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道:“陛下,最近几年奥属南洋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兰芳自治省,农业发展的非常迅速。
现在已经建立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橡胶种植园,还发展起来了胡椒种植园。当地居民开辟了大约我1500万公顷农田,种植水稻、玉米、南瓜等农作物。
除此之外,岛上又新发现了几座金矿,西南部还发现了煤矿,已经进行了开采。”
这个答案让弗朗茨更加纳闷了,在他的记忆中加里曼丹除了少数地区土地肥沃外,大部分土地都不咋地。
当然,种植粮食还是可以的,只是在没有化肥的年代,这个产量会非常的感人。
华人喜欢种地他是知道的,可也会考虑回报,开辟这么多农田出来,加里曼丹岛有这么多沃土么?
弗朗茨问道:“兰芳自治省现在有多少人口,这么多农田产出怎么样?”
殖民大臣斯蒂芬:“兰芳自治省人口增长非常快,现在大约有八百多万,可能要不了几年就会突破千万。
岛上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是有些落后,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耕作,几乎没有机械,产量只是比国内略低。
不得不说兰芳人是最好农民,现在他们还热衷于开荒,如果别的地区有他们一半的热情,全世界的粮食都会滞销首发
相比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德意志人种地的积极性已经算高的了,看看各国殖民地上的农场数量就知道了。
这年头去殖民地的民众大都是为了发财,而不是为了种地。这些人宁愿去冒险,也不会老老实实的种地。
奥地利的运气不错,很多德意志农民的梦想就是当农场主,这些人成为了奥地利殖民地经济发展的核心。
不过,大家都是理智的,种地必须要赚钱才行。土地贫瘠之地是绝对不会碰的,加里曼丹岛大部分地区都属于贫瘠之地。
弗朗茨眉头微皱:“他们是怎么保证粮食产量的,我记得调查报告似乎说兰芳自治省土地贫瘠,没有农业发展价值。”
维也纳政府对每一块殖民地都派人评估过的,适合发展什么,不适合发展什么,都会有详细资料,供殖民地政府官员查阅。
兰芳自治省也不例外,既然插上了奥地利的旗帜,这些基础工作还是少不了的。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斯蒂芬回答道:“鸟粪,兰芳省大量使用鸟粪做肥料。我们在太平洋有几个鸟粪岛,就在马绍尔群岛附近。
最初这些岛屿,我们没有占领的,还是兰芳自治省向政府申请过后,殖民部才纳入统治区的。”
弗朗茨点了点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应该是后世的瑙鲁了。
奥地利占据的岛屿不下一万,因为蝴蝶效应的缘故,很多岛屿的名字都改得面目全非,弗朗茨自然不可能分清。
“做得不错,鸟粪也是一种资源,对农业生产很有作用。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为了长远发展,我们有必要提前保护下来,合理的开发利用。
殖民政府尽快制定法律,禁止任何人在鸟粪岛周边狩猎。鸟粪开发也必须选择合适季节,不能影响鸟类生存。
这方面可以多下一点功夫,无主的岛屿可以多圈一些。即便是没有价值,也可以先打个标记。
就当是增加海域面积了,按照目前的情况,明年的国际会议召开后,划分势力范围很可能会包括海岸线。
尤其是拥有港口的岛屿,甭管有没有用,先占领了再说。”
保护鸟粪岛那是必须的,要是鸟都没了,还卖什么鸟粪?
这是送上门来的财富,合理开发可以利用很多年,自然不能竭泽而渔。
抢占岛屿这是必须的,在跑船圈地的时代,那真是手快有、手慢无。
一旦国际形势稳定下来,大家的势力范围被划定过后,这种好事就结束了。
对奥地利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一旦新国际秩序确立,阿拉斯加的金矿就可以开采了。
这么藏着掖着,弗朗茨早就按耐不住了。奈何阿拉斯加不适合人类居住,即便是峡谷地带气候也不咋地。
这就意味着奥地利很难在当地建立牢固的根基,或许明面上没有人敢来抢,但架不住人家暗地里捅刀子。
别的不说,光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漫长的边界线,维也纳政府就没有办法把金盗剿灭干净。
国际秩序建立过后就不一样了,大家签订了条约,约定了不互相捅刀子,再怎么样也要收敛几分。
要是刚刚做出承诺就违约,还想不想在国际上混了?
阿拉斯加的金矿虽然丰富,但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开发出来的,光现在能够开发的部分,还不足以让约翰牛赔上信誉。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奥地利实力不弱,能够报复回去。
一旦维也纳政府放弃底线,专门给约翰牛找麻烦,不说动摇他们的殖民体系,每年增加几百万英镑的统治成本还是必须的。
以现在的技术,开采阿拉斯加的金矿,每年有没有几百万英镑的利润,都是一个未知数。
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约翰牛或许会干;但害人害己的事情,伦敦政府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殖民大臣斯蒂芬:“是,陛下。殖民部会争取在巴黎会议结束前,尽可能多的将无主岛屿纳入统治。”
第一百七十九章、资源陷阱
殖民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维也纳政府的工作重心再次回到了国内。奥地利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国内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不断在扩大。
单看人均收入646神盾,这个数字已经不低了。在扣除孩童和老人后,劳动力的人均收入更是破百。
然而现实却是,大资本家、大贵族年收入上千万,绝大部分普通的工人实际年收入不足30神盾。
这方面弗朗茨也是既得利益者,作为拉高了人均收入存在,现在他却不得不为贫富差距扩大而头疼。
以维也纳为例,作为全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维也纳人均年收入高达328神盾。
这个收入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那都是中产阶级往上。
维也纳作为奥地利的金融之都、文化之都、科技之都、教育之都,有这么多资源加成,达到这个水平似乎不奇怪。
然而,统计数据告诉弗朗茨,这只是表面上的繁荣,内部存在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维也纳106万人口,其中适龄6劳动力62万。年收入达到328神盾的仅有不到112,年收入超过100神盾的也只有296,年收入低于30神盾的占246。(只计算劳动力人口)
这还是首都,低收入人群就这么多,要是换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