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0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相毛奇摇了摇头说:“这还不够,俄奥同盟不仅仅是政治利益,还伴随着大量的经济意义。

现在的俄罗斯帝国,几乎就是奥地利的商品倾销地。奥地利独自占据了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3%,这么大的利益维也纳政府不会轻易放手。”

利益永远是最好的纽带,在利益面前没有什么是不能够妥协的。即便是俄奥两国存在着不小的冲突,可是看在利益的份儿上双方依然保持着盟友关系。

外交大臣麦克凯特解释道:“没错,首相阁下。但是我们也要看一组数据,最近几年俄奥贸易总额在持续下降中。

沙皇政府正在努力摆脱经济上对奥地利的依赖,为了发展国内工业,俄国人已经多次提高了关税。

如果不是俄国工业实在是太落后,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奥地利人也保不住现在的市场份额。

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大开荒运动,已经出了成果,今年俄国农产品滞销成为了定局。

俄国皇储这次欧洲之行过后,很有可能对英法开放国内市场,换取国内的农产品能够进入国际市场。

奥地利在丧失了对俄国市场垄断后,还要面临俄国农产品在国际粮食出口市场上的冲击,两国关系肯定会大受影响。

现在俄国人和英法达成了协议越多,奥地利损失的利益就越大。短时间或许不明显,三五年后这个变化就非常明显了。

只要让奥地利人看到更大的利益,抛弃俄奥同盟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说:

让他们相信,只要在下一轮普俄战争中我们赢得了胜利,他们就可以获得乌克兰地区和俄属巴尔干半岛,断绝俄国人的粮食出口通道。”

众人脸色大变,显然被麦克凯特的惊人言论吓倒了。

室内突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了众人的呼吸声,还有隐隐约约的心跳声。

……

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页

没有犹豫多久,威廉一世就同意了这项计划。普鲁士的家底有限,没有能够拿出手的筹码做交易。现在开的都是空头支票,能不把数字填大一点儿么

国际局势千变万化,几年前英法还在全力支持普鲁士抗俄,转眼间英法就要同俄国人缓和关系了。

不是威廉一世不想阻止这一切发生,实在是在利益面前,根本就不是他能够阻挡的。

已经没落的俄罗斯帝国,不再是英法的竞争对手,自然可以在一起愉快的玩耍。

下一次普俄战争,即便是英法还会站在他们一边,支持力度也不可能有上一次那么大,想要赢得战争只能靠他们自己努力。

俄国人就是前车之鉴,普俄战争中奥地利不再无条件支持他们,心态没有调整过来的沙皇政府,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俄奥关系日渐遇冷,实际上就是沙皇政府对维也纳政府在普俄战争中有保留的支持不满。

沙皇政府心中有气,维也纳政府心中也不舒服。在维也纳政府看来自己做得已经够多了,完全履行了盟友义务,付出的甚至还超出了盟约规定范围,还要受俄国人的埋怨。

双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不开的结,成为了横在俄奥同盟之间的一道坎,战后两国关系一直都没有恢复如初就是证明。

作为旁观者,威廉一世可以冷静的思考问题。可是轮到自己了又不一样,英法摆明了只是把他们当棋子用。

打击完俄国人后,所有的扶持帮助都戛然而止。伦敦政府一度想要扶持普鲁士制衡法奥两国,权衡利弊过后,最终还是没有实施。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利益,继续扶持普鲁士王国,英国人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能够获得的好处太少,还要面对法奥两国的激烈反弹。

相比英国人,法国人更可恨,居然还在图谋莱茵兰地区。如果不是法国人突然吞并了意大利地区,造成了欧洲各国的恐慌,令巴黎政府不敢妄动,没准莱茵兰地区也要易主了。

在无法兼并德意志联邦帝国的情况下,莱茵兰地区成为了普鲁士王国的心病。威廉一世时刻提心吊胆,怕法国人不管不顾一口给吞下了。

为了摆脱困境,威廉一世多次提出要加入德意志联邦帝国。毫无疑问,遭到了汉诺威的强烈抵制。

鸠占鹊巢的事情,怎么可能不警惕呢

普鲁士王国的体量要比德意志联邦帝国大得多,说得好听是加入进来,换个说法就是要吞并德意志联邦帝国。

文得不行,武得更不行。柏林政府要对德意志联邦帝国动手,奥地利肯定不会答应。一旦强行动手,普奥战争就要爆发了。

那绝对是最糟糕的情况,真到了那一步,普鲁士王国就是真的举世皆敌了。

在和奥地利、德意志联邦开打的同时,还有应付落井下石的俄国人,没准北欧联邦都有插一杠子,搞不好法国人也会来凑热闹。

在利益面前没有什么好说的,大家都抵御不了诱惑。普鲁士王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欧洲列强中最糟糕的没有之一,这就决定了他们扩张的时候必须要小心谨慎。

普俄战争对普鲁士来说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普鲁士想要发展壮大,最佳的选择就是踩着俄国人上位,这是第一次普俄战争决定的。

最近几年柏林政府没有闲着,即便是政府兜里没钱,他们也在想办法发展经济。比如说利用英法资本在新占领的土地上修铁路,甚至还在帮波兰人修铁路。

为了筹集发展资金,柏林政府还加大了资源出口。莱茵兰地区的矿产资源,大量被出口到法国、德意志联邦帝国。

硬是靠着工商业产品和矿产资源出口,普鲁士王国实现了贸易顺差。当然这其中更大的原因,还是波兰王国为普鲁士工商业产品提供了倾销市场。

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出现了贸易顺差,大量的资金从外界流入,应该是不缺钱的。

可惜普鲁士是一个例外,这些财富都被用来偿还了债务,经济上不得不受制于英法。

为了偿债,柏林政府尽可能的压缩开销。不过这并不包括军费,再穷也不能够穷军队,即便是现在普鲁士的军费开销也从来没有低于过财政收入的45。

这种背景下,柏林政府想要釜底抽薪,拆散俄奥同盟也就不奇怪了。

只有彻底击垮了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才有一个安定发展的国际环境,才能够把军费开销压下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