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局势根本就无法武力干涉,英国人又想要保住奥斯曼帝国,自然只能另辟蹊径。
胡梅尔被恶心到了,谁都可以谈“怜悯”,唯独英国人没有资格谈。
作为世界第一殖民帝国,统治着四五亿人口,每年受剥削压榨而死的人,都不只有这个数字。
不爽归不爽,胡梅尔还是控制住了情绪:“大臣阁下,这话你应该对奥斯曼人说。
大量的民众无家可归、挨冻受饿,这是苏丹导致的。你觉得他们可怜,那么你再看看这些照片呢?
这上面记录的是一个亚美尼亚人村庄,就是被这些可怜人屠戮一空的,苏丹政府的士兵也有参与。
还有这几张照片,记录的是他们打死了神父,捣毁了教堂……”
这些照片是情报组织花大价钱才弄到的,不要看近东战争已经爆发,停留在奥斯曼帝国的英国人、法国人仍然不少。
不管怎么混乱,都影响不到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有苏丹政府最严密的保护,只要不被天上的炸弹干掉,他们那就是安全的。
这是时代的特殊产物,即便是伦敦街头的小混混,到了奥斯曼帝国也是惹不起的“大人物”。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情报组织肯砸钱,自然就有人能够提供照片。反正他们在奥斯曼帝国是特权阶级,被逮住了苏丹政府也不敢动他们。
如果有专业人士在场的话,就会发现这里面很多照片不是刚拍下的,而是存放了几年的老照片。
不过这都不重要,照片证明了这些暴行真实发生过,那就够了。
麦克林侯爵头疼了,他已经能够想象这些照片出现在明天伦敦的报纸上,会出现怎么样的轰动。
“公使阁下,照片这上面的事情,我想奥斯曼帝国会给大家一个交代,这些施暴者都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造成这些惨剧的原因,实际上还是战争导致社会秩序被破坏,政府丧失了对国家的控制。
我提议等战争结束后,大家组建一个联合代表团入驻奥斯曼帝国,专门缉拿这上面的暴徒。”
为了保住奥斯曼帝国,麦克林侯爵也是拼了。这让不远的处的奥斯曼外交大臣阿尔比亚奇非常尴尬,还没有问我的意见就决定了?
看到照片上的内容后,阿尔比亚奇的所有不满都消失了。平常时期这些事情不算啥,现在拿到了台面上来说,那就完全不同了。
当即表态道:“大家请放心,这上面的暴徒都会被追究责任。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绝对不存在宗教迫害,我们不会让这些暴徒逍遥法外的。”
停顿了一下,阿尔比亚奇又把带偏的话题引了回来:“发生了这种惨剧,我感到非常惭愧。
因为战争的缘故,政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战场上,忽视了对地方上的管理,才造成了悲剧发生。
为了弥补遗憾,不让类似的事情继续发生,我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为了世界和平,奥斯曼帝国愿意出一份力。”
在心里阿尔比亚奇已经骂开了,他实在是无法想象居然有蠢货,能够蠢到如此不可救药。
这个年头的照相机可是大块头,布置拍摄的动静都不小,想不被发现都难。这就意味着在拍照的时候,这些当事人根本就没有阻止。
无知者无畏,照相机还是新鲜事物,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奥斯曼人都没有见过这东西,更不知道照相机的作用,这才是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原因。
脑补过后,阿尔比亚奇还是决定回去就给苏丹建议,加强对照相机的管制。奥斯曼帝国见不得光的事情太多了,不小心不行。
≈
第一百五十一章、进击的法国人
岁月匆匆,转眼又入冬。
凭借弗朗茨多年的经验可以判断这是一个暖冬,往常这个时节格洛克纳山已经下雪,今年不要说雪了,就连雨都很少。
暖冬+干旱,几乎已经宣布来年的农业要减产。奥地利是一个工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维也纳政府一直都很重视农业生产,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国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已经趋于完善,有了一套完善的灾害应对体系。
通常只要不是波及全国的大范围灾害,弗朗茨是不会过问的。现在引起了他的注意,主要是发生在了维也纳。
农业大臣霍尔斯:“陛下,目前的情况还不算太糟糕,根据各地监控的数据来看,灾情波及到的范围并不是很大。
主要集中在维也纳周边、波西米亚地区,这些地区工商业相对发达,民众的抗风险能力较强,冬麦减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这是工业时代带来的好处,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在农闲时期入城务工,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普遍现象。
增加了收入来源,自然也增加了抗风险能力。要是还处于农业社会,政府就要提高警惕了。
弗朗茨只是随口一问,一定范围内的粮食减产,在奥地利的承受范围之内,“赈灾”都不需要。
减产又不是绝收,每亩地少收百八十斤,还不足以令农民破产。除非灾情是持续性的,才需要政府救济,要不然的话,民众自己就可以度过灾情。
……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刚刚从巴黎传来消息,法国人准备出兵护送伊莎贝拉二世之子回国,西班牙王位之争要落幕了。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判断,英法应该达成了协议。外交部认为可能和近东战争有关,伦敦政府在西班牙王位之争的问题上让步,换取法国人在近东问题上对他们的支持。”
没有出乎弗朗茨的意料,英国人想要保住奥斯曼帝国,就必须要拉上法国人。
巴黎政府虽然内斗不断,可是他们同样不想看到奥地利拔掉背后的钉子。英国人在西班牙王位问题上让步,法国人选择支持他们并不奇怪。
奥地利想要一个稳定的后方,法国人何尝不是如此呢?西班牙不同于奥斯曼帝国,法国人就算是想要拔出这颗钉子也做不首发
不是打不打的赢,关键是是没有办法采取武力。欧洲各国或许会可以接受奥斯曼帝国完蛋,却绝对不会放任西班牙被吞并。
既然打不死,那么就拉拢好了。现在的西班牙也是一个烂摊子,内部问题一大堆,扶持一个亲法、且弱势的政府,完全是符合法兰西利益的。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名声早就臭了,连带着儿子阿方索十二世也跟着声誉受损,想要坐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