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通车,目前铁路路基施工已经完成了。

原定计划不变,现在还要拖延至少半年时间,梅特涅先生有没有问题?”

被点名的外交大臣梅特涅想了想后回答道:“陛下,这要看巴尔干前线的战况了。

根据我们搜集的情报,俄军在这里投入了25.1万军队,奥斯曼军队名义上有45万人,实际上缺额至少有五分之一,战斗力恐怕不容乐观。

如果俄国人速战速决,在英法干预前攻克了君士坦丁堡,那么我们的原定计划就很难继续下去了。”

不要看表面上似乎奥斯曼军队数量更多,可实际上梅特涅还是更看好俄国人。奥斯曼一方的军队数量多,不等于投入到战场上的军队也一定多。

现在俄国人把多瑙河两公国丢给了奥地利,实际上把维护后方的稳定的责任也丢给了奥地利,包括这一地区的后勤运输工作,都是奥地利军队在给他们做。

奥斯曼帝国是本土作战,可惜在保加利亚地区俄国人更得民心。在俄国人的支持下,当地游击队的数量都已经突破了五位数,奥斯曼人本土作战的优势变成了劣势。

拉德斯基元帅非常自信的点评道:“梅特涅先生不用担心,这是一场比烂的战争。

经过我们同进入巴尔干半岛俄军的接触,基本上可以判定俄军的战斗力,要比我们之前想象中要低的多。

首先,俄军在兵力配置上非常的混乱,部队编制还停留在反法战争时代,军队内部腐败严重,武器装备落后、后勤体系混乱。

其次,俄军的军纪涣散,哥萨克骑兵更是一帮蝗虫,他们是走一路祸害一路,打打顺风仗还可以,一旦遭遇失败马上就会溃散。

奥斯曼帝国军队娉请了法国教官训练,可是只学到了法国人的皮毛,除了看起来像现代化军队外,实际上还是老一套。

在腐败的问题上,奥斯曼军队更加严重,俄国人好歹能够把编制补齐,奥斯曼军官直接吃起了空饷,部队缺额严重。

很多士兵还是被军官们强征入伍,拉来凑数的,能够有几分战斗力,我不抱有任何期待。

总的来说,奥斯曼军队的战斗力更差。如果没有外力干预,这场战争他们多半会输,不过守住君士坦丁堡的问题不大。”

对拉德斯基元帅的点评,弗朗茨是认可的。历史上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人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就是一个字烂,而奥斯曼人则告诉了大家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俄国人和奥斯曼人都处于低谷期。不光是他们,实际上法国、奥地利、西班牙、普鲁士四国也是如此,除了英国人外欧洲列强集体不在状态。

弗朗茨的蝴蝶效应下,奥地利被抢救了出来,在俄国人和奥斯曼人的衬托下,拉德斯基元帅有了自信的底气。

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择

伦敦

近东战争的走向令英国人目瞪口呆。俄国人居然以放弃多瑙河流域两公国,换取了奥地利的后勤援助。

这意味着俄国人这次的胃口非常大,只有更大的利益,才能够让俄国人放弃摩尔达维亚公国和瓦拉几亚公国。

约翰罗素脸色阴沉的说:“我们之前的计划失败了,奥地利和俄国人达成了协议。如果现在我们不出手,奥斯曼帝国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

帕麦斯顿先生,你们外交部有什么办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拆散俄国人和奥地利的联盟?

他们两国联手,在近东地区根本就是无敌的存在。就算是我们和法国人联合行动,也很难赢得胜利。”

约翰罗素首相的话不是无的放矢,俄罗斯和奥斯曼接壤的地区只要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地区。

高加索地区受限于地形,如果进行大兵团作战,后勤就是一个大问题。

以俄罗斯国内糟糕的交通情况,再遇到地形复杂的高加索地区,根本就支撑不起二十万军队以上的战斗。

当然要是黑海的海权不丢,他们还可以沿着海岸线打过去,后勤补给不是问题。

现在俄国人陆地的出兵路线,就剩下巴尔干半岛了。多瑙河流域两公国都是粮食主产国,粮食问题基本上可以就地解决,俄军的后勤压力小了一半。

即便是如此,俄国人也没有能力一路打到君士坦丁堡去。占领两公国后,就基本上到了进攻极限,从国内运来的战略物资跟不上前线部队的消耗速度。

可是加上一个奥地利就不同了,有多瑙河可以快速的运送战略物资,支撑几十万大军在巴尔干半岛不存在任何问题。

帕麦斯顿面不改色的回答道:“首相阁下,想要拆散俄罗斯和奥地利这个同盟很简单,早在之前我们就提出过了。

只要奥斯曼帝国同意两多瑙河流域两公国割让给奥地利,就足以将奥地利人喂饱。有了奥地利把他们和俄国人隔开,现在的局面也不会这么糟糕了。”

为了制衡俄国人,英国外交部确实有过这份计划,不过割让多瑙河流域两公国给奥地利只是其中一部分。

历史上英国人就提出了:把阿兰群岛和芬兰给瑞典;把波罗地海沿岸割让给普鲁士;让波兰独立;把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以及多瑙河口割让给奥地利,作为代价奥地利放弃伦巴第和威尼斯由撒丁王国占领;克里米亚地区和高加索地区归奥斯曼帝国

理论上来说,这项计划一旦实施,俄国人的实力就会被大大削弱,丧失和英国人争夺世界霸权的能力。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还没有开始实施就已经夭折了。不光是俄国人不同意这份计划,奥地利同样也不可能同意这份计划。

不要看多瑙河流域两公国的面积不小,土地也很肥沃,可是这些地区还没有开发出来,从经济价值上来说还低于伦巴第和威尼斯。

现在占领这些地区,奥地利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不说,还成为了反俄的急先锋,冲在了抗俄第一线,在战略上是非常不利的。

与其如此,不如和俄国人联手,奥地利同样可以拿到这些地盘,无非是牺牲一下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弗朗茨向来信奉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真理,可不会为了制衡俄国人的大业,就牺牲自身的利益。

蝴蝶效应还是有用的,因为奥撒战争中奥地利军队的表现,向外界证明了列强的实力。帕麦斯顿的新战略计划中,没有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