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舰?菲尔科斯先生,你确定全铁的战舰装上了大炮过后不会沉没,还能够跑得起来?”
这是大多数人的观点,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要沉。铁甲舰肯定比木制军舰重的多,再加上火炮、弹药、人员等等,能不能跑的起来就是一个问题。
菲尔科斯不满的说:“亲王殿下,请不要质疑我的专业性。如果是同样吨位,铁甲舰因为自重的关系肯定不能和木制军舰比载重。
但是木制军舰受限于原材料,现在各国的技术最多也就建造排水量四千多吨的军舰,铁甲舰却没有这个限制。
我们只要放大军舰的吨位,就可以弥补这点儿小问题。
铁甲舰的装甲可以挡住敌人的炮火攻击,就算是48磅炮,最多也就给它带来一点儿小麻烦。
并且因为铁甲舰的舰体更加的稳固,我们还可以装备爆炸弹大炮,对付风帆战舰只要命中了要害,一炮就可以解决敌人。
铁甲舰采用的是蒸汽机动力,速度上完全不用担心,可以参考一下蒸汽船。
在战场上一艘铁甲舰,可以轻松的干掉十几艘风帆战舰。”
这些都是铁甲舰的优势,劣势自然是成本暴涨,这些问题菲尔科斯自然不会说出来了。
反正只要奥地利想要进行殖民扩张,看到铁甲舰的威力后,内阁就不可能放弃。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继续说道:“抱歉,菲尔科斯,我不是在质疑你的专业。只是有些疑惑,铁甲舰有这么多优势,那为什么其它国家不建造呢?难道我们的造船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了?”
菲尔科斯胸有成竹的说:“亲王殿下,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对铁甲舰有兴趣的不只是我们。
据我所知,法国人也有类似的设计,只不过还没有开始实施。
英法两国都有大量的风帆战舰,一旦铁甲舰时代到来,他们的这些战舰就全部要淘汰了。
这不光是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他们海军上的优势就丧失了大半,大家又要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努力。
因此,即便是他们有这方面的计划,也必须要权衡利弊。冒然推动造船技术革新,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利益,还有可能是灾难。
作为后来者,我们就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因为没有海外殖民地的关系,我们的海军规模远远无法和他们比。
就算是全部推倒重来,也是我们占到了便宜。实际上现在只需要两艘铁甲舰,就可以顶得上奥地利海军的总吨位。”
财政大臣卡尔惊呼道:“什么,一艘铁甲舰的排水量居然超过了一万吨,这得要多少钱?”
没什么好奇怪的,这个年代海军军舰都不大,奥地利海军总吨位也就这么一点儿。
财政大臣惊讶的不是军舰大,而是职业性的反应,建造这样的军舰要多少钱。
菲尔科斯淡定的说:“没有那么多,我只是夸张了一点点,铁甲舰的排水量也就八九千吨。
具体数据要建造出来了才知道,你们都知道新技术的作用充满了不确定性,最后的排水量有一点点误差也是可以接受的。
成本确实比普通军舰高了一点儿,不过铁甲舰优秀的性能还是值这个价,加上武器装备的话,大概也就三四百多万盾,不会超过五百万的。
这是第一艘铁甲舰,很多技术需要实验,到了后面建造数量多了成本就会降下来。”
一艘军舰加上武器装备,就占据了海军每年三分之一的预算,弗朗茨知道海军烧钱时代到来了。
用这笔钱造风帆战舰的话,都可以建造五六艘一级主力舰了,这势必要给殖民帝国带来更加庞大的财政压力。
众人陷入了沉思中,都开始权衡利弊,要不要挑起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
第一百二十六章、没得选择
未来海军发展战略问题,弗朗茨没有立即做出决定,这还要等近东战争结束后再说。
不过海军建造铁甲舰的经费,他还是爽快的批准了。不管怎么说,用几百万盾买下世界第一艘铁甲舰的荣誉,光政治上的收益就足以回本了。
新神圣罗马帝国刚刚建立,政府也需要好消息振奋人心。几百万盾建军舰买一波民族自豪感,可比搞面子工程强的多。
全球巡航这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进行的了,起码要有一支铁甲舰队,才能够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弗朗茨不是败家子,在第一艘铁甲舰出来证明其优越性前,他是不可能一次性搞一堆出来的。
等第一代铁甲舰出来了,造船厂积累了经验,后面进行技术升级就好办了。
至于早期铁甲舰的性能问题,弗朗茨是一点儿都不担心,大不了未来升级改造一下,南北战争时期卖给美国人好了。
不光是美国人,国际上的大客户还不少,俄国人就是一个潜在大客户,虽然穷了一点儿。
不过弗朗茨不担心,大不了未来忽悠俄国人,以节省经费为由,两国一起搞海军研发。
一战前法国人也干过,然后他们拉着俄国人一起跳到了坑里去。别人都都在爆无畏舰了,就他们两国没有反应过来,造出了一堆还没有服役就可以退役的军舰。
那么争这个“第一艘铁甲舰”的荣誉,就更加重要了,品牌效应才是卖出好价钱的基础。
每次技术革新都先人家半步,自然会给外界留下一个技术很牛逼的概念。
不要以为政客们有多么专业,实际上这帮人大都是屁股一拍脑袋就可以做出决定。大家首先权衡的就是利益,其次就是印象了。
这个普通商品销售一样,有品牌加成的产品卖出去的价格总是要高些,而没有品牌的商品就只能卖地摊货价格了。
军工产品显然不能卖地摊货的价格,要是那么干就亏大发了。
现在奥地利出售给俄国人的武器,都是战前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分文未涨,可是纯利润同样不会低于百分之三十,军火市场上的暴利可见一般。
……
巴尔干半岛,自从巴黎会议上英法奥三国在希腊问题上达成一致后,联军自然就从希腊王国撤军了。
隔壁还有一个黑山公国,需要他们搞定呢,奥立弗就没有功夫陪希腊人继续玩下去了。反正大国一致原则下,希腊人没有了选择权。
接受条件就是半殖民半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国互相牵制下,希腊王国还可以保全领土,不用担心国家生存问题;要是拒绝各国的要求,马上就会变成历史。
干趴下了希腊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