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到了,曾经的世界工厂,现在连人手一支步枪都无法保障,这让人情何以堪?
没有办法,英国陆军的规模一直都只有十几万,就算是有武器储备,了不起再储备十几万条枪顶天了。
就算是想到要扩军,谁也预料不到需要扩充这么多。尤其是最近百来年国际冲突太多了,大多数时候都是闹闹就结束了。
根据以往的经验,从来都是不列颠进攻别的国家,还没有被别的国家进攻过,至少最近几十年没有。
等到局势紧张了,大家才反应过来。可时间上已经晚了,且不说哪帮拖后腿的议员,光产能就是一个大问题。
正常年月,不列颠每年只需要有十几二十万条枪的产能,就能够满足本土部队和殖民军的需求了。
现在本土扩军了,殖民地也扩军了,一下子出现了五六百万支步枪的缺口,短时间内如何能够补齐?
原时空一战时期,不列颠就因为扩军太快,武器生产速度跟不上,被迫向美国人下订单。
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合众国的工业产能没有起来,军工生产能力甚至还不如英国人。
合众国军工不行,大洋联盟其它成员国,工业那就更垃圾了。其中绝大多数国家,武器装备都是纯进口。
这年头拥有军工生产能力的,差不多都窝在欧洲大陆,现在都是大英帝国的敌人。
在这种背景下,英国陆军又从什么地方去弄这么多枪?就算是走私,也没有哪个走私贩子,有这么大的能量。
何况,要买的不光是武器装备,后续的弹药同样是需求多多。
以不列颠的军工产能,一起干会儿恐怕连几百万军队的日常训练弹,都生产不出来。
这些问题解决不了,要陆军发起反攻,那就是一个笑话。能够稳住局势,那都是开挂了。
看了看墙上的世界地图,坎贝尔首相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
近东地区,伴随着神罗陆军进攻波斯的战斗打响,沙皇政府也悄悄的向边界地区增了兵。
这些部队究竟是用来防备波斯人入侵,还是准备在关键时刻跳出来摘桃子,暂时还不能妄下结论。
至少西克雷斯特上校搞不清楚国内想干什么。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他已经多次向国内请战,均遭到了拒绝。
这年头中小贵族也不容易,没有显赫的身份背景,要是再没有军功傍身,想要出人头地也不容易。
远东战场就算了,那是苦差事。气候恶劣就不说了,关键是后勤还有可能出问题。
最悲剧的是打日本人军功要打折扣,赢了是应该的,输了就是罪大恶极。
纵使政府能够体量前线官兵的苦,不追究相关责任,当事人自己也不好意思在贵族圈子里混。
这一点,看远东地区发回来的战报就知道,俄军官兵那是真的再拼命。
苦差事大家都不喜欢,西克雷斯特上校也不例外。建功立业也要分时候,不是什么战场都能够掺合的,最好还是找软柿子来捏。
好不容易等到霸权战争爆发,俄罗斯帝国加入大陆联盟和英国人主导的大洋联盟开了战,可惜却是宣而不战。
为了更进一步的机会,俄军内部也是你争我夺,阿富汗前线自然是最热门的。
虽然敌人的数量多,但是敌人多也容易出战绩啊。印度殖民军可是挂着英国国旗的,军官都是英国人。
四舍五入一下,约等于全部都是英国军队。踩着英国人的肩膀上位,实在是不要太爽。
可惜西克雷斯特上校棋差一招,受身份背景限制,不幸输给了竞争对手,来到了波斯前线。
第一百四十五章、诱饵
波斯战场也无妨,反正都是捏软柿子,纵使战功质量上要打个折扣,也可以靠数量冲上去。
问题是到了前线,国内居然不让打。这就尴尬了,大家出来了建功立业、发财、镀金的,没有战争怎么行呢?
如果只是为了混日子,留在圣彼得堡、莫斯科不好么,干嘛要来这穷乡僻壤?
仅仅只是沙皇政府那点儿军饷,根本就不够贵族维持奢侈的生活。
战争不打响,不光是前线的军官们发不了财,后方官僚的财路同样受到了影响。
日常军费是有定理的,再怎么刮油水,也必须要给下面的官兵留下基本待遇。要不然下面的人闹了起来,也是一个麻烦。
这么点儿油水,又要层层分润,分到个人手中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满足不了大家的欲望。
后方都克扣的差不多了,西克雷斯特上校这样的一线军官,就没得搞了。
如果一直不开打,估摸着几年的任期结束,西克雷斯特上校连花费的活动经费都捞不回来。
仕途不顺、财路不顺的西克雷斯特上校,心情自然好不起来。此刻他正望着远方的高加索山脉叹气。
在山脉的后面就是他的家,一个普普通通的俄罗斯贵族家庭,随时都有可能跌落凡尘。
“上校,师部急电。”
传令兵的声音,打断了西克雷斯特上校的沉思。顺手接过了电报,西克雷斯特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没有办法,电报上的内容太坑了。一句盟军借道,具体该怎么办,提都没有提,摆明就是不想承担责任。
类似的事,在俄罗斯帝国发生的太多了。遇到事情大家都是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愿意承担责任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
现在这封电报就是如此,仅仅只是通知一声,既没有具体指示,也没有任何授权,事情就推给了西克雷斯特上校。
“上校,奥军正在穿越我们的防线,据说要和我们联手进攻波斯。哈希皮上尉询问,是否要进行拦截?”
师部的电报刚来,奥军就到了自己的防区,这要是没有问题,西克雷斯特上校能够把名字倒着写。
“拦截个屁,告诉哈希皮上尉让他自己看着办。命令部队立即集结,准备向波斯发起进攻。”
且不说能不能拦得住,没有国内的命令,万一拦截中爆发了冲突,这个责任西克雷斯特上校就背不起。
当然,擅自放奥军入境、向波斯进攻,同样也需要承担责任。
只不过国内的官僚、前线的俄军中高层,现在都想捞战功。
主动站出来承担了责任,起码也顺了大家的意,未来追究责任的时候,好歹有人帮忙说话。
不管怎么说,俄奥同盟的脸面还是要顾的。配合奥军作战的罪名,根本就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秋后算账,也只是穿小鞋。
要是战场上再立点儿军功,估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