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2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人支持,奥斯曼帝国同样挡不住俄国人的兵锋。

释放烟雾弹也不容易,挑起战争容易,平息战争就难了。没准英法联军寻俄国人晦气前,先跑过来拿奥地利开刀了。

费利克斯首相神色严肃的说:“这种情况我们早就料到了,一旦俄国人采取军事行动,我们也立即跟进,他们要沿着巴尔干半岛进攻可以。

不过多瑙河流域两公国,我们也必须要派兵占领。不能让俄国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只要俄土战争不能速战速决,他们就离不开我们的支持,这个时候俄国人是不会违约的。”

弗朗茨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就行了。任何战略都不可能保证万无一失,作为皇帝自然不能冲在前面,必须要留下缓冲的余地。

万一中途发生了什么变故,致使计划失败,也得要有人背黑锅啊?内阁就是最适合的选择,政治就是这么的残酷。

当然弗朗茨是一个好老大,帮他背了黑锅也没事,最多也就是被赶回家混几年,风头过了还可以再回来。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发生了不要太多。几乎每一个成功的皇帝,都这么玩儿过。

1852年3月28日,继俄国人之后奥地利也向奥斯曼帝国递交了战书,近东战争扩大了。

君士坦丁堡

接到俄国人和奥地利的战书过后,苏丹政府放弃了最后一丝期望,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同样也针锋相对的向两国宣战。

从勇气上来说,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还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没有在这个时候退缩。

理论上现在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麾下已经有百万大军了,在英法的支持下,换上了现代化的武器,作为防守的一方,他们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英法代表怎么说,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派出援兵?”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关心的问道

外交大臣回答道:“陛下,英法代表都表示要支持我们,不过派出援军还需要一定时间。

如果我们同意的话,英法海军可以立即进入黑海,压制俄国人黑海舰队。

英法还同意,让帮助我们训练军队的教官加入到这场战争中,不过他们必须要以指挥官的身份参战。”

请神容易送神难,请英法舰队进入黑海容易,要让他们离开就难了。

压制俄国人的黑海舰队只是一方面,对英法来说控制黑海海峡,还可以增加他们在奥斯曼帝国的话语权,这伴随着大量的经济利益。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眉头一皱,他知道英法的援助不好拿,之前没有提条件,那不是在这里等着么?

在近东战争爆发前,奥斯曼帝国的能够做出的让步,怎么有战争爆发后大呢?

现在是穷图匕见了,英法派出来的军事教官以指挥官的身份参战,这是在向奥斯曼政府要军队指挥权。

一旦苏丹政府做出了妥协,未来奥斯曼帝国想要摆脱英法的控制就难了。这是一个阳谋,那怕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明知道前方有坑,也必须要跳下去。

“告诉他们,只要英法的援军能够提前赶来,我就同意了!”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咬牙切齿的说道

对他来说,答应这样的条件无疑是尊严受到了侮辱,可是现实没得选择。

近东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离不开英法的支持。武器装备需要英法提供,军费需要英法提供,想要赢得战争还要英法的援军。

1852年3月28日,俄军在高加索地区发起了进攻;3月29 日,俄军进攻多瑙河流域,同日奥地利也出兵多瑙河流域。

面对俄国人和奥地利的同时进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公国自治政府,非常干脆利落的投降了。

替奥斯曼帝国血战是不存在的,罗马尼亚人可没有为苏丹卖命的意思,他们反抗奥斯曼帝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第六十二章、奥斯曼帝国危机

近东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到伦敦已经是第三天了。即便是早有思想准备,接到这个消息过后,英国政府高层还是头疼了。

就连很少插手政治的维多利亚女王也坐不住了,在白金汉宫召开了高层会议。

维多利亚女王开口问道:“近东战争爆发,俄国人和奥地利搅和到了一起,奥斯曼人这次的麻烦大了,要保住我们在近东地区的利益,政府打算怎么做?”

奥斯曼帝国积威已久,即便是在这个年代已经没落,虎威还是有几分的。加上奥斯曼政府刚刚完成了体制改革,表面上看来他们已经是一个现代化帝国。

在维多利亚女王看来,奥斯曼帝国就算不是俄罗斯和奥地利的对手,他们有那么大片国土面积,还有百万大军在,最多也就割点儿肉,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这也是欧洲的主流观点,奥斯曼帝国有多虚弱,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早有准备的约翰罗素首相回答道:“女王陛下,我们已经和法国联手了,准备一起干涉这次战争。”

阿尔伯特亲王质疑道:“首相阁下,这次是俄土战争和以往不同,奥地利人也参战了。

就算是和法国人联手,我们想要令他们妥协,恐怕也做不到吧?不然这场战争根本就打不起来!”

维多利亚女王不喜欢参合政治,阿尔伯特亲王就不一样了,英国的很多重大决策中,都有他的影子。

约翰罗素解释道:“亲王殿下,俄国人和奥地利的联手只是暂时的,因为利益的关系早晚都会分道扬镳。

我们现在的敌人是俄罗斯,奥地利可以先放到一边去,他们的胃口也就那样,就算是把巴尔干半岛送给他们,他们也吃不下去。

政府准备和法国人联手,支持奥斯曼帝国和俄国人打下去,奥地利外交部就可以搞定了。”

出兵干预近东战争?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英国人一开始都没准备亲自上场。

历史上英国人出兵参与克里米亚战争,那是建立在奥斯曼帝国顶不住了,法国人又愿意充当主力的情况下,才出兵参战的。

现在奥斯曼帝国的百万雄狮还在,没有开打之前,谁知道这些部队都是样子货呢?

英国政府内部很多人都认为,只要给奥斯曼人提供贷款,再卖点儿武器装备给他们就够了。

当然,派出海军帮忙是可以的,将触角深入黑海海峡,也是符合英国人利益的。

陆军对上俄国人,他们没有自信,海军压制住俄国人的黑海舰队,他们可不怂。

巴黎

相比英国人,拿破仑三世就要积极多了。在他看来近东战争,完全就是转移国内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