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7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拉德斯基元帅去世,紧接着梅特涅又挂了,然后朱利叶斯元帅跟着去见了上帝。

拉德斯基元帅还好说,德高望重,为他举行国葬没有人反对。

梅特涅因为1848年维也纳叛乱,成为了他政治生涯中的污点,加上执政这么多年得罪了不少人。

他活着的时候,这些人还不敢闹腾,死了过后,很多人都跳了出来。找出了一堆理由,认为他配不上最高规格的国葬。

毫无疑问,这点儿小风波影响不到弗朗茨的决议,强势压下了反对的声音。

无论政府怎么宣传,朱利叶斯元帅屠夫的名声都洗刷不掉,镇压叛乱的时候对乱党斩尽杀绝,得罪的人更多。

发布国葬的消息过后,还出现了游行抗议。毫无疑问,这些人搞错了概念,最后被丢进了监狱中反省。

给朱利叶斯元帅高规格待遇,这是弗朗茨做给大家看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只要是替他办事,就算是搞的声名狼藉,他这个皇帝一样会护着他们。

在这种背景下,跳出来搞事情的蠢货,自然要倒霉了。

非法串联、聚众闹事、破坏公共秩序、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这一系列的罪名加起来,足够到监狱中反省十几年了。这和无期差不多,目前的条件百分九十以上的人,都在监狱中活不过十年。

跟着凑热闹的人,也要被批评教育,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判刑。

收受他人金钱、财务接受雇佣参加游行活动的人,都要面临着高额的罚款,和一年以上的监狱生涯。

没错,游行也是有利益交易的。很多游行活动,因为吸引不到足够的人参与,组织者们就会雇佣普通人参加。

对于这种行为,弗朗茨是严厉打击的。

直接在法律上做出了明文规定,处以非法获利的一千倍的罚金,视情节轻重处于一年以上劳动改造。

出钱的雇人的组织或者是个人,在这个基础上乘以十。

为了打击财团操纵政治,弗朗茨也是操碎了心,针对性的法律是时常添加。

现在是严打时期,对情节不严重的罪犯,基本上都会被流放。而三年以上的重犯,全部都要进入了修路大军中服刑。

严打时期,处罚就是这么重。赶上了只能算你倒霉,谁让你要在这个时候搞事情?

宪法虽然还没有出炉,不过大家已经知道,拥有任何犯罪记录的组织和人,都被剥夺了参政权。

在打击敌人的时候,弗朗茨可是一点儿都不手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大时代,如果不建立严格的秩序,弗朗茨非常怀疑奥地利能不能经得起冲击。

……

侍女珍妮柔声说道“陛下,兵工厂又送来了一挺机枪样品,请你过目。”

弗朗茨淡定的说“好,安排一下明天试枪。”

机枪早就出现了,1851年比利时工程师加特林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挺机枪,可惜这挺机枪的实战价值太低。

加特林机枪的问世,立即引起了弗朗茨的关注,下令兵工厂进行研发、改进。

前前后后,已经更新换代了四五代。设计师们脑洞大开,搞出来了三十多款造型各异的机枪。

然而,这么多款机枪,就没有一款能够令弗朗茨满意。不是他要求高,实在是这些枪太坑了。

移动起来就卡壳的机枪,怎么用?一点五吨重的机枪,谁拿得动?造价高达数万神盾的机枪,谁用的起?

总之,弗朗茨想象中的物美价廉,一条都达不到。这些机枪用来守据点都勉强,因为转角不够,只能固定一个方向打。

新技术研发就是如此,连参照物都没有,全靠摸索着前进。弗朗茨想要的马克沁机枪,目前连影子都看不到。

加特林机枪到是改造的差不多了,在非洲殖民地实战测试,勉强达到了实战要求。

没有在军队中列装,主要原因是各国陆军都没有装备机枪,现在又是和平年代不赶时间。

弗朗茨还想等等看,有没有性能更好的机枪出现。要知道现在最轻的机枪,也有好几百斤,要用车拉着走。

军队换装成本是非常高的,很多国家武器装备落后,不是政府官僚们不知道,而是根本就换不起。

这个年代,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刚刚换装的新式武器,过上几年落后了。

如果运气不好,没准刚刚换装完成,更先进的装备又出来了。

又该怎么办?

不换装就落后了,再次换装,财政又受不了。

况且,就算是换装,谁又能够保证不会再出现更先进的武器呢?

这种情况下,就要考验大家的判断力了。

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战略

时光匆匆而过,一晃就进入了1860年。开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尼古拉一世去见上帝了。

要是发生在欧洲其它国家,这也是小问题,不就是换一个皇帝嘛,日子照常过。

发生在沙皇俄国就不一样了,换了沙皇,也意味着俄国人的外交政策即将发生改变。

作为欧陆霸主,沙皇政府的外交政策变化,肯定会影响到国际局势,维也纳政府必须要做好应对措施。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分析道“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情报,亚历山大二世的性格没有尼古拉大帝那么强势,他更加擅长妥协艺术。

亚历山大二世的政治立场和尼古拉大帝不一样,他主张进行更加彻底的社会改革,反对忙碌对外扩张。

外交部判断,亚历山大二世可能会和英国人妥协,停止支持印度叛乱分子,换取英俄两国的妥协。

没有俄国人的支持,印度人是挡不住英国人的,要不了多久这次叛乱就会被镇压下去。

最多再过两年时间,英国人就可以从印度抽身。到时候英国人的战略重心是回到欧洲大陆,还是发起新一轮的殖民扩张,目前还不确定。

在这种背景下,法国人应该会加快在撒丁王国的行动。

巴黎政府已经成功的说服了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从撒丁王国撤军。按照约定,在抓捕凶手过后,我们也要从撒丁王国抽身。

只要法俄两国达成协议,俄国人撤回在撒丁王国的军队,英国人就独木难支了,剩下的欧洲各国都没有和法国为敌的底气。

要说服俄国人不难。亚历山大二世要进行社会改革,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资金。法国人只要肯一笔贷款,沙皇政府就会卖掉撒丁王国。”

财政大臣卡尔摇了摇头说“伦敦政府不会罢手的,给撒丁王国贷款,虽然是前几届政府干的,可英国政府毕竟为贷款了担保。

英国国会不可能承担这笔债务,资本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