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6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正都是特殊情况导致的,绝对不是中央政府在压制非洲大陆的工业发展。最后非洲大陆工业没有发展起来,那也是非人力所能及。

过上几十年后,完成了本土化,奥地利在非洲大陆的统治根深蒂固了。到时候再来纠正这些特殊的历史错误,也为时不晚。

工业大臣卡斯钦-屈贝克回答道:“是的,陛下。现在我们要集中力量发展本土,让殖民地做出牺牲也是没有办法。”

卡斯钦-屈贝克重点强调了“殖民地”三个字,既然是殖民地自然不能够和本土相提并论了。待遇低上一等,那也是必然的。

如果不从殖民地吸血,奥地利的经济也不能够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在自由贸易时代降临前,殖民地都是被牺牲的对象。

这次局限于时代性的“错误”也就不再是错误,非洲大陆的铁路网建设失误,也成为了必然。

弗朗茨总算是理解,为什么原时空印度铁路为什么有那么多坑,原来祸根早在殖民时代就已经埋下了。

不是设计师们规划不合理,而是现实就需要不合理。未来看起来不合理的规划,这个年代却是最优的选择。

弗朗茨点了点说:“加快殖民地铁路建设进度,趁着信息不对称的时间点造成既定事实,不要引起民间的注意。”

维也纳政府手中是有一张资源分布图的,不完善是必然的,可是对比民间政府了解的还是更多。

工业发展离不开煤炭,非洲大陆的煤矿集中在了南非地区,这就注定了真正需要设计出错的地方也在南非。

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简单,拿金矿顶缸就行了。铁路网优先考虑金矿的开采、冶炼,忽略了其它地区也是可以理解的。

……

这种隐蔽性的方案,自然要尽可能的保密,实施的时候自然是落到了铁道部头上。

铁道部内,接到这份儿特殊命令的施泰因直接傻眼了。这项工作可不好干,摆明是要做好挨骂的准备。

不管准备的借口多充分,未来民众们还是要骂铁路设计者,这口锅让谁去背成为了一个难题。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五十二章、包装很重要

战争还在继续,弗朗茨已经为战后非洲发展做好了方案。到了这一步,英布战争已经演变成了英奥两国的对抗。

在整个国际形势变局中,南非战场只是其中的一环。到了现在世界被瓜分殆尽,大家再想继续保持克制已经非常困难了。

可以想象,未来殖民地冲突还会继续上演。这次南非战争只是热身赛,算是为解决国际冲突探索新的道路。

弱肉强食,将是这个世界的主题,列强之间的竞争也在日益白热化。强者拿到更多的蛋糕,变得越发强大;弱者的遭受压榨,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南非,西维多利亚。

无穷无尽的辎重车,扬起滚滚的灰球,仿若把一切都笼罩了起来。车辆吱吱响着前进,在临时开辟的道路上蜿蜒数十里。

沐浴在晨光之下,扔在马车上棉被,闪着红光;耙子、铁铲、小木桶都竖着,仿若岗哨……

远方还有忙碌的人群,在清理道路上的障碍。这个年代的南非地广人稀,沿途几百里就几个土著部落,道路交通几乎等于没有。

现在他们走的道路,还是当初英国人为了进攻布尔共和国修的,沿途多地都遭到了破坏。

步兵行军,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辎重车队就不行了,必须要先修通道路。

原本的炮灰部队,现在已经化身工兵,在幸苦的奋斗着。不时还有挥舞着皮鞭的监工,在催促着,想要加快速度。

跟着大部队一起行动的菲克尼子爵看了看时间,问道:“辎重车队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够抵达?”

和绝大多数战争一样,现在“布尔共和国军队”也在等辎重。没有办法,深入敌境作战,必然是大部队开路,辎重车队紧随其后。

由于前方突进的太快,后勤就逐渐跟不上了。

原计划经过河流运输物资,可惜现在是冬季枯水礼节,加上英国人在撤退途中破坏了河道,让水运成为了梦幻。

这场战争,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菲克尼子爵带着部队已经到了伍斯特,距离开普敦已经不远矣,最多两天时间就可以兵临城下。

战争进行到了现在,英国人已经放弃了沿途的防线,专心进行开普敦的保卫战。

开普敦现在是重兵云集,英国人的援兵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如果不能年内结束战争,那么就意味着这次作战计划破产。

海权优势就是这么牛,约翰牛靠海上运输补给,物资根本就不是问题。

而奥地利却要靠马车、牛车运输物资,能够投入到这场攻防战的部队极为有限。

如果不能打一个时间差,在英军主力集结完成前结束战争,后面攻守之势就易位了。

“第一批物资,在明天晚上就可以抵达;第二批物资,预计在一个星期后抵达。”

回答问题的是一名青年军官,约莫二十来岁,声音铿锵有力,配上军装显得格外精神,仿佛是为他量身定做。

在心中盘算了一遍后,菲克尼子爵下令道:“再催促一遍后勤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尽快把物资运过来。

命令工兵二团,尽快疏通沿途的河道。允许他们就地征集土著劳工,必须要在这个枯水季节完成任务!”

菲克尼子爵已经不是中二少年,攻克开普敦的功劳固然诱人,但是这场战争并不好打。

如果不是前面的战争打掉了英国人的军心士气,这场冬季攻势,他都不会发动。

现在英国人在开普敦城周边集中兵力,在这区区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足足八万五千余人的军队。

其中大部分都是白人军队,炮灰部队基本上都在前面的战斗中消耗殆尽,还来不及补充。

从这方面来说,德尔福总督是合格的。虽然丢城失地,却保住了主力部队。

对菲克尼子爵来说,这就不是好事了。对面的敌人是滑不溜秋的老油条,根本就不和他进行主力决战。

战争中先胜不算赢家,最后的胜利者才是真正的赢家。为了不被英国人翻盘,菲克尼子爵也在准备善后措施。

疏通河道就是其中的一环,只要保证了后勤运输。就算是英国人打赢了开普敦保卫战,最多也就保住了好望角这一隅之地。

想要反攻回去,先把英国陆军给扩充两三倍吧!不然就那支袖珍版陆军,还不够填这个坑。

“是,司令官阁下。”

话音刚落,一名青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