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认为欧洲大陆上的土地更加重要,尤其是西欧和中欧的土地,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
普鲁士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陛下,奥地利人已经释放出了政治信号,想要我们或者是俄国人先动手。几乎可以确定,他们是不准备先动手了。”
枪打出头鸟,自古以来率先冒头的都是最容易倒霉的。当然要是成功了,获得的收益往往也是最大的。
奥地利家大业大,基业早就稳固了。能不能在欧洲大陆进行扩张,对维也纳政府来说已经变得无关紧要。
这不是普鲁士能够比的,如果可能的话,威廉一世也不想在欧洲大陆继续扩张。欧洲太复杂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普鲁士王国在中南半岛已经有了立足点,如果不是受到了俄罗斯帝国的威胁,他们也加入到了殖民运动中。
现实的威胁逼着他们不得不继续增强实力,慢慢种田发展显然是来不及了。普鲁士王国现在也不过二千二百多万人口,种田的效率显然比不上七千四百多万的俄国人。
最快速增加实力的办法就是对外扩张,本来德意志联邦帝国才是他们最想要的,可惜现实不允许。
普鲁士王国敢对德意志联邦下手,维也纳政府恐怕那是就会和法国人妥协,然后他们就要被奥法俄三国组团群殴。
没有办法,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打波兰人的注意。至少英法在这个问题上反对的不是太激烈,奥地利还想要看他们和俄国人死磕,不至于直接打上门来。
看了看墙上的欧洲地图,威廉一世叹了一口气:“唉!”
徘徊了几步过后,威廉一世指着圣彼得堡,心情好了很多:“继续等下去!波兰还是我们的盟友,现在我们什么都不能做。
这次农业危机不是短时间就能够结束的,按照奥地利农业部发布的数据,各国削减产能的计划都失败了,即便是他们自己都没有能够完成减产计划。
这些数据他们没有必要造假,我们就是一个例子,今年国内的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反争。想要把《休耕法》实施下去,可没有那么容易。
奥地利家大业大顶得住农业危机带来的损失,但是俄国人不行。他们的粮食产量可是欧洲最多的,这么大的产能卖给谁?
英法都希望欧洲大陆保持稳定,现在谁挑起纷争,谁就是他们的敌人。”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择
圣彼得堡,农业危机全面爆发后,这里就成了风暴的漩涡中心。
欧洲舆论纷纷指责俄国人故意制造农业危机,企图借机冲垮欧洲农业生产体系,垄断欧洲粮食供应。
这个说法也没错,沙皇政府确实有过这个计划,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农业危机就爆发了。
农业是最难垄断的行业,几乎没有任何门槛,谁都可以种地。这年头适合耕种的土地遍地都是,任何一个殖民帝国都不需要受制于人。
沙皇政府有垄断欧洲粮食供应之心,却没有实施的能力。俄国农业生产成本不占优势,想要在竞争中获胜,几乎是不可能的。
面对舆论铺天盖地的指责,亚历山大二世果断的选择了无视。反正在欧洲大陆,沙皇政府一直都在挨骂,他已经习惯了。
舆论可以不理,但是欧洲各国政府的反应,却由不得亚历山大二世不但心。
截止到1873年4月份,已经有多名政客公开表示:要对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以保护本国农业。
所有的农产品进口关税一起加,看似公平的背后,实际上还有浓浓的恶意。
目前欧洲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中,普鲁士王国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小,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小。
波兰王国排名倒数第二,现在已经陷入了内部斗争中,局势再怎么恶化,也坏不到哪里去。
尽管在出口总额上,俄罗斯帝国排名第二,但是在这个量上,他们还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奥地利出口总额最大,除了本土粮食加工外,还进口了俄罗斯、波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大部分是靠产品附加值撑起来的。
农业危机爆发后,沙皇政府也准备自己动手加工,不给奥地利人留下赚差价的机会。
可惜国内的工业实力太薄弱,导致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丧失了竞争力。
受农业危机冲击,奥地利农产品加工企业削减了产能,俄国出口到奥地利的农产品总量也有所下降,不过仍然占据了对外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从利益的角度上来说,双方也算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不亚历山大二世刚刚就收到了奥地利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的电报,希望他们削减粮食出口总量。
大量的廉价原粮出口到了国际市场上,直接流入了欧洲各国,这对奥地利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也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
市场竞争变得越发激烈,这些加工企业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赔本赚吆喝,那是不可能的。
资本家们都非常的精明,看似平淡无奇的电报,实际上也是一封最后通牒。
资本是逐利的,如果农产品加工没有了利润,资本家们是不会介意立即抛弃的。
从1872年开始,精明的资本家就在进行转型。现在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期,可以投资的项目还是很多的,没有必要在一颗树上吊死。
如果俄国人肯降低粮食出口总量,大家的利润有了保障,生意还可以继续做下去。
要不然的话,事情就不好办了。受粮食价格暴跌影响,几乎每一个粮食资本家的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在等市场回暖。
如果看不到希望,大家也是只能忍痛立场。这个对俄国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俄奥同盟的关系,奥地利加工企业一直都优先购买俄国农产品。
到了欧洲大陆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在同等的条件下,几乎没有哪个资本家愿意和俄国人合作。
这是丧失信誉的后遗症,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的。现在俄国农产品出口,靠的就是廉价。
国际粮食价格不断走低,实际上就是被俄国粮食出口拉下去的。为了把粮食销售出去,他们不得不进行降价。
俄国人把粮食出口价格一降,市场也只能跟着降。现在的国际粮食价格,已经是数十年来的最低价,大家的利润都被打没了。
亚历山大二世知道这么干的后果,可是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