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货不旧货了,能够正常使用就行了,大不了让奥地利人提供售后维修服务。
就连奥地利海军的订单的火炮,都被俄国人给截胡了,反正短时间内海军没有仗打,为了俄奥友谊还是优先满足盟友吧!
事实证明,任何计划都是理想状态的。拖了两个多月时间,奥地利才凑出了一百五十多门巨炮,剩下的都只能用24磅炮和48磅炮凑数了。
火炮拿到手了,并意味着马上就可以进攻了。从奥地利经多瑙河流运送到保加利亚容易,后面要运送到前线就麻烦大了。
动则几十吨、上百吨的大家伙,运输起来可是相当的麻烦。本来这些火炮都是做岸炮用的,只要威力足够大,重一点儿、个头大一点儿都无所谓,现在运输起来自然麻烦了。
火炮没有到位,缅什可夫放缓了前线的攻势,他也不想让俄军白白的送死,灰色牲口不值钱,可要是死的多了,那也令人心疼啊!
雅典
陆军大臣惶恐的说:“陛下,英国人以追击敌军为由,跨越了边界线,进入了我们的国界。这是前线的发来的件,请示该怎么办。”
奥托一世随手打飞了件,该怎么办?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么?当然什么也不办了。
挡住英国人,他们没有那个实力。帮英国人追击溃兵,那更加不可能,希腊政府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让各地政府想办法,把逃回来的士兵都藏匿起来。不行就往后方送,必须要小心行事,不能让英国人抓住把柄。”奥托一世下令道
到了这一步,不付出代价是不行的了。从政治上来说,英国人的做法,实际上还给他脱身的机会。
大英帝国是海洋霸主、顶尖列强,输给了他们总比输给奥斯曼人更加能够让民众们接受。
这不是政府不努力,实在是敌人太强大。
如果奥托一世不要脸一点儿,还可以吹嘘他们打奥斯曼帝国是如何势如破竹的,没有想到会遭到英国人的卑鄙偷袭,所以才输了,这完全是非战之罪。
至于会不会造成民间反英浪潮,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自从上一次英希冲突过后,两国的关系就没有好过,再增加一笔想必也无妨。
外交大臣提醒道:“陛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次近东战争的结果已经和我们没有关系了。
英国军队进入了希腊半岛,现在我们已经丧失了选择权,必须要考虑善后问题了。”
尽管他们对俄国人有信心,可是英国人已经来了,要是再不想办法,不等俄国人赢得胜利,他们就先要变成流亡政府了。
想到了这里奥托一世就头疼了,本家才刚刚从巴伐利亚王国被赶了出来,要不是奥地利注意吃相交换了伦巴第王国王位,现在就是流亡政府了。
现在家族的资源都投入到了伦巴第王国,可没有精力再来支援他。这么多年的纯投入,看不到回报,家族中很多人都不满了。
历史上,奥托一世退位过后,让巴伐利亚王室派人接任王位,结果他的兄弟、侄子都不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才轮到了乔治一世。
没有外力支持,他面临的问题比历史上更加麻烦,一个不好就要被英国人赶下台。
徘徊了几步,奥托一世开口说道:“外交部派人和英国人秘密谈判吧,现在的情况只能止损了。
同时派人接触一下俄国人、法国人、奥地利人,想必他们也不愿意看到英国人一家独大,现在我们需要他们的外交支持。”
“是,陛下!”外交大臣回答道
现在是列强的时代,没有列强的支持,这次他们想要摆脱这次危机是难如登天。
事实证明,奥托一世的判断是准确的。希腊王国虽然实力不济、经济不发达、资源不丰富,本身也没有太大的利益,但是他们的地理位置好。
俄国人无法容忍英国人主宰这里,挡住他们进入地中海的道路;法国人也不想看到英国人在近东地区扩张势力,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奥地利就更不用说了,出了亚得里亚海就是希腊,让英国人在这里做大了,同样也威胁到了奥地利的海上安全。
维也纳
接到希腊政府的求助之后,弗朗茨就决定要干预英国人在希腊的行动,怎么干预就成了问题。
武力干涉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把奥地利陆军派过去,海军就算了,奥地利海军还不够格。
梅特涅提议道:“陛下,这次我们可以和法国人联手,拿破仑三世也不会愿意看着英国人夺权他们利益的。
在地中海地区,只要我们两国达成了一致,英国人也无法不可能无视。”
没错,法奥海军绑在一起也不可能是英国人的对手,但是英国人的殖民地多,海军驻守的地区自然也多。
相比之下,奥地利海军就全部窝在地中海,是地中海仅次于英法的海军力量。法奥两国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加起来,又超过了英国人。
实力就是话语权,纵使英国人是海洋霸主,也无法无视奥法两国共同的意志。
历史上希腊王国存在下来,就是利用了各国之间的矛盾,现在奥托一世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可以说国际政治,上午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是盟友,下午在家另一个问题上大家又变成了敌人。
完全没有利益冲突的盟友,在这个时代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决定盟友关系的核心因素,主要是看相互之间利益大还是矛盾大。
弗朗茨想了想说:“先和法国谈谈吧,看看他们想要什么。希腊国内的利益不值得一提,我们不用要求什么,只要不让英国人完全控制希腊就行了。”
无欲无求,这就是弗朗茨对希腊的态度。原因非常的简单,抛开战略上的因素不提,历史上在希腊投资的各国全部都亏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希腊王国马上就要因为财政困难,无力支付各国贷款,然后被各国托管了一段时间他们的财政。
这还不是一次两次,这个小弟谁收了,谁就要给他们提供贷款,让他们维持下去。
英法那种金融占主导的国家,这种生意他们还可以做,资本家可以利用各种手段筹集资金,从中谋取利益,最后就算是贷款、债券还不上,也只是普通民众倒霉,他们提前就获得了足够的利益。
奥地利却无法这么玩儿,国内没有足够多的闲散资金,去参加这种投机活动。金融集团敢这么玩儿,维也纳政府就第一个不答应。
这些资金用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