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4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给我们的德意志统一战略捣乱,要么就是要破坏我们的东扩计划。

如果是前者的话,他们多半会从德意志联邦帝国下手。名义上我们的德意志统一战略,就剩下这最后一环了。

不过德意志联邦帝国内部分化严重,看上去实力不小,能够发挥出来的力量却非常有限。

就算他们能够把德意志联邦帝国整合起来,短期内也没有办法收拢民心。想要学习普鲁士王国摆脱德意志民族主义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如果是针对后者,那么英国人就是要保住奥斯曼帝国了。这和我们的战略目标不矛盾,反正计划已经完成了,近东战争已经正好需要一个借口停下来。

现在英国人最主要的目标,还是不让法国人获得莱茵兰地区,针对我们应该是顺带。英法奥三国同盟还在,英国人应该不会做得太过。”

事情有这么简单么?弗朗茨非常怀疑,他可不认为英国人前期铺垫了这么多,最后的胃口就这么小。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我记得两天前,我们驻伦敦使馆还发来了电报,解释了德意志联邦帝国行为不正常,要情报组织查清英德内幕交易。

结合现在的情况,可以推断英德之间很可能存在对我们不利的交易,为了避免被我们发现异常,德意志联邦帝国才选择了以静制动。

当然,也要极小的可能是英国人放出的烟雾弹,德意志联邦政府只是陪他们演了一出戏迷惑我们。

要破局非常简单,德意志联邦帝国以为吞并莱茵兰地区是稳操胜券,那么我们就把水搅混。

比利时人之前不是流露出想购买莱茵兰地区的意图么?那我们就让他们动起来,多一个购买竞争对手,想必普鲁士人应该会很高兴。”

不清楚英国人的计划,没有关系,先打乱他们的部署,把水搅混准没错。

这个时候让比利时跳出来,伦敦政府就要做抉择了,两个小弟中只能支持一个,那么英国人同被放弃一个的关系势必会受到影响。

略加思索过后,弗朗茨就做出了决定:“那就鼓动比利时上吧,不过这点儿压力还不够。

到了现在这一步,保密已经没有意义,想必普法两国大概也猜到了英国人的计划。

那么干脆把事情挑明,让他们知道我们和英国人已经联手,要支持德意志联邦获得莱茵兰地区。

让普法两国也跳出来,直接掀翻桌子。”

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胁

掀翻桌子,弗朗茨也是迫不得已。尽管奥地利在德意志联邦帝国影响力很大,可是汉诺威主导的中央政府还是更加亲英。

站在德意志联邦政府的立场上,亲近英国人、借助英国人的力量保证自己的独立地位,明显更加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相比之下,维也纳政府天天喊着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口号,这让他们实在是难以亲近得起来。

这种担心仅限于大邦国,对绝大部分小邦国来说,就没有这些烦恼,跟着奥地利混也无防,反正都是当小弟。

受民族主义影响,德意志地区绝大部分小邦国都更加倾销于重回神罗帝国,实现他们的大国梦。

从实力上来看,一旦德意志地区统一欧洲霸主就诞生了,并且这个欧洲霸主还很有可能变成世界霸主。

霸主不光是名头,背后还有隐藏的利益。德意志地区民族主义能够发展壮大,除了奥地利在暗中支持外,当地很多资本家、贵族也是出了大力的。

除了爱国主义外,更多的还是为了利益。霸主能够给资本家们带来更大的市场,也能够给贵族带来荣耀和利益。

奥地利的支持者虽多,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游击权利范围之外,或许是分布在小邦国中,无法左右中央政府的决策。

这些人支持德意志地区统一,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为了重新洗牌,借奥地利的手进行权利和利益重组。

在弗朗茨看来,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投机者,让他们摇旗呐喊可以,配合奥地利统治地方也没问题,唯独不能指望他们卖命。

要不然的话,德意志联邦政府的统治早就被颠覆了。民族主义的战斗力弗朗茨可是见过的,要是这些人敢领头,顷刻间就能德意志联邦政府换人。

现在掀翻桌子,弗朗茨除了在警告德意志联邦政府不要玩儿火外,还在敲打这些投机者,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离开了奥地利德意志联邦就是一个没有话语权的小国。

免得在吞并了莱茵兰地区过后,这些人飘了,被英国人忽悠着要玩儿去德意志化。

这些地区和早先脱离神罗帝国的瑞士、比利时、荷兰不一样。

瑞士是山区,属于要啥没有啥的地方,偏偏还民风彪悍,弗朗茨自然对这种地方没兴趣。

比利时的地理位置重要,作为法兰西和德意志地区的缓冲国存在,谁打他们的主意,他们就倒向另一边。

荷兰更不用说,一直都游离在德意志地区之外,独立时间又早,还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承体系。

这三个国家都有独立的资本,而一盘散沙的德意志联邦帝国却没有。被法奥普三国夹在中间的糟糕战略位置,就注定了他们未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一旦欧陆平衡被打破,德意志联邦帝国的悲剧就注定了。在此之前,弗朗茨不介意他们先逍遥几天。

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怎么知道一个强大祖国的重要性呢?

……

柏林,自从知道英奥两国要将莱茵兰地区给德意志联邦帝国后,威廉一世就怒了。

实在是太欺负人了,就算是莱茵兰地区是一块飞地,还有法国人在侧,随时都可能丢掉,那也是普鲁士王国的领土。

遥想当年,反法战争结束后,在维也纳会议上奥地利把莱茵兰地区强塞给了他们,让他们充当防御法国的门卫。

父亲腓特烈-威廉三世那心酸的一幕,已经浮现在威廉一世的脑海中。没想到,在他有生之年又赶上了。

表面上看,多了一块领土就算是飞地,那也不算是屈辱。

实际上,维也纳会议也是反法战争胜利后的分赃大会,拿走了莱茵兰地区,普鲁士就丧失了全吞萨克森的机会。

当时的情况来看,莱茵兰地区就是一片烂地,还随时遭受着法国人的威胁,根本就比不上家门口的沃土。

好不容易等到工业时代降临,烂地变成了宝地,结果又要再一次易主。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