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5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利人一直维系着俄奥同盟,就是担心成为成为俄国入侵的对象,甚至不惜将俄国人放入巴尔干半岛。

他们和俄国人接壤的地区太多,除非可以让奥地利人相信可以把俄国人打残,不然维也纳政府是不可能冒险的。

我建议有限度投入,给俄国人添乱就行了。一次性解决俄国问题非常的不现实,我们没有必要冒险。”

外交大臣雷斯林说道:“我也支持有限度投入,可以给普鲁士王国和波兰独立组织提供贷款和武器弹药,没有必要亲自上场。

俄国政府看起来出现了问题,可是沙皇政府的军队并没有乱。波兰地区被歼灭的军队,都是刚刚征调的波兰本地人,根本不能代表沙皇军队的真正实力。

这次能够消耗俄国人的一部分实力,打断或者是拖延他们的改革进程,就算是成功了。”

……

巴黎,法国政府几乎做出了和英国人内似的决定,给钱、给武器、还给志愿者,唯独不会亲自出兵。

甚至拿破仑三世还做好了趁火打劫的准备,只不过打劫的对象不是俄国人,而是还勉强算盟友的普鲁士。

成功的吞并了撒丁王国,已经诱发了法国人的野心。资本家们无法忍受煤炭供应量不足,必须要高价进口的窘迫局面,不断的鼓动政府对莱茵兰地区动手。

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在金钱攻势下法国政府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没有采取行动,那是拿破仑三世脑子在线,知道各国的底线。

不要以为各国的联合防御条约就是一个笑话,他们真的要是越过了线,搞不好又是一次反法联盟。

发生这种情况的几率高达百分之八十,拿破仑三世自然不可能冒险了。就算是要动手,那也必须要拉人下水,一起分担国际压力。

现在支持普鲁士王国,无非是为了给柏林政府打气。无论输赢,法国人都可以从中获利。

万一普鲁士人侥幸把俄国人从欧陆霸主的位置上拉下来,他们更是赚大发了。

至于普鲁士王国会不会做大,完全不在拿破仑三世的考虑范围之内。就算是想要扩张,也得有地方才行。

要是普鲁士人敢吞并俄国人的土地,估计欧洲各国都会支持他们的正义行动,简直就是大快人心。

前提条件是能够在沙皇政府的报复中活下来,不然所有的利益都只是暂时存在,注定还是要失去。

……

毫无疑问,英法的决定直接宣布了第二次维也纳体系的崩溃,作为主导者的两个大国都带头破坏规则,又怎么可能维持下去呢?

在英法两国表明立场过后,弗朗茨自然不会选择出力不讨好的坚持下去,反正这套体系的历史作用已经发挥了出来。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奥地利的实力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经得起欧洲混乱的冲击了。

唯一坚持这套体系的大国就只剩下俄罗斯帝国了,他们要继续维护这套体系,那也是现在维也纳体系中的条款对他们有利。

比如说:在普丹战争的问题上,沙皇政府就可以用第二次维也纳体系达成的协议当法理依据,打击普鲁士王国。

有了法理依据在手,直接后果就是欧洲民间舆论大都在支持丹麦王国,这次战争被民众认定为:普鲁士在入侵丹麦。

迫于舆论压力,英法对普鲁士的支持都被局限在了暗中,明面上出了德意志联邦和奥地利外,各国都在谴责普鲁士政府。

没谴责普鲁士政府并不等于就在支持他们,经历过上一次普丹战争后,德意志地区民众对普鲁士政府没有信心。

慕尼黑日报抨击普鲁士政府就是一个抢劫犯,指责普鲁士政府为了摆脱财政困境,就出动军队去丹麦抢劫,根本就不是为了维护德意志主权。

这是上一次普丹战争中留下来的资料,有图有真相,可以证明普鲁士军队组织了抢劫活动。

都不需要解释,这个年代欧洲各国的军队都是这个样。只要没有在本土抢劫的军队,都可以算是军纪严明。

维也纳日报直接评论说:普鲁士政府没钱了,又准备利用普丹战争来骗捐款。

被骗的民众最有发言权,很多人都记忆犹新。即便是过去了十几年,普鲁士政府也时常被大家拉出来鞭尸。

顺应民意,维也纳外交部第一时间发布了中立宣言。支持那是不存在的,那怕是口头上支持也没有。

普鲁士政府连维护德意志主权的口号都不敢喊,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也非常的不满意。

原本有意支持普鲁士王国收复两公国的人,这个时候也打了退堂鼓。很多人担心普鲁士的做法是为了彻底和德意志做切割,学习瑞士、荷兰一样自成体系。

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

普丹战争导致维也纳体系崩盘,对欧洲众多小国就不和谐了,没有了这个体系的保护,大家又要回到朝不保夕的时代。

作为规则的破坏者,普鲁士自然是拉足了仇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普丹战争中各国纷纷站在丹麦人一边。

当然,这不妨碍在普俄对抗中大家支持普鲁士人。国际政治从来都是支持对自己有利的,反对影响自己利益的。

圣彼得堡,全世界都等着沙皇政府的行动。

如果是尼古拉一世时代,那么没得说就一个字——打。凭借雄厚的实力打残普鲁士,对俄罗斯帝国来说不难。

要付出多少代价,这个问题就很难说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沙皇政府不作死,普鲁士王国就不可能逆袭。

看看地图就知道俄罗斯帝国有多大,普鲁士根本就没有直捣黄龙的可能,一旦开打就是一场消耗战。

俄国人最不怕消耗战,同时又最怕消耗战。除了没钱之外,沙皇政府是啥也不缺。

亚历山大二世迟疑了,他现在并不想打这场战争。兜里没钱说话没底气。普鲁士好对付,可是后面的英法却非常难办。

外交大臣克拉伦斯-伊万诺夫分析道:“陛下,欧洲各国的立场已经明朗了,各国纷纷谴责普鲁士的非法行径,但是没有任何国家采取实质上的行动。

初步可以判断,英法给各国施加了压力,让他们在普丹战争中保持中立,目的就是为了打击我们。

如果保不住丹麦王国,我们的国际声誉必然会受损,甚至是丧失现在的国际地位。

普鲁士人的态度非常坚决,已经拒绝了我们的劝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