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想要打破平衡,都必须要承受多方压力。各方实力达到了平衡,局势自然就稳定了。
一旦欧洲各大殖民帝国之间的矛盾缓和,世界上其他独立国家的压力就大了,尤其是朝鲜王朝这种被视为“肥羊”的国首发
“你们怎么看东亚变局,这会不会影响到世界局势?”
没有办法,几乎每个殖民帝国都在东亚插了一脚。原本日本也是大家盯上的肥羊,猛然间大家突然发现这只羊居然进化成了狼,还跳出来和大家抢肉了。
利益就那么多,你拿多了我就拿少了,多一个来分,对大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日本不足为虑。他们小打小闹也就罢了,一旦闹过了头,英法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规矩。
我们的利益主要集中在南洋地区,日本人现在只能在家门口晃悠,南洋地区根本就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况且,各国和他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制约他们发展的枷锁。不摆脱枷锁,他们用来都发展不起来。
光处理这些问题,恐怕就需要数十年功夫。想要真正强大起来,日本人要走的路还很长。
明治维新口号喊得响亮,除了训练出了一支战斗力二三流的军队外,我没有看出有什么成果。
日本人这次成功,充满了偶然性,如果不是隔壁的远东帝国忙着内斗,根本就没有他们施展的机会。”
“轻视”这是欧洲社会对日本的普遍看法,这年头还流行“白人至上论”,有色人种天然受歧视。
就连白人内部同样分着三六九等,地域歧视、民族歧视、国家歧视……
比如说:西欧的看不起中欧的,中欧的看不起东欧的,欧洲的一起看不起海外的。
大统一理论为什么能够在德意志地区传开?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意志民众只能算二等人,大家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
具体表现看19世纪美国就知道,同样是外来移民,德意志地区移民就受到了歧视,和爱尔兰人、意大利人、东欧移民一样都处于社会底层。
原时空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德国统一后,才得以改善。
现在的情况变化更快一些,随着奥地利的复兴,德意志民族的国际地位随之水涨船高。
这也是为什么奥地利能够在德意志地区保持影响力的原因。
不出国也就算了,从事国际贸易的资本家,不弄个新神罗帝国的国籍,自己心里都不踏实。
拿了帝国的国籍,享受到了大国带来的好处,这些人的立场很自然倒向了奥地利。
在这种背景下,尽管奥地利很多做法,在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看来非常保守,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但还是被公认为正统。
日本人被轻视也就不奇怪了,明治维新才刚刚开始,所谓的“发展”也是相对而言的。
对一穷二白的日本来说,任何一个行业取得发展,那都是伟大成就,但是站在奥地利的立场上,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全日本的工业总量加起来,还比上奥地利一个工业园。如果计算产值的话,可能还比不上一家大型集团。
日本政府训练出来的“精锐海军”,可能还比不上奥地利驻扎在殖民地的分舰队,一艘主力舰都能将他们击溃。
所谓的现代化陆军,也就那么几万人,武器装备还不咋地,加上天然上的轻视,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日本精锐部队还比不上奥地利预备役。
在全面辗压的情况下,想要维也纳政府重视日本也不可能。原时空日本被世界承认,那也是日俄战争之后,踩着俄国人的肩膀才上位的。
弗朗茨没有准备扭转大家的观念,想要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脑子里,实在是太难了。
况且,日本崛起还早着呢,即便是崛起了也威胁不到奥地利。奥属南洋殖民地的力量,都不是日本人能够挑战的。
不过弗朗茨对这届日本政府的能力还是佩服的,能够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将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发展起来。
就比如说现在,日本政府就选了一个好时机。利用欧洲各国被土波冲突吸引注意力的时候动手,造成既定事实。
要是晚上一两年,等英法奥三国在殖民地瓜分上达成了一致,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后,日本政府再动手保管会死得很惨。
说白了,日本人还没有挑战国际秩序的实力,只能打个擦边球,在欧洲列强针对东亚的国际秩序建立起来前行动。
“云扬号事件”打开了朝鲜的国门,日本政府却没有独享其中的利益,各大列强都可以从中拿到好处,阻力自然不大。
看似没有多少收获,实际上政治意义却不小。日本政府利用这次机会,获得了一个对外扩张的机会。
欧洲各国默认了日本政府这次行动,那么也意味着国际社会可以接受日本人殖民朝鲜,为下一次殖民扩张奠定了基础。
不过有利自然有弊,“投机”、“赌博”太容易上瘾了,一旦沾上了就很难戒掉。
赌赢了,固然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然而运气总有耗尽的时候,一旦赌输了,那就全部赔出去了。
这是小国的悲哀,不赌的话,永远没有机会崛起;可是一旦上了赌桌,想要下来就难了。
胜利会使人迷茫,一旦陷入其中,眼中就只有成功,难以继续理智的看待问题。
弗朗茨:“先观察吧!如果俄国人东顾,日本人的机会就来了。相比远东帝国,英国人还是更加喜欢扶持这种小不点儿。”
俄国人会不会东顾,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一切都要看下一次普俄战争的结局。
欧洲大陆现在法奥在共分霸权,如果沙皇政府惨胜,那么退出欧陆争霸就成为了必然,东顾也成为了选择之一。
要是沙皇政府惨败,那么一切皆休。战败的俄罗斯帝国,必然会被肢解。自保都是一个问题,何况是继续扩张呢?
站在奥地利的立场上,自然是希望两国打平,或者是一方以微弱优势惨胜。一次性淘汰两个潜在竞争对手,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
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
经过了长达半年时间的谈判,英法奥三国终于达成了初步协议。1875年12月12日,英法奥三国代表在巴黎签订了调解国际冲突备忘录。
这份备忘录,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国际公约的草案,明确了殖民地争夺的规则。弱肉强食还是少不了的,只不过批上了一层法理的外衣。
即:
1、以实际占领为准,先占先得;
2、以目前的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