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5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都是敌人实际控制区,通过谈判他们收回了不少领土,在冬季会战俄军丢了太多的地盘给敌人,造成了他们在谈判中没有底气。

刚刚独立的波兰王国继承了俄国留下的遗产,一跃成为新崛起欧洲大国,总人口一千五百多万,和战前的普鲁士王国差不多。

工业虽然不怎么样,农业基础还是不错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平原地区,种地奔小康不是问题。

然而,这并不能够让临时政府感到满意。海洋时代,没有出海口怎么好意思以大国自居呢?

好吧,刚刚才取得了独立,波兰人已经开始做大国梦了。

理论上,波兰还是有崛起的基础。人口总量虽然不高,不过他们的人口出生率高。

工业规模不大,可是重要工业体系,俄国人还留下了不少,整合一下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本土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工业革命的前期需求。某些矿产还富足有余,比如说白银储量就很丰富,不用担心货币问题。

粮食产量有余,还可以出口换取外汇,发展国内经济。

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最大的硬伤是缺“人才”。不要指望沙皇政府给他们留下的知识分子,这帮人基本上都走上革命道路,准备在政治上大展拳脚。

很多知识分子都是喷天、喷地、喷宇宙,实干能力抱歉没有培养出来。

当然,偶尔也有例外的,但是太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一个国家需要的是大量有知识、有技术的工程师。

在人口素质上,目前德意志地区占据了优势。目前完成义务教育的国家,都集中在德意志地区。

英法都没有普及义务教育,别的国家更不用说。读书是有钱人的专利,教会学校偶尔教授一下平民知识,但是这远远不够。

才取得国家独立,波兰人还没有飘起来。尽管因为出海口的问题对普鲁士不满,双方还是没有撕破脸皮。

波兰王国现在还缺少一位国王,大家还有为国王的问题发愁。

按照波兰的传统,肯定是要在外面找国王了,德意志地区的几大国王专业户都是备选。

要考虑的问题太多,还有各国的外交博弈,波兰议会目前处于激烈争吵中,波兰国王或许是要难产了。

目前明确加上王位争夺的就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一旦波兰和普鲁士共君,普波合并就成为了可能。

理论上,组建一个联邦帝国是符合普波两国利益的。他们面临着共同的威胁——俄罗斯和奥地利。

这两个敌人太过强大,单打独斗他们都不是对手,只有联合起来才有与之对抗的实力。

显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谁当老大就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波兰辉煌的历史,成为了这个联盟最大的阻碍。

在俄国人威胁没有消失前,波兰临时政府需要普鲁士人的帮助,差点儿就向柏林政府妥协了,然而当时的国际环境不允许。

法奥两国不想看到普波合并,进行了严厉的警告。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柏林政府也不敢得罪法奥两国,这项计划无疾而终。

当时都很勉强,现在现实威胁不存在了,波兰人更加不愿意当小弟。

当然两国联合的呼声一直很高,拥立威廉一世成为波兰国王,在波兰议会中的支持率还是不低的。

然而这位支持率最高的候选人,从一开始就被踢出局了。

同时遭到了法奥俄三国的强烈反对,就算是波兰议会全票支持,威廉一世也不敢坐这个国王。

如果是两国合并,威廉一世还敢冒险尝试一下。仅仅只是共君就要遭到三大列强联合反对,威廉一世还是很怂的。

不光是他的问题,关键是波兰议会更怂。面对列强的干预,他们不敢进行投票表决。

当然,柏林政府还没有完全放弃,现在波兰议会中争执不休,很大原因就是他们引起的。

这次普波联合反俄战争,普鲁士王国也顺势完成了对波兰的渗透,现在波兰军队中有八层以上的官兵,都是普鲁士人教官训练出来的。

波兰国内的亲普派力量也非常强大,尽管大家不愿意当普鲁士的小弟,但是并不等于大家排斥威廉一世成为波兰国王。

拥有这么大的优势,普鲁士人自然要争取了。都没有努力就宣布认输,可不是他们的作风。

国际反对势力强大,主要还是看法奥两国。俄罗斯帝国的态度现在差不多可以无视,在他们结束内战前,是没有功夫干涉波兰王位花落谁家的。

英国人没有明确支持和反对,可以算是中立。欧洲小国一大堆,大部分持反对意见,不过他们的意见不重要。

拿到波兰王位,对普鲁士兼并波兰至关重要。如果拿不到手,他们宁愿让波兰王位先空缺着。

第一章、教子

随着伦敦和会的落幕,欧洲大陆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没有经历过战争,永远不会知道战争的可怕。

作为这次战争的胜利者,威廉一世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喜悦。从领土上来看,现在普鲁士王国和原时空的德二帝国相差无几,总人口也突破了两千万大关。

这些收获都掩盖不了军方做大的事实,没有了俾斯麦,现在政府根本就压不住军方。

权利平衡被打破了,对皇帝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威廉一世政治头脑还是很灵光的,没有玩儿什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把戏。

柏林王宫中,威廉一世宣布了新的人士任命“弗兰克首相身体不适,辞去了职首相职务,现在由毛奇元帅接任。”

打压不下去,那就分化瓦解好了。毛奇用兵打仗很厉害,政治手段就差得远了,放在首相位置上完全是棒杀。

不管现在的威望有多高,只要后面犯了错误,依然会被人拉下去,到时候战争中所取得的威望也就没了。

在普通国家,军方元帅出任首相是不可能的。文武之间的界线足以挡住这一切,然而这是普鲁士王国,军方将领担任首相完全是正常操作。

威廉一世用的是阳谋,身份发生转变立场也会发生转变。除非毛奇愿意做一块橡皮章,不然早晚都会出手压制军方。

权利斗争是残酷的,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作为军方大佬的时候,他们可以心安理得的架空政府;变成了政府首脑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

相比普鲁士王国的权利斗争的和谐,隔壁的俄罗斯帝国就截然不同了。条约签订过后,沙皇手中的军队就开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