都是很现实的,能够考虑到十几二十年后的事情,那都是高瞻远瞩了。

要是考虑百年后的事情,那就是在扯淡。世界变化这么快,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法国人给出的价钱不错,维也纳政府没有出面干涉。

运河公司建立的非常顺利,尼诺这位背锅侠总裁,正意气风发的组织人员勘探地形。

巴黎运河公司总部,已经开始筹备上市融资了。勘探报告都没有,设计计划没有出炉,上市计划就先出来了。

这不是笑话,而是现实。在利益面前,这些程序都不重要,资本家们有的是办法规避。

资本市场上这种骗局还有很多,只要能够赚到钱,项目的成败都没关系。

尼诺还是有些能力的,要不然也成不了背锅侠。看着手中的的调查报告,尼诺总裁头疼了起来。

巴拿马海峡属于热带海洋气候,当地雨水充足、土质疏松。

单纯从施工上来说,土质疏松看似是一件好事,容易开挖土方。但是对运河工程来说,却是一场灾难。

在尼诺总裁看来:“雨水充足+土质疏松=滑坡+淤泥”,这不但意味着运河开发过程中成本增加,就连后期运营成本也会增加。

除此之外,当地丛林中毒虫众多,时常出现疾病,也是运河施工中要遇到的麻烦。

“死人”尼诺总裁不在乎,有苏伊士运河的经典案例在,他非常清楚巴拿马运河要是没有几万条人命,怕是挖不出来。

巴拿马海峡看似更窄一些,只要短短的61公里,只有苏伊士运河的三分之一略多,施工难度实际上反而更高。

对手中不全的资料,进行初步评估后,尼诺无奈的得出这个他最不想要的结论。

秘书拉尔夫沉声汇报道:“总裁,使馆刚刚传来消息,哥伦比亚政府借口劳动力不足,拒绝给我们提供劳工。”

谁都知道挖运河人员伤亡大,为了开凿苏伊士运河,死亡十几万劳工的事情,在高层根本就不是秘密。

哥伦比亚政府自然也有所耳闻,埃及政府就是跳了这个巨坑,搞得国内民不聊生,才让法国人趁虚而入占领了埃及。

哥伦比亚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