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强国,才是真正的威胁。毕竟资源、市场有限,老牌帝国在大碗吃肉,新兴强国连汤都喝不上。心里要是没有点儿想法,怎么可能?
要不是担心新兴强国崛起,早在数年前,普鲁士就和波兰合并了。
普波两国有共同的敌人,普鲁士对波兰的影响力非常大,威廉一世一直都是波兰王位有利竞争者。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两国共君,才能够亲密合作,抵挡共同的敌人入侵。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帝国就算是没落了,依然是一个欧洲大国,给普波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不要说俄罗斯帝国,就连没落的奥斯曼帝国,很多人依然倔强的认为他们是一个强国。
沉寂了片刻功夫后,格尔斯顿首相慎重其事的问:“那么对威廉一世出任波兰国王,大家怎么看,我们要不要阻拦?”
这个问题也令人头疼,普鲁士王国是英国人的小弟,但是这个小弟实力太强了一点,根本就不受控制。一旦普鲁士吞并了波兰,这个小弟也就没了。
财政大臣拉路克·罗伊德:“普鲁士吞并波兰,对我们的影响不大,不过也不能让他们轻易成功。
不是有小道消息流传,柏林政府要和法奥两国做交易,换取他们的认可么?
真的假的姑且不论,但是普鲁士能够拿什么做交易呢?要是让他们交易完成了,法奥两国恐怕还会进一步做大,欧洲大陆都没有小国的生存空间了。
这非常的危险,让他们一直这么兼并下去,后面就越发难以限制了。单独计算本土的经济总量,法奥两国都超过了我们。
要是他们继续扩张下去,或许在未来他们都不需要联合,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威胁我们的实力。
皇家海军的强大,也是我们用无数英镑堆出来的。法奥两国如果不是重点发展陆权,他们都有能力打造一支皇家海军出来。”
这种威胁,不列颠已经感受到了。不同于原时空,现在法奥两国都是滚雪球般的壮大。
或许人均收入还比不上不列颠,但是靠着人多,在经济总量上法奥两国都逆袭了。
现在,不列颠的工业霸主地位也是岌岌可危,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后,在新兴产业中他们已经丧失了优势。
凭借雄厚的家底,他们还可以支撑下去,可是危机已经在酝酿中。如果不是有广袤的殖民地给了他们底气,或许很多人都感受了危机。
可惜这一切,都被掩盖住了。拉路克·罗伊德看到的也只是法奥两国财政收入不断的增加,令他感到了不安。
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斗角
夺取阿瓦地区后,俄军没有停下战争的脚步,而是直奔博斯普鲁斯海峡,这里是黑海的第一道门户至关重要。
如果在几十年前,从君士坦丁堡直接渡海就可以了,不过现在不行。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岸炮封锁海峡太容易了。
联军也考虑过从马尔马拉海发起进攻的,只不过在战争爆发前,奥斯曼人把海军全部集中了过去。
奥地利留在马尔马拉海的军舰不多,压制奥斯曼海军还可以,要消灭他们却做不到。
面对龟缩在港口中的敌人,还是陆地上打过去更加方便,海军冲进去决战,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阿瓦指挥部内,戴罪立功的哈罗斯夫中将低声汇报道“司令官阁下,前方进攻遇阻,敌人抵抗的太激烈了。
甚至还非常卑鄙的伪装成老弱妇孺,让我军放松警惕,再发动偷袭。前线部队进展缓慢,请求飞艇轰炸队支援。”
什么“伪装成老弱妇孺”,那分明就是老弱妇孺。这年头的化妆术还没有那么牛逼,体型上的差距还是掩饰不了。
随着苏丹政府的宣传,俄军已经化身为食人恶魔,民众早就被动员了起来,或是自愿或是被迫,这些人给俄军制造了大量的麻烦。
伊万诺夫上将狠狠的瞪了一眼,不满之色溢于言表“废物,难道离开了飞艇部队,我们的士兵就不会打仗了
告诉前线部队,飞艇部队不是他们保姆,自己的仗要自己想办法去打。
现在飞艇部队正在执行战略轰炸任务,这关系到了整个战局,不是专门为他们擦屁股的。”
奥地利飞艇部队规模有些,即便是都派了出来,也就那么点儿人,在进行战略轰炸的同时,根本就分不出足够的兵力支援前线俄军。
伊万诺夫能够成为俄军指挥官,可不是溜须怕马混上位的,战略眼光还是不缺的。
从总体战局来说,现在轰炸奥斯曼人的城市,削弱敌人的战争潜力,炸毁沿途的道路桥梁,增加敌人后勤补给的压力,可比拿下一两道防线重要的多。
要是光盯着眼前的战场,傻乎乎的硬碰硬,一路碰撞下去。不要说十五万俄军,就算是一百五十万俄军,打到最后也剩不了几个人了。
对哈罗斯夫中将这个手下,伊万诺夫还是非常看中的,要不然就阿瓦的事情,就能够让他回家养老,怎么可能留下来待罪立功呢
伊万诺夫非常清楚这次近东战争,被很多人看成是镀金的好机会,这支十五万人的俄军中混入了大量的关系户。
动不动就想要求援,多半又是那个关系户军官搞出来的。如果奥地利飞艇部队归他指挥,伊万诺夫也乐意卖个人情。
可惜,这次双方是分开指挥。自从俄军坚持发动黑海海峡攻略过后,联军总指挥部就彻底沦为了后勤处关系协调委员会。
现在双方都是各打各的,联合作战不存在的。奥地利的配合也仅限于给他们提供后勤,必要的时候提供船舶转运部队。
这种指挥模式并没有问题,奥地利军队在中东地区开打,俄军在小亚细亚半岛苦战,两地相隔甚远想要联合也做不到。
飞艇部队还是算了吧,因为信息不对称的缘故,前面几次合作中就出现了误伤友军的事故,双方还大吵了一架。
然后,阿雷斯特就彻底放飞俄国人了,随便俄军怎么打,都假装没有看见。飞艇部队全部派出去进行战略轰炸,距离前线远远的。
距离产生美,没有飞艇部队的配合,俄军马上又怀念有头上有人配合的好处了。飞艇部队未必能够炸死多少敌人、摧毁多少工事,可是在瓦解敌人军心上非常重要。
按照以往的经验,奥斯曼军队抵抗的再激烈,只要天上几枚炸弹落下,瞬间士气就下降一个档次。
伊万诺夫不可能承认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