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5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中的坛坛罐罐就遭了殃。

战场上俄军的拙劣表现,令他失望透顶。好在,普鲁士王国因为经费的缘故,前期的军事改革不顺利,战争爆发前才完成了缩水版的改革。

总体来说,双方打了个半斤八两。这个结果对柏林政府来说已经足够了,他们本来就是准备拖死俄国人的。

有英法做后盾,完全没有必要冒险和俄国人决战。真要是一波莽上去击败了俄军,恼羞成怒的沙皇政府保管会和他们死磕到底。

对俄罗斯帝国来说,损失几十万军队也就那么回事。而普鲁士王国则不一样,他们真的损失不起。

俄军又不是软柿子,只要指挥官不发生致命的战略错误,战场上的交换比就不会太过悬殊。

近东战争就是一个例子,英法联军和俄国人之间野战,通常也就1.5:1,反倒是防守的时候3:1、4:1的情况也频繁出现。

真要是莽上去,就会发现击败敌军容易,全歼敌军难。在没有飞机坦克机枪的年代,离开要塞过后,平原上步兵遇到骑兵吃亏几乎是必然的。

现在的情况就是54.6万俄军vs32.8万普鲁士军队23.1万波兰起义军,双方打了一个半斤八两,甚至俄国人还吃了一点儿小亏。

“谁能够告诉我,这打的是什么仗?”

看着怒火冲天的沙皇,众人默契的低下了头。

本来以为可以很轻松的赢得这次战争,结果开战一个多月不但没有把战火烧到普鲁士王国,反而被逼的要退出波兰了。

陆军大臣尼古拉斯凯奇硬着头皮解释道:“陛下,波兰地区尽是一帮反贼,我们在和敌人作战的时候,不得不分出大量的兵力运送战略物资。

费兹罗伊将军选择收缩战线,就是因为华沙地区不适合作为战场,为了避免给敌人提供机会,才决定把战场放在东普鲁士的。”

现在华沙地区游击队遍地都是,在这里作战俄国人享受不到本土作战的优势,反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从军事上来说,暂时放弃华沙地区,直接把战略重心放在东普鲁士没有问题。

和波兰起义军相比,普鲁士王国才是心腹大患。只要击败了普鲁士人,波兰起义军根本就存在不了多久。

况且,波兰独立运动是多个革命组织联手发起的,在危机面前他们可以精诚合作,一旦俄国人威胁减弱,他们就会陷入内斗中。

起义爆发过后,为了吸引更多的民众加入,波兰临时政府可是承诺免费发放土地、实施劳工保护法等条件的。

这些条款严重损害了资本家和贵族的利益,并没有获得他们的认可,从一开始起义军就分化了。

口头上许诺也就罢了,如果想要兑现这些条件,起义军势必要发生内斗。无论是哪一派获得胜利,起义军的力量都会大幅度削弱。

无产阶级派失败,这些条件无法兑现,起义军军心士气立即就会涣散;贵族、资本家们失败了,沙皇政府就有带路党了。

这种军事上正确的选择,政治上却是败笔。国内的保守派贵族不断上窜下跳,给亚历山大二世添麻烦,把战场上的失利归结为改革上。

亚历山大二世不是一味追求政治胜利的傻子,他非常的清楚一时的得失不算什么,最终的战争结果才是关键。

“哼!告诉费兹罗伊将军,我不管他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必须要尽快把战火烧到普鲁士王国境内。

如果大部队无法突破敌人的防线,就派小股部队进去捣乱,尽可能的削弱敌人战争潜力。

普鲁士人获得了英法支持,想要把战争拖延下去,我们不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穷人的战争,只能速战速决。只要战争拖延下去,对沙皇政府来说就是失败。

因为这场战争,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暂停下一步的改革计划,竭尽全力为这场战争筹集资金。

俄军前期的失利,很大程度上也是缺钱造成的。在华沙地区和敌人作战,在运输途中物资损失太大,超过了沙皇政府的承受能力。

费兹罗伊顶着压力放弃华沙地区,就是因为后勤补给问题。政府缺钱,准备的战略物资有限,一旦在运输途中损失了,下一批就很难及时到位。

在政府各部门的暗示下,费兹罗伊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这些事情亚历山大二世是一清二楚的,只是知道归知道,他却不能够阻止。

现在沙皇政府筹集到的资金,还不足近东战争前筹集到的一半,要让战争持续下去非常的困难。

第五十七章、卖队友进行时

威尼斯,匈牙利独立组织高层齐聚一堂,为起义做最后的准备。不对,确切的说是为跑路做最后的准备。

做戏做全套,人生在世名利二字总是躲不过去的。

“利”斯蒂芬等人已经捞得差不多了,足以令他们舒服的度过下半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住名声。

别人可以做叛徒,他们这些独立组织高层是万万做不得的,或者说不能让人知道他们当了叛徒。

不然出钱出力的美国人,怎么可能放过他们呢?现在他们的家业都在美国,跑得了传教士跑不了教堂。

斯蒂芬开口说道“船已经安排订好了。一旦起义失败我们就立即前往阿尔巴尼亚,然后从陆路进入希腊,再借道奥斯曼帝国从波斯湾前往亚洲,转道日本乘船去旧金山。”

索姆拉疑惑的问“斯蒂芬先生,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奥地利人已经承诺他们只会象征式追捕,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乘船前往美国。”

斯蒂芬解释道“没错,奥地利人是承诺放我们离开,可是如果发生意外呢?

放我们离开的事情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地中海区域到处都是奥地利海军的活动范围,万一我们运气不好被逮住了怎么办?

为了降低风险,我们不得不绕道。从威尼斯乘坐没人注意的渔船进入巴尔干半岛,从奥地利势力覆盖不到的地区离开,才是最佳的选择。”

为了演的更加逼真一点儿,斯蒂芬也是拼了。不能小弟都倒霉了,这些老大一点儿事情也没有,只少也要表现出仓皇而逃的样子。

保罗附和道“斯蒂芬先生说的不错,这个时候必须要谨慎。尽快返回美国也不一定是好事,现在南北战争即将进入尾声。

如果联邦政府赢了也就罢了,要是他们输掉了战争,需要各国干预才能够保住政权。

在那种情况下,为了寻求各国帮助,林肯政府多半会把我们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