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下自身,他发现自己的弱点就是是太注重节操了。

当然,弗朗茨是不准备改变的。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他的皇位是再正统不过了,完全不需要搞那些歪门邪道。

至于国内的政治对手?不是弗朗茨自吹,一支手就可以把他们按在地上摩擦。

奥地利的反对派和法国反对派相比,战斗力简直就是弱爆了。萤火怎么能够与皓月争辉?

梅特涅笑眯眯的说道:“陛下,拿破仑三世已经复辟,现在正需要国际认可,这是一个机会。”

如果拿破仑三世是正常手段登上皇位的,自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可惜他的皇位先天不足,受人抨击的地方太多,这个时候国际社会的承认就很重要了。

别的不说,拿破仑三世的登基大典,欧洲大贵族们基本上都缺席了。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的规格就要低的多。

就算是英国人支持他,可英国王室同样没有派出重量级成员出席,贵族圈的冷漠态度就说明了问题。

弗朗茨无所谓的说道:“试试看吧,法奥密约结束了,现在签订一份两国友好协议也不错。”

如果利益不大,拿破仑三世可能会为了获得奥地利的外交承认,做出一定的让步。

可惜现在奥地利和法国之间,没有这种恰到好处的利益交换。奥地利也有自己的打算,既然如此弗朗茨也不介意卖一个小人情。

费利克斯幸灾乐祸的说道:“陛下,拿破仑三世刚刚复辟,那怕是为了皇帝的面子,这次他也不能够在圣地问题上退缩,看来俄国人要有麻烦了。”

俄奥是盟友,并不意味着奥地利就希望看着俄国人继续强大下去。

只有在实力差距不大的时候,大家才有可能成为盟友。一旦拉开了差距,就变成小弟和老大的关系。

奥地利自然是不准备做俄国人的小弟,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大家也希望俄国人的战略能够受挫。

真要是让俄国人吞并奥斯曼帝国,那么两国的蜜月期也就结束了。国与国之间,还是用实力和利益说话更靠谱。

历史上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拿破仑三世刚刚继位,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和竖立威望需要。

现在拿破仑三世复辟的时间提前了,可是这种需求没有变,最终的结果自然也不会发生变化。

弗朗茨想了想说:“那就给他们添上一把火,但是要小心不要烧到我们身上,这场戏还要演下去。

如果让英法知道了我们的真实目的,恐怕局势就要超过掌控了。关键时刻,俄国人肯定会把俄奥密约泄露出来。

我们必须要做好外交准备,关键时刻必须让英法知道即便是俄奥两国结盟了,在俄土战争中,奥地利也只是会中立,最多在外交上支持他们!”

这不是说笑的,要是奥地利铁了心和俄国人共进退,没准英法就被吓跑了。在近东地区,俄奥联手就是无敌的存在,不惧怕任何挑战。

不给英法吃下一颗定心丸,他们怎么可能劳师远征去打击俄国人呢?没有俄国人牵制他们的精力,奥地利又怎么有机会暗度陈仓呢?

奥地利在利用俄国人,俄国人何尝又不是在利用奥地利呢?只要奥地利一动,英法的精力同样会分散一部分过去,减轻他们在战场上的压力。

况且,俄国人想要吞并奥斯曼帝国,就少不了奥地利的物资支持,以他们本国的工业能力,可支撑不起一场现代化战争。

从一开始,这就是各取所需、又各怀鬼胎的合作。

第六十章、代价

圣彼得堡

俄外交大臣卡尔渥赛尔皱着眉头说道“陛下,驻巴黎公使传来消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1852年1月1日复辟,自称拿破仑三世。”

听到拿破仑三世复辟的消息后,尼古拉一世就怒了。在他看来拿破仑家族这个爆发户,没有资格充当法国皇帝。

这不光是他个人的看法,还有切实的利益。拿破仑靠民选上位,打破了“君权神授”的传统,动摇了欧洲所有君主制国家的根基,这也是反法战争的由来。

好不容易把这种歪理邪说镇压了下去,现在又让拿破仑三世复辟,这不是侮辱了维也纳会议的所有参与者么?最重要的是侮辱了亚历山大一世。

更令他气愤的是拿破仑三世还敢挑战俄罗斯帝国的威严,在圣地危机爆发后,法国政府就出手干预,动摇了俄国人对东正教的控制权。

新仇旧恨加在了一起,尼古拉一世自然不可能承认拿破仑三世的合法性了。如果双方距离太远,他已经用实际行动,让法国人知道俄罗斯帝国的厉害。

尼古拉一世不屑的说道“果然是一个小瘪三,就只是会耍一些不入流的小手段。

命令驻法公使发一份外交照会给法国政府,谴责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篡位的无耻行为,责令他立即退位。”

拿破仑三世复辟自然是快刀斩乱麻,为了避免被国际势力干涉,具体时间都是保密的。

在尼古拉一世看来这就是小家子气,没有一丝君主的威严,不配成为君主集团中的一员。

卡尔渥赛尔劝诫道“陛下,我们这样强硬回答不好吧,这会让两国的关系继续恶化下去。”

不承认就不承认了,还专门发一份外交照会去恶心拿破仑三世,这无疑是让法俄关系雪上加霜。

由于距离的关系,俄罗斯对法国的影响力并不大,这种外交上的责难,也就是初起让拿破仑三世面子上难看一些。

反正就算是沙皇政府吼的再凶,拿破仑三世也是不可能退位的,到了这一步不管前方是什么,他都要继续走下去。

尼古拉一世不屑的说道“怕什么,得罪也就得罪了,反正俄法关系都这样了,还能够糟糕到哪里去?”

破罐子破摔,这就是尼古拉一世的态度。不是他冲动,而是在奥斯曼的问题上,法俄矛盾已经白热化了,双方都不肯让步,和解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面对主意已定的尼古拉一世,外交大臣卡尔渥赛尔自然不会应顶了,法国人的死活又关他什么事呢?

“是,陛下。”卡尔渥赛尔回答道

随及又转移话题道“陛下,君士坦丁堡谈判已经确定不可能有成果了,有英法的支持奥斯曼帝国这次是不会让步的。我们的下一步计划,可以启动了。”

换句话说就是战争要来了,现在需要一个看上去合理的借口。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沙皇政府已经不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