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7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走,丢一块白地奥地利就行了。

这同样是履行了约定,还让维也纳政府没有话说。当初的约定只是割让西里西亚地区,可并没有约定要包括上面的人口、财产。

如果想要搞事情,还可以留下一部分民众,把当地的所有产业都转移到这些人名下,然后来一个非暴力不合作。

在这个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法律天文在哪里写着,人家通过合法手段不合作,维也纳政府也无能为力。

当然,这个无能为力只是短时间的。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一旦丢掉了节操,很多办法都可以解决问题。

军方立场转变还有一个不能说的理由,就是容克贵族们需要劳动力给他们耕种土地。这个年代机械化程度还不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一点儿也不小。

东普鲁士地区是容克贵族的大本营,现在人都没了,他们找不到足够的劳动力恢复生产。

还有新占领区,很多土地也会通过战后封赏落入容克贵族们的手中,这些土地也需要劳动力耕种。

如果没有来自于本土的民众,全部使用当地人耕种,光语言沟通就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贵族统治地方也是需要根基的,当地人反抗起来了,他们也需要进行镇压,没有自己人怎么行呢?

西里西亚地区是从奥地利手中夺取的,这里以工业为主,资本家们的实力更加强大,就算是丢了容克贵族也没有损失。

普属萨克森地区也差不多,经济发展的很不错,但是加入普鲁士王国时间太短,不是容克贵族们的基本盘。

文官派系就不一样了,为了和军方抗衡,他们不得不和国内的资本家结盟。作为资产阶级在政府中的利益代言人,现在自然要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了。

理论上,把人口财产都转移了,普鲁士王国的损失可以降到最低。普通民众也可以获得政府补偿,看上去似乎还不错。

唯独资本家们的利益无法保障,工厂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建造的,就算是所有条件都满足了,换个地区后他们又要重新经营人脉关系、销售网络。

这不是政府那点儿补偿款所能够弥补的,在这个变局的过程中,他们有很大可能被别人所取代。

第一百零九章、福祸相依

你坑我,我坑你,斗争是列强时代的主题。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国际政治上只有利益,利益一致就是朋友,利益发生了冲突就是敌人,角色转变是基本操作。

这方面英国人做的最好,刚刚还是盟友,片刻功夫后就可以变成敌人,再过一会儿又可以再次成为朋友。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年代欧洲各国的外交都是学习英国人的。大家的底线、节操一降再降,亲密合作的盟友关系,只存在于中世纪之前。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各国的关系是一团乱麻,不能狭义的用敌人和朋友来区分。

为了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的支持普俄两国都在进行外交攻势,反应迟钝的奥斯曼帝国同样也展开了外交活动,就剩下中亚几个汗国和东方帝国还处于咸鱼状态。

咸鱼是悲剧的,在欧洲规则体系下国际支持还是很有作用的,即便是小国的外交支持,同样也存在着价值。

小弟没有外交能力,就只能约翰牛自己上了。或许这也是伦敦政府最想看到的,可以增加他们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获得更大的利益。

弗朗茨本想成为吃瓜群众,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因为俄奥同盟的关系,奥地利被牵扯了进去。

“俄国人想要恢复到战前状态,要获得我们的支持?”

由不得弗朗茨不惊讶,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管承不承认俄国人这次都是失败者,失败者不想付出代价怎么可能呢?

不割寸土,不配一个卢布。

这样的停战条件,能够获得大家同意才怪。除非他们能够说服所有的欧洲国家一起背书,否则付出代价是必然的。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回答道“是的,陛下。俄国公使就是这么说的,他们不愿意为这次战争负责。”

毫无疑问,这牵扯到了沙皇政府内部的政治博弈。政府高层没有人想要承担责任,就耍起了无赖。

弗朗茨被气乐了,他才懒得管俄国人的烂事,当机立断说道“回复沙皇政府,如果他们自认为有能力说服各方同意,我们没有任何意见。

如果做不到的话,就不要做这些异想天开的事,免得最后成为了国际笑柄。”

“国际笑柄”这是俄国人的硬伤,他们的外交笑话几乎没有断过。隔上年就会来一次,仿佛不闹笑话,他们就不能够成长。

弗朗茨自然不愿意陪着沙皇政府一起嗨了,把别人都当傻子,最后才会发现傻子就是自己。

外交上建立在实力上的,全盛时期的俄罗斯帝国却是有这份儿底气。如果在一年前停战,他们都还有不割地不赔款的实力。

可惜莫斯科的枪声终结了这一切,内部威胁才是沙皇政府的首要问题,外敌只是次要矛盾。

那怕是最激进的波兰民族主义者,都不敢想一口吞下俄罗斯帝国。实力上更不用说,除了普鲁士王国毕竟能打外,其它的几家都是在打顺风仗。

沙皇军队的主力都被普鲁士人拖住了,大家面对的敌人都是俄国人的二流部队,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现在悲剧的是沙皇政府的主力部队消耗殆尽,新兵的战斗力最多也就二流,各大战线都处于下风也证明了这一点。

费利克斯首相分析道“陛下,俄国人我认为这是俄国人在试探我们的立场。

战争进行到了现在,沙皇政府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已经打不下去了。

俄罗斯帝国的经济已经即将崩溃,社会矛盾早就到了临界点。再不结束战争,沙皇政府就要完蛋了。”

“经济崩溃、内忧外患”,弗朗茨进行了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处在亚历山大二世的位置上会怎么干?

很快弗朗茨就得出了结论——先稳后改。甭管那么多,先保住政权,然后再利用外来压力推动社会改革。

尼古拉一世打赢了近东战争,不仅是掩盖了社会危机,还增加了改革难度,统治集团没有感受到生死存亡的压力。

现在局势恶化,未尝不是一次机会呢?

经历了这次失败,战后改革派的实力必然暴涨。亚历山大二世还可以追究战争失败的责任,趁机清理一部分蛀虫。

如果够狠的话,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