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陛下,都到了这一步,何必在瞻前顾后呢?
赢了这场战争,独立后的波兰王国就是未来普俄之间的缓冲;输了这场战争,普鲁士王国将丧失未来。”
作为容克贵族出身的首相,关键时刻还是站在了容克贵族一方。不管怎么说,阶级利益必须要保住。
普鲁士王国的退路被堵上了,容克贵族们的退路依然存在。这些能打的贵族,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吃香的,根本就不愁出路。
威廉一世狠狠的点了点头,说:“放心大胆的去干吧!”
事已至此,他决定赌一把大的。把战场放在俄属波兰地区,不光可以降低本土的损失,战后还有机会从俄国人身上咬下一口肉来。
英国人可是支持他们在波罗地海地区扩张的,德意志地区没有机会扩张,往东部扩张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欧洲各国不会介意看到一个和俄罗斯死磕的普鲁士帝国诞生,接下了围堵俄罗斯帝国的重任,约翰牛就不会看着普鲁士完蛋。
弗兰克首相提议道:“陛下,我们必须要寻求更多的支持者,至少要让奥地利人保持中立。
有奥地利支持的俄罗斯帝国,和没有奥地利支持的俄罗斯完全不一样,我们不可能同时和两个帝国为敌。”
既然是打消耗战,自然要考虑双方的实力对比了。奥地利或许没有英法有钱,可是奥地利的工业实力却不比法国弱。
支援不一定要给钱,给物资同样能够发挥作用。只要有充足的粮食、武器弹药、必要的军需品,俄国人就可以一直支撑下去。
这个年代欧洲大部分义务兵是没有军饷的,而贵族军官们的军饷也可以先欠着,他们不会因为国王发不起军饷罢工。
威廉一世想了想说:“嗯,派人和维也纳政府谈吧,只要不是核心问题,都可以商量。”
……
维也纳,弗朗茨还不知道奥地利再次成为了各方争夺的焦点,这个时候普俄两国都需要奥地利的支持。
地缘政治,永远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近在咫尺的奥地利,能够发挥的作用,不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英法能比的。
他还在为手中的信而发愁,遭遇了困境的马西米连诺终于知道求援了,然后弗朗茨为难了。
普俄战争马上就要开打,维也纳政府必须要打起精神来关注;美国内战南北双方即将分出胜负,奥地利在美洲地区的力量必须要投入到后面的干涉行动中。
再插手墨西哥内政,那简直就是要人命。
直接拒绝又有些不近人情,毕竟单纯的马西米连诺以为外交支持就可以了,殊不知每一次外交支持的背后都是力量在博弈。
没有力量支撑的外交,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犹豫了再三,弗朗茨决定给马西米连诺灌一波心灵鸡汤,让他自己奋斗。
作为一名好兄长,弗朗茨还是给了干货的。
他深刻分析了一下墨西哥帝国的内部矛盾,建议马西米连诺先拉拢立宪派,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改革的问题后面再说。
没钱更简单,放心大胆的向法国人要贷款。关说、路权、财政收入、矿产……只要价钱合适,全部都可以抵押出去。
听不听弗朗茨无法左右。反正建议给出来了,按照这上面的说法做,虽然无法让墨西哥帝国强大起来,至少可以保证马西米连诺的皇位稳定下来。
增加了未来的改革难度,直接被弗朗茨无视了。在生存面前,别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抛弃。
欠钱的是大爷虽然在这个年代未必适用,至少可以保证拿破仑三世不敢轻易放弃对他的支持。
还债的问题,那也必须要等坐稳了皇位再说。如果中途被人赶下台,这些债务都和马西米连诺没关系了。
借钱的是墨西哥政府,又不是马西米连诺本人。万一被敌人赶下台,那么给他们留下一个烂摊子,也算是小小的报复了。
第五十章、乌合之众的狠
维也纳宫,把给马西米连诺的信发出去过后,弗朗茨就不在关注墨西哥的问题了。
最近的事情很多,普俄战争牵制了太多的精力,约翰牛也不在安分,在非洲大陆上搞起了事情。
看到法奥两国大肆扩张,他们也按耐不住了。前几年被印度叛乱拖住了,伦敦政府没有精力跑来搞事情。
光靠民间殖民团队,显然是竞争不过法奥两国的。一个几百人的殖民团队在非洲大陆全军覆没,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占据了先手优势的法奥两国,都培养了各自的打手。前不久在津巴布韦地区,英奥发生了武装冲突,然后数万黑人杀入了南非殖民地,搅的当地天翻地覆。
伦敦政府向维也纳提出了强烈抗议。好在殖民政府还知道分寸,只是操纵当地的土著部落打击英国人,没有亲自上阵。
英国人没有证据是奥地利干的,两国政府只能慢慢扯皮了。至于损失惨重的南非殖民公司,那就不在弗朗茨的考虑范围内。
非洲殖民可是高风险的业务,要是承担不起损失,最好早点儿离开。为了开辟非洲殖民地,几乎每年奥地利都要承受四位数的伤亡。
这些人都是在开辟过程中战死、或者是病死的,承担不起伤亡那么最好留在沿海地区就可以了,深入内陆是要付出代价的。
民间殖民团队有人爆发,更多的团队则是损失惨重,能够做到收支平衡,那就非常的不容易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个年代在非洲大陆殖民,除非发现了贵金属矿,其它的都不可能一夜暴富。
大部分民间殖民团队开辟殖民地,发现没有金银矿后,就干起了劳务输出的买卖,把地方清理的差不多了就卖给殖民政府。
长期经营,这不是普通团队能够承受的。活钱搞完了,就换地方。很多人都期待着发现金矿,然后一夜暴富。
老老实实的开辟种植园,慢慢经营获利,这只适合财大气粗的团队干。
想想看,一个千人殖民团队都可以占据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他们靠什么去开发?
煤矿、铁矿、铜矿……这些后世价值连城的矿产,这个年代完全没有开采价值。
不能够就地提炼,运回欧洲这个成本都高到天上去了。
要在殖民地建设这些工厂,开发这些资源,获利前景不明朗姑且不论,光是这笔巨额投资也没人受得了。
殖民地的人工成本比国内还高,到处都缺少劳动力。移民过来后,通常都是努力工作几年,赚到钱过后就跑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