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7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多白银,这些白银流入了市场,造成银价大跌是必然的。

投机者们的眼光是敏锐的,他们通过手中最基本的资料,判断出了未来白银价格会下跌,就开始行动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算是伦敦政府什么也不做,这种情况还是还是会发生,金银兑换比上涨是大势所趋。

这个决定不好做,牵一发而动全身。

抛售黄金平息风波稳定英镑币值,那么阻碍维也纳政府买入黄金的计划就破产,未来想要拉新神圣罗马帝国加入他们的英镑黄金体系,势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当然也不是没有收获,伦敦政府会在这次行动中赚上一笔,可以弥补他们受伤的心灵。

让白银贬值也要考虑后果,最直接的就是银本位国家货币贬值了,反应的经济上的就是这些国家商品出口,将变得更加有竞争力。

此消彼长之下,又会波及到英国国内的工商业产品出口,进而影响到英国经济。

格兰维尔首相焦急的问:“财政部有什么计划,平息这一场风波?”

没有任何犹豫,财政大臣乔治格雷给出了答案:“首相阁下,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抛售掉我们买入的黄金,让市场回归正常化。

这是对国内经济影响最小的做法,由于我们是低价买入的,现在抛售还可以赚上一笔。

并且还必须要快,现在维也纳政府仍然没有放弃购买黄金的计划,这简直就是在刺激投机者们的神经。

他们很有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计划,现在故意做出势在必得的架势,就是为了看我们的笑话。

如果拖的时间长了,更多的投机者加入了进去,到时候我们想要平息这场风波就难了。”

政府买入的黄金和发行货币的储备金完全是两个概念,甚至还是由两个不同体系进行的。

在金本位时代,政府是不能想当然的决定减少储备金,或者是增加储备金,这些都必须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

冒然采取行动的后果,伦敦政府已经感受到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引发投机者们的蜂拥而至,最终的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谁让黄金是通硬货币,在很多人看来根本就不会大贬值,就算是砸在了手上,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犹豫了再三,格兰维尔首相做出了决定:“不管怎么样,都先要平息金价风波,稳定住英镑的币值。

财政部立即开始抛售黄金,和国内的财团沟通,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

尽管知道这要付出不少代价,格兰维尔首相还是选择寻求财团帮助,不然单凭伦敦政府的力量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平息风波。

第五章、大婚

事实证明,格兰维尔首相想的太美好了,黄金价格暴涨的最大黑手就是英国财团,投机者们只是明面上冲锋陷阵的小足子。

这些金融财团不知道盲目抬高黄金价格带来的后果么?显然这是不可能,他们都是专业人士,可不是内阁政府那几位业余爱好者。

可是为了利益他们还是干了,甚至格兰维尔内阁政府做出炒高黄金价格,阻碍维也纳政府买入黄金的决策,背后都少不了财团的影子。

只不过英国毕竟不是美国,金融财团还做不到一手遮天,所以做的非常隐晦,只是收买了政府智囊团成员提出了这个建议,并没有直接站到台面上来。

这还不算什么,历史上还有人在内阁大臣经常看的报纸上发表文章,进而影响到英国的政治。

没有办法,选举出来的政客,不可能是全才啊!在很多领域,他们都是门外汉,就和众多吃瓜群众处于同一水平,想要忽悠住他们真的不难。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很多时候被忽悠了,政客们自己都不清楚。不少白痴政策,就是这么制定出来的。

财团抬高黄金价格自然不可能是为了赚取那么点儿差价,更多的还是想要因此打击竞争对手。

黄金价格上涨,带动英镑币值上涨,自然会影响到了国内的工商业。对家大业大的企业来说,这种短期的波动他们撑得住。

对大部分中小资本家来说,无疑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大家都在进行扩张,成本突然暴涨,短期内很多企业进入了亏损状态,这一亏损资金链就出现了问题。

财团的机会也就来了,要么接受他们的条件,要么就准备破产吧!无论怎么选择,这都是一场大鱼吃小鱼的资本盛宴。

伦敦股市一贯都是英国经济的晴雨表,黄金价格的波动首先就波及到了股市,最先倒霉的就是投机者们。

大起大落的黄金价格,让杠杆玩家们成功的赔了底朝天。

原本受到了热捧的金矿企业,一日之间蒸发了百分之三十的市值,相关产业也跟着倒了血霉。

按照经济专家们的说法,新神圣罗马帝国采用金本位制度过后,市场上对黄金的需求量大增,金价上涨是必然的。

在股市暴涨的时候大家信了,既然是利好的消息,企业自然要扩大生产了,只要扩大生产才能在市场圈更多的钱。

现在金价暴跌,市场受到了刺激,股价狂泄不止,投资者们被坑的不要不要,财团们成功的完成了第一轮收割。

不光是这些相关企业,别的行业也受到了影响。英镑币值的迅猛波动,直接让很多企业赔掉了裤衩。

尤其是从事海外贸易的,英镑币值先上涨百分之二十,然后恢复正常,光这个汇率上的损失,就够大家哭的了。

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这个波动直接要了他们的命。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资格被财团收购,很多业绩不好、利润微薄的企业直接进入了破产模式。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大英帝国就有两百余家企业被兼并改组,超过三千家企业直接被破产清算。破产潮来了,大垄断时代来了。

后知后觉的格兰维尔政府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事情都发生了就算是让财团收手,政府也没有办法给这些企业续命。

唐宁街10号

格兰维尔首相一脸憔悴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显然最近的事情对他打击有些大。

雄心壮志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严重挫伤他的信心。

整理了一下思绪,格兰维尔首相说道“诸位,我们这次被财团们耍了,完全是被他们欠着鼻子走。

恐怕从一开始,就跳入了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