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头上,现在要是按照市价七折出口,再落到农民头上,他们就只能破产了。
农民阶级可是沙皇最大拥护集团,这是统治的基石,要是把他们都逼破产了,沙皇政府的统治也就不稳了。
亚历山大二世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说:“国际粮食价格暴跌已经成为了定局,英国人的判断没有错。
国际市场就那么大,我们增加的粮食产量又那么多,一旦放到了市场,国际粮食价格就会血崩。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俄罗斯多余的粮食能够全部运出去,就算是别的粮食出口国都停止出口,欧洲都不会出现粮慌。”
这是大开荒的后遗症,尽管解决了国内的土地问题,但是粮食产能过剩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更悲剧的是,刚刚得到土地的农民产量积极性高涨,俄国的粮食产量还在不断攀升中。
随着粮食价格的下跌,俄国粮食酿酒业都开始蓬勃发展。但是这种高档酒,普通民众根本就消费不起,市场非常的有限。想要依靠酿酒业消耗过剩的粮食产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亚历山德罗维奇想了想说:“那就引导农民改种经济作物,市场上缺什么,我们就种植什么。
要是不削减国内的粮食产量,国际粮食市场迟早会被撑爆。据我所知,维也纳政府已经有意取消农业税了。
他们的粮食生产成本本来就比我们低,还有完整的配套产业加工链,抗风险能力肯定比我们强。要是爆发了价格战,国内恐怕每年都会出现上百万的破产民众。”
亚历山大二世点了点头,他没有怀疑亚历山德罗维奇夸大其词。这本来就是事实,除了乌克兰地区外,俄罗斯别的土地粮食生产成本都相对偏高。
即便是乌克兰地区,因为开发利用不足,这里的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明明是黑土地,结果粮食亩产量仍然比不上奥地利。
这是市场不足的后遗症,不管怎么说欧洲大陆总人口都不足三亿,各国本身生产出来的粮食就满足了大半需求。
想要扩大粮食出口市场,唯一的办法就是先用低价粮冲击市场,击垮各国的农业生产。
亚历山大二世最初就是这么计划的,只要冲垮的各国的农业,那么俄罗斯就掌握了欧洲大陆的命脉。
计划是好计划,唯一的问题是沙皇政府财力不足。竞争对手的实力又太雄厚,玩儿低价倾销,在击垮各国农业的同时,也有可能击垮俄国农业。
实际上不光亚历山大二世有这个计划,弗朗茨也制定过类似的计划,只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
没有办法,现在是殖民时代,哪个列强缺一块产粮地?本土粮食产量不足,还不能殖民地想办法么?
做不到垄断,玩儿低价倾销那就是和钱包过不去。现在农业还是赚钱的,完全没有必要搞得利润全无。
亚历山大二世心情有些低落,语重心长的说:“削减粮食产能,改种经济作物是必须的,只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粮食种植相对简单,农民们都种植习惯了。
想要改变这种传统种植模式,我们必须要向奥地利学习。亚历山德罗维奇,你也到过奥地利,应该清楚他们的农业有多发达。差距在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么?”
亚历山德罗维奇陷入了沉思中,他没有在奥地利停留太长时间,了解也只是局限在维也纳,大多数时候还是通过报纸。
“应该有气候、交通、农业技术,还有配套的加工产业。气候上的差距,我们没有办法弥补,后面三点还可以慢慢追上去。”
亚历山大二世点了点头说:“既然如此,那么这个亏我们就吃定了。
如果现在不和英国人达成协议,恐怕再过上几个月秋收过后,我们的粮食连现在市价的七折都卖不到,价格再低也比砸在手里强。
如果不发生大面积的自然灾害,等我们的粮食丰收进入国际市场,今年就注定是一个农业寒冬,到时候会有大量的农产品滞销。
反正到时候都要赔钱,不如先把贷款拿到手。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减免农业税收,减少农民的损失。
只有铁路修通了,解决了国内的交通问题,俄罗斯帝国才有未来,现在就先让英国人得意吧!
如果不是为了打击奥地利,或许这个条件英国人都不会开。他们可不缺这一批廉价粮,英国的粮食加工产业也不怎么发达。
如果伦敦政府不给优惠政策,这些粮食商人可不会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毕竟这个领域奥地利才是霸主,他们没有任何优势。”
……
第八十九章、风波起
1872年3月22日,英俄两国签订《英俄双边贸易协定》、《英俄粮食抵押贷款协议》、《英俄两国金融互信协定》……
除了没有结盟外,沙皇政府经济上向英国人靠拢,已经成为了事实。
按照条约规定,俄国人已经是英镑——黄金体系中的一员,英镑国际货币霸主地位正式确立。
作为代价,英国人要在未来五年内,向沙皇政府提供15亿英镑的无息贷款,俄国人全部用农产品偿还债务。
明眼人都知道,所谓的贷款只是一个托词。每年发放的贷款,正好和俄国人出口的农产品等价,本质上就是一份巨额订货合同。
无非这些来自俄国的农产品价格更低,伦敦政府又免除了进口关税。通过低廉的价格,抢占了其他向英国出口农产品国家的市场。
首当其冲的就是奥地利,作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奥地利的损失无疑是最大的。英国人每年进口农产品总量中,有百分之六十五都是来自奥地利,现在这一块市场几乎可以宣布不复存在。
“自由贸易”,听听就行了,要是当真那就要完蛋了。英国人口号喊得惊天动地,涉及到了具体利益,还是果断的丢到一边去。
如果奥地利想要保住在英国的市场,现在农产品价格至少要腰斩,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受英俄条约的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从四月份就开始大跳水。资本家们纷纷去库存、抛售,积累现金流,生怕在接下来的农产品寒冬中被冻死了。
作为漩涡中心的主角,弗朗茨反而没有那么紧张。虽然没有想到英国人会突然出手,但是国际农产品市场受到冲击,维也纳政府还是早有预料的。
在上一个年度工作会议上,维也纳政府就制定了粮食减产计划,主要是集中在小麦、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