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工业化饮鸩止渴。
这些问题,暂时还不算麻烦。在殖民体系进入大亏损时代前,这种呼声都成不了气候。
自由贸易喊得再响亮,也要让大家配合才行。现在都在玩儿贸易保护,你一家跑去玩儿自由贸易,还怕死得不够快么?
弗朗茨淡定的说道:“不用担心,南非的地质条件我们已经初步了解。
当地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矿产资源也相对丰富,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是可期的。
综合评估下来,南非地区应该是非洲大陆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土地。现在的投入,在不久的将来都可以收回来。”
黄金的问题弗朗茨没有提,在尘埃落定前,最好还是不要节外生枝。反正把英国人赶出非洲大陆,也是奥地利的国策之一。
财政大臣卡尔解释道:“陛下,不管发展潜力怎么样,那都是未来的问题,我们不缺一块发展潜力无限的土地。
实际上这种大部分资源都齐备的土地,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未来还有可能尾大不掉。
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现在法国人已经稳住了意大利局势,我们替他们分担压力的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必要和英国人继续耗下去。”
这个说法没有错,资源太丰富也未必是一件好事。什么资源都有了,对帝国的依赖度就降低了。
弗朗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看来碎片化南非势在必行。要尽快实施行省制度管理,代替现在的南非总督府,免得未来当地出现地域抱团。
“战争不用我们操心了,前线的官兵还想尽快结束战争过圣诞节,左右也就一个月时间,没有必要再给他们增加压力。
外交部找个机会提醒一下法国人,我们可是完成了约定,这次可是替他们拖住了一半的英国陆军。”
这个说法没有毛病,从数量上来看,英国人在南非地区投入的军队,已经超过陆军总人数的一半。
做好事也是需要留名的,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呢?付出的越多,收获也就要越大,这是一个等价交换的时代。
亲兄弟都要明算账,何况还是盟友呢?这种事情,还是放在明处比较好。
即便是国家之间只言利益,在谈法奥友好的时候,这也是两国友谊的见证。
现在看起来作用不大,没准未来就需要了。拿出去忽悠中二少年,这已经足够了。在法兰西培养亲奥派的时候,就需要这种宣传材料。
第五十章、工业学费
矿产种类实不少,煤铁石油最重要。
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高;
煤矿要数中美俄,亚欧北美煤质好;
石油分布很集中,中东俄美中墨英。
……
前世地理课上的这段话,弗朗茨还记得清清楚楚,总结起来就是欧洲缺矿。
一方面是开发的时间太早,到了21世纪很多资源都消耗殆尽;另一方面则是矿产储量真的不多。
除了俄罗斯是唯一的例外,欧洲各国都是贫矿国,或者说是矿产资源分布单一。典型的比如说:德国,除了煤、铁矿外,几乎什么都缺。
就这还令很多国家羡慕,工业时代最基本的两项要素具备了,隔壁的法国人还缺煤呢?
相比之下,奥地利算是幸福的,或许是领土面积略大,基本上所有的矿产资源都齐备了。只是这个储量,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当然,这也是相对意义上的。对比欧洲除俄罗斯以外的国家,奥地利的矿产资源还是占据了优势。
这些资源为奥地利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1870年奥地利钢铁产量第一次超过了英国人,以年产648万吨跃居世界第一。
当然优势并不明显,仅仅超过了英国人2万吨。造成奥地利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还是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增长。
一个三千多万人的本土市场,一个是七千多万的本土市场,都完成了工业化,钢铁需求量显然是后者更大。
实际上这个产量依然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除了本土市场外,非洲殖民地同样也是一个钢材消耗大户。
根据工业部提供的数据,未来十年内奥地利的钢铁需求量会翻倍,其中钢材需求量高达一百五十万吨。
看到这个数据,弗朗茨就头疼了。目前波西米亚地区的钢铁产量已经遇到了瓶颈,产量增长速度放缓,想要迅速扩充产能,除非再进行技术革新。
然而这不怎么现实,钢铁技术才不久前才发生了革命,短期内再次取得突破,在现有工业技术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波黑的第二钢铁生产基地,虽然发展迅速,想要填补这个空缺,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十年之内根本就达不到。
现在奥地利最主要的钢铁企业,大都集中在波西米亚地区(后世捷克地区),占据了全国钢铁产量的63%。
除此之外,波黑、林茨、巴伐利亚、符腾堡、萨克森、加利西亚、西里西亚等地区均有分布。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巴伐利亚、符腾堡、萨克森的钢铁厂是历史遗留,受限于资源没有发展起来。
波黑地区则是工业起步太晚,政府还在忙着修路,钢铁企业虽然落了户,受限于交通短时间内无法发挥出最大的产能。
加利西亚是政府重视度不够,无法和波西米亚竞争;西里西亚那是普鲁士人的锅,他们跑路了留下的烂摊子,维也纳政府刚刚收拾完。
人的因素都可以克服,最麻烦的是资源分布。奥地利煤铁矿不少,可惜并不集中。
钢铁企业要发展,必然要向原材料产地靠拢,就造成了四面开花的局面。
在弗朗茨看来,资本家们的选择都没错。既然要投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如果远离原材料产地,产品的竞争力自然就无法保障。
到了如今,重工业集中化已经不适合奥地利了。每一个地方的资源供给都是有限,只能提供一百万吨钢铁的原材料,你不可能炼出两百万吨钢来。
要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多开几个工业基地成为了必然的。除了德国这种资源集中的,几乎每一个工业大国,都有多个工业基地。
仔细的看了一遍资料,弗朗茨做出了决定:“这道选择题不用做了,以国内的发展情况,对钢铁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
今天增加一个重工业基地,明天又增加一个重工业基地,还不如同时开发算了。
塞尔维亚、西里西亚、加利西亚这些地区都有发展成重工业基地的潜力,这次一起列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