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4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什么时候,你们一个个不想办法解决问题,反而在这里争相推诿,别忘了你们的身份!”

这是每一个君主都要面对的问题。下面的人和和睦睦,要担心他们串通一气;下面的人争斗不断,又会影响政治施政效率。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君主的矛盾之处。

在平常时期,大家都喜欢玩儿权力制衡,放任下面的人互相争斗;到了关键时刻,又希望下面的人团结。

毫无疑问,同时满足两种要求的官僚,根本就不存在。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官僚也不例外,大家首先要为自己考虑。

别以为他们就真喜欢政治斗争了,更多的时候还是没有办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官僚的地方就有派系。

纵使自己想要停下来,下面的人也不会答应。在绝大多数时候,政治上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万丈深渊。

就比如说现在,如果大臣的立场统一,尼古拉二世表面上或许会高兴,可是到了晚上肯定要睡不着觉。

至于解决问题?

事实上,各部门早就开始行动了。财政部在想办法筹钱,陆军部在调兵遣将,外交部更是辛勤的像一群蜜蜂。

行动归行动,但是这些动作大都是被动进行的。谁也不能指望,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大家就拿出完美的方案来。

如果尼古拉二世晚些时候召开会议,情况绝对会好很多。再不济,也不会尽是一堆没有营养的套话。

……

远东,作为这次战争的发起者,日本国内表现出了空前的狂热。日本政府刚刚发布征招令,就爆发出了参军潮。

尤其东京民众,或许是受到了之前使馆案的刺激,现在表现的格外狂热。

无论是政府机关、学校,还是商店、工厂,此刻都挂出了“雪耻”的宣传标语。

使馆案中被判死刑的重犯,此刻已经以英雄的身份被请如了神社,民间的各种祭祀活动也是络绎不绝。

要不是顾忌公使团的颜面,估计日本政府都有亲自下场去祭祀了。总之,前面的审判结果,现在已经被日本人推翻了。

就连已经做好准备,要去参加南洋大学升学考试的日本学子,现在也纷纷放下了书本,投身到了这场决定民族命运的战争中。

在全民叫嚣着复仇的大背景下,少数的理性派,根本就翻不起浪花。

“反战”,那是不存在的。即便是反战派成员,现在也乖乖的闭上了嘴,最多也就在没人的时候,暗自在心里想想。

就连在日本的外国人都受到了影响。作为俄国人的盟友,最近一段时间神罗驻东京使馆都低调了很多。

从这方面来看,俄使馆案对日本还是有价值的,起码打击到了各国使馆的嚣张气焰。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的日本就是那个光脚的。民族情绪被调动到了极致,稍稍刺激一下就会爆发。

只不过这种精神上的刺激,显然是不可能持久的。如果前线军队不断取得胜利,那么这种情况还可以持续很久。

反之,前线军队一旦遭遇大败。脆弱的日本民族精神,立即就会引发雪崩。

赌国运赌上的不光是军队、殖民地,更是民族精神。

现在的日本再次走上了原时空的老路,输了一切方休;赢了就是民族浴火重生,铸造大国之基,世界又多一列强。

第一百零二章、虚虚实实

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原本准备坑俄国人一把弗朗茨,刚刚采取行动就宣告计划失败经济危机来了。

自由贸易体系崩盘,损失最大的是神罗不假,但是最先崩溃的却是法兰西。

没有办法,先是欧陆战争的毒打,接着又被俄国人祸害了一波。家大业大的法兰西,也被折腾的没了脾气。

俄军撤离之后,在维也纳政府的帮助下,法国经济也开始缓慢恢复。

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可惜巨额的债务压身,破坏了法国经济生态的健康成长。

经济恢复的红利,除了增加就业,满足民众基本需求外,剩下的都以赔款的方式进入了反法同盟各国的腰包。

自由贸易体系崩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冲击,法兰西自然也不例外。

没有足够的经济护城河,脆弱的经济直接在第一波冲击中崩盘,直接引发了经济危机。

在自由贸易体系下,欧洲各国的经济联系已经非常紧密了,不是一下子就能够中断的。

法国经济出现危机,欧洲各国也免不了受牵连。不等弗朗茨反应过来,经济危机就开始席卷欧洲大陆。

经济危机总是伴随着产能过剩、商品滞销,这次也不能例外。大家都在为产品滞销而发愁,炒高战略物资价格自然成了梦幻。

不知道该说日俄两国的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日俄两国共同面临的财政问题,现在已经不再是问题。

有利就有弊。为了转移国内的危机,不列颠和神罗都会支持两国血拼,这就意味着日俄战争会空前惨烈。

恰好,日俄两国都是死得起的主。理论上来说,只要钱和物资给足了,两国就能够一直厮杀下去。

什么时候结束,那就要看心头那口气,什么时候泄下来。

当然,估计不等他们承受不住,后面的金主就要先退缩了。

毕竟,日俄两国政府是没得选择,伦敦政府和维也纳政府还是清醒的,要权衡利弊得失。

双手轻轻的敲击着太师椅,弗朗茨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不同于向不列颠伏低做小的日本,隔壁的沙皇政府可是一个大无赖,有借无还几乎是百分之百发生的。

俄奥两国是盟友,支持盟友是义不容辞的。所以钱肯定还是要借的,但是维也纳政府也必须要有一个止损线,不能无限度的投入。

这个度可不好把握,饶是弗朗茨做了这么多年皇帝,也无法轻易下定决心。

钱不钱的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国家不是一个人的国家,哪怕是皇帝也必须要考虑国民的反应。

作为盟友,政府支持沙皇政府,大家都能理解,可是每个人愿意支持的力度,或者说心里预期都不一样。

一旦过了大多数人的底线,内部就会引起反弹。作为一名合格的君主,这些问题,必须要考虑进去。

不光是神罗需要面对,英国政府同样需要考虑,甚至需要考虑的更多。

俄奥同盟持续了几代人,神罗内部有一大帮子亲俄派,大部分民众对俄国人的印象还不错。

不列颠就不同了,英日同盟那是什么鬼?估计百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