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是奥斯曼帝国,别的地区要么是竞争对手实力太强,要么是距离太远,我们鞭长莫及,拿到了也得不偿失。
英法不会放任我们吞并奥斯曼帝国,所以这次瓜分盛宴,我们很难有所收获。”
“经济殖民地”这是随着殖民统治成本日益高涨过后,欧洲学者提出的新概念。
简单的来说,就是直接统治成本太高,改为扶持代理人统治,通过不平等的贸易协定攫取财富。
这个观念的拥护者还不少,在大家的认知中殖民地就是为了赚钱的,只要能够赚到钱,用什么方式统治并不重要。
费利克斯首相提出来的都是大块殖民地,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边角料,只不过因为面积太小,或者是经济价值太低,不值得重视。
在这些地区中,最富庶的无疑是远东地区,不过这里形势最为复杂,列强势力云集。
奥地利在当地没有根基,已经错过了参与进去的机会。况且,距离太远,超过了奥地利的实力投放极限。
波斯被英国人视为囊中之物,又在临近印度地区,被约翰牛看得死死的,谁碰就和谁翻脸。
中南半岛普鲁士王国占了一角,英国人参合了一手,法国人又在拼命争夺,这个时候奥地利参合进去,肯定会被挤出来。
东非地区对奥地利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的“鸡肋”。经济价值有限,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赔钱,战略要地又被英国人捷足先登,想要拿到手几乎不可能。
南美各国虽然适合作为经济殖民地,可是因为距离的缘故,英法在当地的影响力更大,奥地利有影响力的也就临近中美洲殖民地的哥伦比亚。
弗朗茨无奈的点了点头,最后这一场殖民盛宴,奥地利已经不在是主角。冒然参合进去,还会被联合排挤。
“是我太贪心了,奥地利拿到的利益已经足够多了,已经非常招人恨了,现在是时候好好消化一下。
这次瓜分盛宴,我们保住现有利益就够了。有收获是意外之喜,没有收获也不要难过。为了一些边角料,不值得动气。”
及时调整了心态,弗朗茨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贪婪是人类的原罪,如果无法控制贪欲,早晚都会走上不归路。
这次分赃盛宴,参与的国家可不少。看起来似乎剩下利益不小,实际上分配到具体某一个国家手中,也没有多少。
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宪
不争夺,不等于不参与争夺,就算是没有兴趣,也可以去凑凑热闹。
以奥地利现在的实力,谁都不能无视,该有那一份是少不了的。
即便是不争夺殖民地,那也是可以获得回报的。在这里做出了让步,还可以从别的地方弥补损失。
利益交换,才是国际外交的本质。只想占便宜,不想付出代价,那怎么可能呢?
好处都让你一家拿了,别的国家还怎么混?惹不起,还躲不起么,不和你玩就是了。
现在还不是一家独大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一手遮天。不想变成孤家寡人,最好还是按照游戏规则来。
游戏规则一旦被打破,损失最大的必然是规则制定者。因为规则本身就是制定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才设置的,重新洗牌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占据主导地位。
不巧英法奥三国都是老牌帝国,亲身参与、并主导了游戏规则制定,现在的游戏规则本身就代表着奥地利的利益。
确定了大的方针,具体的谈判工作,就不需要弗朗茨操心了。能够拿到什么,那要通过谈判过后才知道。
弗朗茨不可能判断出每个国家的战略目标,所谓的事先针对,完全就是扯淡。
就如同英国人的外交一样,不知道的人都以为英国人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外交部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展开外交工作。
然而,据弗朗茨所知,英国外交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长远外交计划,展开外交工作的核心只有一条——国家利益。
具体计划都是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制定出来的。提前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不适用于外交上。
国际外交风云变幻,今天是敌人,没准明天就变成了朋友,连敌友都无法确定,又如何保证别的国家会按照你的计划走?
任何一个成功的外交大国,都会围绕着国际利益,灵活调整自身的外交政策划,而不是机械的按照计划走。
这一点弗朗茨看得非常准,二十年前奥地利最重要外交政策是俄奥同盟,到了现在却变成了英法奥三国同盟。
……
协调国际关系,缓和各大殖民帝国间的冲突,还涉及到了剩下殖民地的分配,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场谈判注定会旷日持久。
耶路撒冷,欧洲各国关于调停土波冲突的会议已经开始。在会议召开前,奥斯曼和波斯已经在边界上多次交火。
只不过彼此心有顾忌,都在尽可能的保持克制,冲突被两国高层压制了下来。
总得来说,双方是互有胜负,波斯还略有些吃亏。这个结果令弗朗茨非常失望,原本还准备扶持波斯给英国人添乱的,现在他不得不遗憾的打消了这个念头。
连和元气大伤的奥斯曼军队作战,都无法取得压倒性优势,这样的棋子没有投资价值。
还不如扶持阿富汗,这颗棋子虽然只能当小兵用,人家也是过了河的小兵。体量虽小,但战斗力还是靠谱的。
在俄奥两国的支持下,这些年阿富汗也训练出了一支新军。遗憾的是阿富汗太穷了,受限于财力,只训练出了不满编的三个步兵师。
这已经是阿富汗政府穷兵黩武,加入奥地利资助的结果。要不然的话,他们连一个现代化步兵师都养不起。
相比之下,波斯的情况就要好得多,即便是已经没落了,家底也不是阿富汗能比的。
如果政府能力足够强,训练十几二十万现代化陆军,还是不难做到的。有这么多军队在,足以打消英国人的野心了。
总得来说,封建农业国家不适合热武器时代,微薄的财政收入决定了他们的实力上限。
耶路撒冷会议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所有人都清楚,在这里是谈不出结果的。
无论是奥斯曼,还是波斯,背后都有列强撑腰,只要幕后的老大还在扯皮,他们就只能硬撑着。
很遗憾,现在英法奥三国还在不断扯皮中,谈判桌上自然不可能出结果。
波斯要求奥斯曼帝国赔偿损失,奥斯曼人要求波斯赔偿抚恤金,气氛是非常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