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赖账的事情越来越少,尤其有列强背景的国际贷款更加不敢赖账。
大家一起赖账的年代,自然是没有关系,反正天下乌鸦一般黑。可是突然间别人都开始遵守规则,就剩下你一个人赖账就很突出了。
债主们一宣传,沙皇政府的信誉就这么完蛋了。没有了信誉,很多事情都不好办,才有俄国人使用金币、银币的尴尬局面。
弗朗茨想了想说“那么我们也对外收紧银根,提醒国内的金融界加强警惕。
对俄国人的支持,以实物援助为主。所有的对俄大额贷款,都必须要有抵押品。”
这也算是落井下石了。这些限制条件,无疑是增加了沙皇政府对奥地利资本市场融资的难度。不过只要沙皇政府不赖账,就算是拿出再多抵押品也无妨。
有了抵押品,就算是俄国人宣布破产,也不可能赖掉这些债务。毕竟抵押品的价值,通常都是超过贷款的。
弗朗茨也是不得不为之,要知道前不久沙皇政府就拿阿拉斯加冲抵了257万神盾的债务,还附带欠下了一个人情。如果不是真的撑不住了,俄国人绝对不会这么干。
……
在奥地利担心俄国人破产的时候,伦敦政府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作为欧洲大陆是最穷兵黩武的国家,普鲁士王国可不是有钱的主。
现在借钱给柏林政府,风险一点儿不比贷款给俄国人低。柏林政府发行的战争债券,在伦敦金融市场上遇冷。
如果普鲁士王国赌赢了,那么还有可能还得起钱;要是普鲁士王国输了,或者是两败俱伤,这些投资都打水漂了。
看好普鲁士的人不多,大家不愿意拿钱去冒险。即便是债券利息已经提高到了年息158,销量依然不容乐观。
作为普鲁士王国的金主,伦敦政府自然不能够看着这种情况发生。没有足够的钱,普鲁士王国拿什么打这场战争?
财政大臣阿加瓦尔说道“我们已经给普鲁士人发行的战争债券,至今为止只是销售出去了1869万英镑,距离发行额1500万差距太远。
民众们不看好他们能够赢得这场战争,除非有人能够给他们担保,否则这笔债券没有办法销售出去。
普鲁士王国的财政非常糟糕,1848年开始到现在,他们一直处于赤字状态。
国内的多家金融机构都认为普鲁士财政在破产的边缘,拒绝给他们贷款。”
金主也不好当,这是要投入真金白银的。普俄战争的花费注定是一笔巨额开销,血本无归的可能性还非常大。
约翰罗素首相揉了揉额头说“这么说,我们承诺给普鲁士王国的援助,这两个月时间还没有筹集到五分之一?”
按照约定,英国人要向普鲁士王国1000万英镑贷款,外加发行1500万英镑战争债券。
现实情况是,除了伦敦政府预支了500万英镑给普鲁士政府外,资本市场上根本就无人问津。
这是近东战争的后遗症,英法都没有打赢俄国人,更何况是普鲁士王国呢?
即便是伦敦政府,也不认为普鲁士王国能够打赢这场战争。要支持他们,那只是为了打断俄国人的改革,并不是指望普鲁士王国能够获得胜利。
“是的,首相阁下。大家对普鲁士没有信心,所以在投资的时候都比较谨慎。”财政大臣阿加瓦尔回答道
支持普鲁士王国打击俄国人,英国民众还是非常支持的,可是要掏钱了就不一样了。
伦敦的一些报纸都在赌普鲁士王国什么时候失败。
最乐观的估计也只是认为,普鲁士王国能够支撑一年时间然后输掉战争;最悲观的则认为,要不了一个月时间柏林政府就会投降。
外界普遍认为普鲁士王国要赢得这场战争,除非是英法亲自参战,不然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
不光是伦敦政府在想办法帮普鲁士人筹钱,法国人同样也没有闲着。不过他们不是在筹钱,而是忙着扯皮。
在发展经济上,拿破仑三世完全可以说得上优秀。最近十来年,法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
这一点在财政上体现的尤为明显,1851年法国财政收入12.73亿法郎,到了1864年法国财政收入已经接近了20亿法郎。
这还是没有计算撒丁王国的结果,不然还可以增加几个亿,意大利最繁华的地区,可不是吹出来的。
加入法国大家庭后,困扰着撒丁王国资本家们的市场问题,终于得以解决,当地经济开始迅速发展。
有利自然也有弊,法国资本家们也杀了过来。实力薄弱的撒丁本土资本,显然干不过法国资本,只能利用地头蛇的优势与之抗衡。
这些争斗,都在经济大发展的情况下被掩盖住了。毕竟赚到了更多的钱,就算是竞争更加残酷,可腰包骗不了人。
将近20亿法郎的财政收入,折合英镑近8000万,而此时联合王国的财政收入还不到7000万英镑,双方的收入差距高达1000万英镑。
当然,这并不是说法国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英国人。这个年代各国财政收入,都只是本土的财政收入,没有计算殖民地收入。
而且还要考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问题,不同的税收方式,也影响着财政收入的高低。
不过这些数据还是可以从侧面证明法国经济发展迅速。在拿破仑三世继位前法国的财政收入还要低于英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反超。
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巴黎政府不但摆脱了财政危机,还有能力玩儿法郎外交。
经济上有能力支援普鲁士,拿破仑三世又想要取代俄国人的欧陆霸权地位,并不等于法国人就真的要支援普鲁士。
在法国政府内部要不要支持普鲁士打这一场战争,一直都有两种声音:
一部分人主张援助普鲁士王国,接他们手将俄国人重创俄国人,为法兰西夺取欧陆霸权打下基础。
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坐观普鲁士人战败,好趁机夺取莱茵兰地区,增加法兰西的工业实力,弥补资源上的不足。
当然,这两种主张都必须要普俄打起来,所以在战争爆发前法国政府是支持普鲁士的,甚至还提前援助了一笔5000万法郎的无息贷款。
现在战争已经爆发,要不要继续支援,又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财政大臣艾伦提议道:“普俄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就算有我们支持,也不能改变战争结果。继续将宝贵的资金投入到普鲁士政府身上,就是浪费。
现在我们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