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
本来以为亲英的法国政府会安分一点儿,在殖民地占点儿便宜也就算了,结果格兰维尔无奈的发现法国人对意大利地区的野心还是不减。
更可气的是:借口还是意大利人自己送上门去的,就算是伦敦政府愿意支持撒丁王国,也底气不足。
耍流氓也要分对象,法国可不是什么软柿子,属于要讲道理的对象。
偏偏现在法国人还有道义上的优势,意大利烧炭党成员阴谋刺杀拿破仑三世,凶手被当场抓获。
格兰维尔越想越头疼,愤怒的咒骂道:“该死的激进主义分子,难道他们的脑子里都是屎么?
刺杀拿破仑三世,这样的馊主意他们也想的出来,该不会还有人去刺杀弗朗茨吧!”
格兰维尔不知道自己一言中的,烧炭党确实也有刺杀弗朗茨的计划,并且已经采取了行动。
可惜碰上了老宅男弗朗茨,天天窝在王宫中不出门,根本就没有下手的机会。
直到严打的时候,因为形迹可疑被人举报了,警察在搜查住所的时候发现了炸弹,才暴露了出来。
当然,格兰维尔宁愿自己没有猜中,一个法兰西就够麻烦的了,再增加一个奥地利,那就真的兜不住了。
外交大臣托马斯分析道:“首相阁下,现在说这些都晚了。法国人向撒丁王国问责,如果不能给拿破仑三世一个交代,恐怕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在这个问题上,欧洲各国是不会支持撒丁王国的。现在还是撒丁政府把激进主义分子交出去,不给法国人动手的理由。”
交出凶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烧炭党在撒丁王国的势力可不小,在民间的影响力非常大,根本就不是那么容易动的。
在民族主义爆发的情况下,撒丁民众显然冷静不下来,不会认真考虑孰是孰非,只会一味选择硬抗。
在民意的压力下,撒丁政府敢对烧炭党动手么?或者说他们有实力对烧炭党动手么?
财政大臣约翰罗素摇了摇头说:“到了现在,这已经不是交出几个替罪羊,就能够解决问题的了。
法国人要撒丁王国交出凶手,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利益,要不然他们就不会指责撒丁政府涉嫌策划这次阴谋。
如果撒丁政府给出的利益不能令他们满意,这个涉嫌也可以变成真凶,一旦法国人将凶手定义为撒丁政府,那么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凶手肯定是要交出去,不给法国人出一口气,事情就完不了。利益同样也是少不了的,不付出令法国人满意的代价,拿破仑三世同样不会罢休。
怎么说也是一国之皇帝,光受到惊吓的精神损失费,那都要割地赔款才能够弥补。具体的割地,还是赔款,就要看实际操作情况了。
格兰维尔想了想说:“外交部出面调停这次冲突,先看看法国人想要什么再说。
最好能够拉上奥地利人,一起给法国人施压,想必维也纳政府也不想看到法国人继续扩张势力。”
对法国人的警惕,伦敦政府从来都没有放松过,阻止法国人扩张是英国政府一贯的国策。
英法百年世仇不是开玩笑的,不要以为现在法国政府亲英,双方的矛盾就少了,实际上在海外殖民活动中,英法仍然互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没有之一。
第四十六章、又一个欧陆平衡
弗朗茨诧异的问:“真的抓到了刺客?”
按照他的想法,巴黎刺杀失败过后,这些人早就躲起来了,怎么可能继续留在原地等死呢?
然而他忽略了这个年代通信不便,政府早早的收到了情报,可不等于这些刺客也收到了情报。
现在维也纳报纸上刊登的消息,还是拿破仑三世遇刺,刺客落网、巴黎政府向撒丁王国问责,这些事情传播的还没有那么快。
烧炭党在撒丁王国势大,不等于在奥地利也势大。实际上他们在奥地利属于邪教组织,深入伦巴第威尼西亚的触角早就被斩断了。
即便是撒丁国内的组织收到了消息,他们也没有能力通知这些刺客撤退。甚至是这次的刺杀案,就是底下人一拍脑袋决定的,烧炭党高层根本就不知道。
烧炭党属于同盟性质,对党员只有名义上的领导权。实际上大家还是各行其事,对成员不存在任何强制约束力。
路易斯大公笑呵呵回答道:“是的,陛下!这些刺客被抓住过后,还一口咬定自己是法国人,说是奉拿破仑三世的命令前来刺杀你。”
确实很搞笑,这么拙劣的栽赃嫁祸也有人会搞。真以为换了一个国籍,就能够令人相信了?
弗朗茨冷笑着说:“那么先看好他们,不要让他们死了,到了后面没准还有大用处。”
现成的借口送上了门,维也纳政府支持法国人的理由出来了。没有行动的刺客也是刺客,感同身受的情况下,法奥两国同仇敌忾没有毛病。
更加好笑的是这个年代烧炭党就是一个明面上的组织,成员身份都公开的。想要丢出几个替罪羊出来都不行,牵扯到了弑君案,谁也不要想脱身。
“意大利建国三杰”马志尼、加里波第、加富尔,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甚至有传言拿破仑三世也加入国这个组织。
撒丁政府能怎么办,把这些人都交出去?遗憾的是撒丁王国除了国王外,所有的高层都在其中,壮士断腕也不是这么断的,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路易斯大公回答道:“是,陛下!”
为了鼓动法国人吞并撒丁王国,弗朗茨也是操碎了心。就连讹诈撒丁王国的机会,都暂时放弃了。
圣彼得堡
不管沙皇政府在干嘛,这个年代欧洲出事了,总是少不了他们的。作为欧洲霸主,调节各国矛盾是他们的责任与义务。
当然,这个责任义务是俄国人自认为的,欧洲各国从来都没有承认过。沙皇政府的欧洲霸权地位,完全是建立在武力上的。
尼古拉一世很为难,一方面他仇视刺杀皇帝的意大利激进组织,一方面他又不想看着法国人扩张势力。
不光是尼古拉一世,整个欧洲大陆除了弗朗茨这个另类外,所有的国家君主都面临同样的烦恼。
不管拿破仑三世是不是爆发户,既然被大家承认了皇位,那么就是君主集团中的一员。普通的政治刺杀,都会受到大家的集体抵制,更何况是刺杀君主呢?
俾斯麦遇刺身亡,作为背锅侠的波兰独立都损失惨重,不但遭到了普俄两国的残酷镇压,还受到了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