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7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相信。

……

肯塔基州,作为林肯总统的出生地,这里仍然是一个畜奴主。总人口已经突破了一百万,其中黑奴数量超过了四分之一,奴隶主们的实力可想而知。

不过资本家们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觑,在南方各州宣布独立过后,肯塔基州发生了内部分裂。

一部分人主张加入南方联盟独立,一部分人主张留在北方联邦,双方的实力差距不大,很难压倒对方。

影响最终结果的就变成了南北双方的外交博弈,谁能够拉拢到更多的支持者,肯塔基州就会倒向哪一边。

原本历史上,北方政府成功拉拢了肯塔基州。不过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国际势力的干预影响到了很多人的立场。

好在肯塔基州是一个内陆州,欧洲列强在这里的影响力并不大。不然在英法奥西四国的公关下,他们早就倒戈了。现在结果还是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为了说服肯塔基州支持联邦政府,林肯不但派出了代表,还亲自写信给肯塔基州的大人物们,许诺了不少利益。

当然,他一个人怎么有时间写这么多信,就不用深究了。这都是惯例,哪个领导没有几个秘书啊,何况是总统呢?只要挂了他的名字,那就代表他的立场。

相比之下,南方政府的表现就要差得多了。活动的对象仅限于种植园主,很少去拉拢资本家。

要不是奥地利的介入,他们还会一直疏忽下去。

北方政府代表康纳尔劝说道“塞巴特,你还在犹豫什么?很明显南方政府勾结了英法奥西四国,企图要分裂伟大的美利坚。”

作为一名资本家,爱国和塞巴特扯不上任何关系。美国分裂与否对他来说,还不如利益更加实际。

本来一开始他是支持北方政府的,可是南方政府的允诺也令他动心。毕竟联邦政府中资本家实力强大,要面临的竞争对手非常多,他没有什么优势。

南方政府虽然是种植园主们的天下,可是这里的资本家实力薄弱,竞争对手不强,还可以获得廉价的工业原材料。加入南方政府后,他获得的利益似乎更大。

如果不是考虑到南方政府的低关税政策,会面临外来工商业产品的竞争,他早就下定了决心。

显然,欧洲各国的干预影响了他的判断,从一开始塞巴特就认为南方政府能够独立。

不光是他,很多美国人都认为北方政府会妥协。这个年代,美国人还没有足够的底气,对联合起来的列强说不。

塞巴特想了想说“康纳尔先生,我肯定是支持联邦政府的。

但是肯塔基州的种植园主们实力雄厚,如果冒然做出表决,我担心他们会采取过激行动,不如等等看再说。”

犹豫不决的时候,自然用拖字决了。事关自身利益,万一做错判断,后悔就来不及了。

说起来也搞笑,南方政府居然用市场忽悠资本家,但现实就是这么喜剧。

北方政府还在忽悠种植园主呢?林肯总统多次许诺不会废除奴隶制,政府会保障大家的合法权益。

最终能不能兑现,只要想想政客们的节操就知道了。双方都在开空头支票,就看谁画出来的大饼更加能吸引人。

第五章、猪队友

进入改革状态的毛熊同样也不安分,欧洲大陆没有他们扩张的机会,就跑到了远东地区搞事情。

先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落井下石,从清王朝手中割让了大片领土,接着又把目光投向了日本。

1861年,俄国军舰闯进了对马岛长崎县的一座岛屿),企图强占这里作为入侵日本的桥头堡。

四分五裂的日本,自然是没有能力抵御俄国人的入侵。幕府向列强求助,希望借助其它列强的实力,打消俄国人对他们的野心。

为了限制俄国人扩张在远东地区扩张,英、法、荷等国纷纷表示支持日本政府,英国人还派出了军舰和俄国人对持。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改变的话,迫于英国人的压力,俄国人就该退缩了。

偏偏这个时候奥地利远洋舰队进入了东亚地区,不甘心失败的俄国人以奥地利求助。

奥地利驻日公使将消息传递给了远洋舰队,远洋舰队司令官阿雷斯特头疼了,政治上的问题太令他为难了。

按照俄奥同盟条约规定,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两国有义务互相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个力所能及的度不好把握了,大殖民时代一切都靠实力说话,在远东地区目前实力最强的就是奥地利远洋舰队。

在远洋舰队抵达前,远东地区都只有风帆战舰。铁甲舰是只闻其名,不见其踪,很多人还以为是谣传。

奥地利远洋舰队的到来,无疑是开起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次全球访问,奥地利狠狠的刷了一次存在感。让世界各国明白,欧洲还有一个顶尖列强——奥地利。

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系,满清政府的恐洋症更加严重了。即便是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外交访问,还是有很多人睡不着觉。

表明了来意过后,奥地利远洋舰队轻松的获得了补给,沿途的官员就像是送瘟神一样,生怕惹出了麻烦。

远洋舰队这次出来不是惹事的,通常只是在港口晃悠一圈,补给一下物资就前往下一站。

现在舰队就停靠在大沽口外,负责外交事务的使臣胡梅尔,还在京城进行日常外交访问。因为通信不便这个麻烦的问题,就落到了司令官阿雷斯特头上。

舰队参谋长钱德勒提议道“司令官阁下,涉及到了外交问题,不如让驻日公使自行决定吧!

反正我们还要访问日本,有什么问题到时候再说。就算是英俄两国真的起来了,我们也可以过去调停。

现在圣彼得堡政府正忙着改革,沙皇政府是不会和英国人全面开战的,就算是发生了小冲突,也在控制范围之内。”

参谋长钱德勒的政治敏感度显然更高一些,英俄冲突不等于英奥冲突。这次奥地利没有在远东地区扩张势力范围,双方没有利益矛盾,自然就冲突不起来。

口头上的外交支持俄国人,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在使臣不在的情况下,把主导权交给驻日公使是符合规定的。

司令官阿雷斯特揉了揉额头说道“好吧,外交上的问题还是让外交部的人去处理吧!”

能担任奥地利远洋舰队司令官,阿雷斯特自然不会是傻子。政治眼光不灵光,那是他从不参合政治。

欧洲的事情他还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