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增加工作时间。
民众兜里没钱,生活难以为继。没有关系,有量身定做的高利贷。
本该发出预警的专家学者,在资本的力量之下,不断唱赞歌,疯狂鼓吹……
伴随着财富的不断集中,社会矛盾也与日俱增,为革命创造了机会。
1905年6月1日,罢工游行的波兰群众,在维特斯大道和军警爆发了武装冲突,波兰独立组织趁机发动了叛乱。
“61”革命发生后,就仿佛在沸腾的油锅里浇了一瓢水,瞬间四溅而飞。
6月4日,保加利亚地区爆发民族独立运动;6月6日,芬兰地区爆发独立运动;6月11日,立陶宛地区发生了反俄暴动;6月15日,乌克兰地区……
在此之前,5月份的时候阿富汗民族革命党就发动了武装革命,打响了反俄第一枪。
只不过阿富汗地区经常发生反俄暴动,游击队就从来没有被剿灭干净过,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6月22日,身处西伯利亚的法兰西劳工发生暴动,西伯利亚铁路一度被中断。
6月26日,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奥斯曼移民,也参与到了叛乱中。
这还不算完,7月初的时候,高加索地区格罗兹尼也发生了叛乱。
7月11日,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人也加入到了反俄运动,中亚铁路被迫中断。
……
这么多的独立、叛乱,显然不是英国人一家能够策划出来的。
别的暂且不论,看看革命党是如何返回俄国的,武器装备又来源于何处,就能够说明问题。
欧洲各国一起坑俄国人,沙皇政府想不倒霉都难。何况,俄罗斯帝国还处处漏风,给大家创造了机会。
俄国人倒霉,欧洲各国也没有能够独善其身。革命是会传染的,尤其是英国人还火力全开。
6月18日,葡萄牙共和派发动政变,卡洛斯一世仓皇出逃。
6月24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爆发了宗教冲突,造成7死16伤,改革派和保守派矛盾升级。
6月27日,意大利地区爆发共和运动,卢卡大公仓皇出逃,教皇国也命悬一线。
同日,汉诺威爆发反战运动,要求维也纳政府结束战争、恢复和平。
6月29日,普鲁士爆发反俄游行示威。
7月1日,荷兰爆发反战游行。
……
乱套了,整个欧洲大陆从东到西,都是一团乱麻。
英国人只是起了个头,剩下的都是各国自由发挥,他坑你、你坑我、我坑他,坑来坑去一圈下来,谁也没能够独善其身。
大陆联盟陷入混乱,不列颠也没有能够逃过一劫,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角,国内怎么可能没有矛盾呢?
英吉利海峡之战后,英伦三岛的太平日子就结束了,民众对战争的延误达到了顶峰,民间反战的呼声日益高涨。
1905年6月16日,布拉德福德爆发反战罢工运动,紧接着谢菲儿德、利物浦、伦敦、都柏林等大城市也跟着响应。
尤其是都柏林地区,独立运动的声势也跟着水涨船高,若不是驻军足够多,恐怕当地人不光是反战,而是要闹独立。
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
七伤拳虽然反噬严重,但是不得不承认它的威力就是大。尤其是在欧洲各国纷纷推波助澜的情况下,爆发出来的威力就更大了。
西伯利亚铁路中断,俄国远东大好局势化作流水;中亚铁路被切断,联盟在印度的攻势被打断。
俄罗斯帝国内乱爆发,沙皇政府自顾不暇,根本就顾不上前线俄军。
远东的俄军够不着,但是中亚地区的俄军,作为盟友却不能看着他们饿肚子,尤其是联军已经成功会师。
幸好印度足够富庶,可以就地获得一部分物资作为补给,要不然弗朗茨只能下令撤军。
现在虽然没有撤军,但一时半会儿也别想发起进攻了。突然多出了八十万张嘴,挤占了联军大量的运力。
不仅印度战场受到影响,就连“海狮计划”的进度,都被拖延了。
欧洲大陆都乱了,法兰西又如何能够安稳?没有闹出大乱子,那是因为盟军要登陆英伦三岛,暂住在法兰西境内。
百万大军云集,再大的乱子也能够被扑灭下去。连续几次叛乱失败后,革命党也不玩武装起义了,转而搞起了罢工运动。
受大罢工影响,法国境内的铁路一度中断,为了稳定后方,联军不得不先灭后院的火。
欧洲大陆这么大点儿地方,各国间联系的非常紧密,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要稳定后院,不光是要帮助法国政府稳定局势,同时还要帮助其它盟国稳定局势。
比如说:帮助葡萄牙国王复辟。
尽管共和党也表示加入联盟继续对英作战,但是在这个时间点搞事情,就是联盟的敌人,没有丝毫商量余地的那种。
盟友嘛,自然要互相帮助。除了法葡是盟军亲自下场外,剩下的都是各国政府自发行动。
这个帮助究竟是起到了正面作用,还是反面作用,就有待更进一步研究了。
反正在弗朗茨看来,要是没有盟友的无私奉献,欧洲的这场动乱,最多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
没有什么好指责的,政治本来就是如此。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即便是被拉倒了一个联盟,也不等于矛盾不存在了。
机会送上门来了,不下黑手才有问题。反正都是由英国人背锅,完全没必要客气。
谁的敌人多,这个时候就是最直观的体现。没有任何意外,从东乱到西、从南乱到的俄罗斯帝国,以绝对优势登上了被坑榜榜首。
联盟内部闹得凶,维也纳政府却视若罔闻。不是弗朗茨不想作为,实在是自家也参与了进去,说起话来没有底气。
反正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收手都来不及了。和稀泥、甩锅给英国人,维护联盟的内部团结,对大家都有好处。
闹就闹吧,英吉利海峡之战后的大英帝国,已经是“家中枯冢”,晚点儿收拾也无妨。
外面闹得再欢,只要神罗内部没有发生动乱,弗朗茨就可以坐观天下风云。
利益是永恒的动力,眼瞅着就要把英国人拉下马换自家上位,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可谓是空前团结。
看看搞事情的最终结局就知道了。汉诺威的反战运动,才刚刚拉开序幕,就被邦国政府给镇压了。
不列颠在当地的影响力,倒底还是没能大过利益。为了自身的利益,汉诺威贵族、军方、资产阶级主战立场都非常的坚定。
即便是亲英派,现在也想要干翻英国人,好继承大英帝国的丰厚遗产。
反战,不光断了大家的财路,更是在断大家的未来。
阻道之仇,不共戴天。
在这种背景下,反战自然不会有好结果。
事实也是如此,号召全民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