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也会落入“资源陷阱”中。
原时空英法两国资本家就是如此,反正都能够赚钱,干嘛要努力呢?
一个个都拿着钱就吃喝玩乐,根本没有危机意识,最后眼睁睁看着美国人、德国人超越过去。
改变国内资本家不思进取的现状,才是这次经济会议的核心。
弗朗茨:“解决贫富差距确实是核心问题,政府有什么计划呢?”
费利克斯首相:“短期内想要把大家收入提起来,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移民。国内劳动力过剩,可是殖民地劳动力却一直非常匮乏。
这些年我们也在移民,但是做得还不够。在内陆地区,我们连宣传工作都很少做,现在必须要改变这种情况。
政府计划五年内,从本土移民一千万前往殖民地。这一次移民的主要区域是人口密度过大的农村,以及贫困偏远地区。”
穷图匕见,大量的移民进入殖民地,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必然发生变化,资本家们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日子也就一去不返了。
不是弗朗茨心狠,完全是被现实逼出来的。
原时空德二帝国就是最好的例子,除了煤铁之外几乎所有的资源都缺,人工成本也比法国人高,没有那么多殖民地可供掠夺,但他们发展了起来。
义务教育的人才红利是一方面,但更多的还是企业的危机意识,促使大家推动技术革新。
奥地利进行义务教育也这么多年了,人口素质也不低,还拥有更加丰富的市场和资源,没有道理做不到。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奥地利开始爆发,按理来说有弗朗茨的推动,新技术应该比历史同期更快才对,然而现实很打脸。
1875年奥地利新注册专利技术,皇室产业占据了三分一,这个数字比例还是逐年上升的。
弗朗茨经过研究发现,原来核心问题是企业的日子太安逸了。躺着就能赚钱,资本家们根本就不愿意推动技术革新。
这是利益决定的,低廉的劳动力、原材料价格,和广阔的市场,让他们不需要努力,就能够赚钱。
而进行新技术研发,却充满了不确定性,投资和回报未必能够成正比,大家根本就不愿意冒险。
没有压力,那就只能制造压力了。这年头还没有到资本国际化时代,弗朗茨也不怕资本家跑路。
从事国际贸易都需要政府背书,每一个跨国大集团背后都有政府背景。即便是如此,这些集团也时常被地头蛇坑了。
这一点有很多经典案例,就比如:英法资本投资奥地利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就被弗朗茨利用经济危机给坑了。
又比如:英国资本在美国搞得大铁路建设,最后也是血本无归。
有背景的被坑,那是在规则范围内坑。没有背景的,更不用说,吃相都不需要讲究了。
第一百八十章、罢工运动
移民一千万听起来很可怕,实质上分摊到五年后,每年也就移民两百万。
以奥地利目前的人口基数,按照百分之二的增长率计算,本土每年新增人口也有170多万,实际上还会更多一些。
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年代,民众们还是热衷于造人的。加上维也纳政府的生育补贴,奥地利的人口增长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本土总人口没有减少太多,但影响仍然不会小。现在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当口,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对劳动力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中。
劳动力需求量在增加,数量却在减少,劳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人工成本上涨势在必行。
和传统行业相比,新兴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活力。在高速发展期,企业拥有更高的利润,自然也能支付起更高的工资。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企业如果不想被市场淘汰,那么进行技术革新势在必行。
实际上很多新的生产设备,早就已经出现了,然而一些资本家为了节省成本,就是懒得更换。
这不是弗朗茨凭空猜测,而是有证据的。还有资本家在报纸上抱怨过:
现在机械设备更新换代那么频繁,今天换了新的,没准过几年又落后了。反正现在的设备还能用,不如等有更好的出现,再一步到位。
长期以来舒适的商业环境,让资本家变得保守了起来。很多人甚至反对技术进步,因为这增加了不确定性。
最典型的是电力时代了,为了节省成本,还有很多工厂坚持使用煤气灯。
不是资本家们不知道电灯的优势,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出铺设电力设备的钱。
反正一直用煤气灯都可以,继续下去照样赚钱,何必要自找麻烦呢?
奥地利贫困人口并不在广大农村,反而集中在城市。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什么都在涨,唯独工资不见涨。
从1848年到现在,奥地利的人均收入增长了23倍,然而工人的工资仅仅上涨了56,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工厂的工资,居然没有发生过变化。
经济在发展,收入没有跟上去,沦为贫困人口也就不奇怪了。
现在弗朗茨祭出移民大招,实际上也是逼不得已。如果这种情况不得到改变,早晚有一天会出事的。
……
米兰,作为伦巴第王国的首都,一直都是意大利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不对,现在应该说是德意志地区最繁华的地区。
地域从来都是人为划分的,现在奥地利势大,弗朗茨直接把伦巴第地区划入了德意志地区。
不管大家习不习惯,所有的官方文件上面,米兰都是德意志地区的一部分。理论依据是:伦巴第人是德意志民族的一支。
尽管当地的意大利人更多,不过这没有关系。历史可以改,文化传统可以变,民族也可以换。
国际社会都承认了,伦巴第王国就是德意志地区的一部分。和伦巴第一起被划入德意志地区的还有很多,比如说:隔壁的威尼斯,更远的匈牙利、奥属巴尔干半岛……
就连耶路撒冷王国马上都即将成为德意志地区的一部分,看着现在德意志地区的地图,可以直接让历史学家汗颜。
什么自然条件、历史因素,全都是扯淡,真正的划分依据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奥地利大炮的射程范围内,都是德意志地区,或者说是奥地利地区。
名字而已,随便叫啥又不影响大家的利益,多听几次也就习惯了。
达可儿纺织厂是米兰地区赫赫有名的大企业,在奥地利众多纺织厂中,也可以排进前三甲。
旗下包括:缫丝厂、毛纺厂、棉纺厂、印染厂、制衣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