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中的一员,应该能够说上话。”
说话的是问询赶来的留日同学。留学生的圈子本身就不大,出门在外大家也需要相互照应,往日里关系好的,现在基本上都赶了过来。
“无痕,你就别做梦了。指望朝廷出头,还不如期待日本军队放人。
大家来日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什么时候见那位刘大人帮我们出过头?
寻求朝廷帮忙,除了白白浪费钱外,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回国后的发展。”
青年男子话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几乎所有的留日学子,对国内那个腐朽朝廷都没有好感。
某种意义上来说,远东帝国驻外公使也只是背锅侠。有一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政府,这让外交人员如何施展?
甭管大事小事、有理没理,但凡是人家提出抗议,国内的政府就软了。
据理力争,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会影响自己的仕途。长此以往之后,驻外公使自然也跟着消极怠工了。
事实上,在场的众人已经算是比较稳健的了。要是搁在激进派那边,这个时候又在叫嚣者推翻朝廷了。
当然,“稳健”也只是暂时的。伴随着革命思想的传播,早晚有一天“造反”会成为留学生中的主流思想。
“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现在外界正在盛传有国际势力参与,策划俄使馆案就是为了挑起日俄战争。
在这种背景下,朝廷冒然参与进去,很有可能引起各国的怀疑。刘大人是不可能轻举妄动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也只能向中华会馆求助了。那边从事海外贸易的多,人脉关系广,应该能够说得上话。”
不求助政府,反而向民间组织寻求帮助。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讽刺。
然而,这就是现实。并非海外的商人,都是热心肠了,什么忙都会帮。
主要还是留学生对他们有价值,或者说留学生背后的人脉关系,对他们有价值。
在东亚地区做贸易的,就避不开远东帝国。有地头蛇的帮助,肯定比没有要强得多。
就算是短时间用不到,这些人情也不会白费。这年头的留学生,大都是时代精英。
在海外的时候不起眼,一旦回国立即就会身价倍增。不说每个留学生都能够青云直上,但是其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混得很好。
华人社会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大家还是很乐意卖个人情的。
李伯安:“耀阳兄的提议不错,眼下向中华会馆求助确实最好的办法。
那边有很多同胞,都拿到了外国国籍,同各国使馆均有联系。找他们帮忙,要比我们自己忙活强得多。
最好我们现在先凑出一笔钱来,送到中华会馆让他们帮忙打点一下。能够直接将德成捞出来最好,就算是不行那也让人照应一下。”
这年头的海外贸易,除了拼胆魄外,更多的还是在拼人脉。
没有国家做支撑的外商,能够在海外混得很滋润,自然不会缺乏人脉关系。
借助人脉关系就是一个大人情,再让人家出钱,那就说不过去了。即便是送过去,别人有可能不收,那也必须要送。
在场的都是精英,虽然年纪不大,但人情世故上大家还是很娴熟的,自然不会有人拒绝。
甭管钱多钱少,都要意思一下,传出去了那都是为朋友“仗义疏财”。
有了这个名声,在往后进行社交的时候,都要容易很多。毕竟,大家都喜欢够义气的朋友。
没什么好谴责的,趋于厉害是人性本质。在收到消息之后,大家肯过来帮忙,那都是人情。
见众人纷纷慷慨解囊,李伯安笑道:“光有钱可不行,中华会馆找人帮忙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到了现在这一步,大家也就不要藏着掖着了。要是你们不把人脉关系发动起来,这钱我可送不出去。”
聪明人都看出来了,这才是李伯安的真正目的。无论是商议对策,还是捐款,都是在为后面做铺垫。
……
第九十五章、中华会馆
对青年学子来说,求人本身就是一件为难事。虽然留学之前,有海外关系的家中都交代了,但大家还是秉承者能不用就不用。
自古以来,都是人情债最难还。尤其是在这个道德尚未沦丧的年代,人情债就更难还了。
不是李伯安故意算计,主要是没有前期的铺垫,恐怕很多人都要退缩了。
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是留学后认识的。主要是因为在异国他乡生活,需要抱团取暖才结交的,要说交情有多深,那也不尽然。
除了极少数交情深厚,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朋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忙,大家乐得锦上添花。
找人帮忙看似很简单,但那也要看什么事。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要将“涉嫌俄使馆案”的主捞出来,花费的代价绝对非同一般。
付出和收益成正比,人家动用的力量越大,欠下的人情就越大。这些人情债未来都是需要还的。
现在钱都掏了,再想要退缩,那就别想在圈子里混了。人情债可以慢慢还,名声要是坏了,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到了现在这一步,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逢场作戏也好,都必须要继续演下去。
“理应如此,德成是我们的至交好友,遇上了这样的事,我等岂能袖手旁观。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明天一早我们就去中华会馆拜访,早点儿了解此事。”
霍耀阳正气凛然说道。
倒底还是太年轻,说话间还是暴露了自己的情绪,眉头的微微一皱,足以证明他在内心深处并不情愿。
只不过向中华会馆求助是他提出来的,原本只是想让李伯安等人出力,可惜人家棋高一着,来了个顺水推舟,将大家都拉上了船。
不爽归不爽,却谈不上什么记恨。相反他还很佩服李伯安的人品和反应能力。
虽然没有到两肋插刀的地步,但是愿意为朋友费心谋划,个人能力又突出的主,肯定是大家结交的首选。
反正都躲不过去,那还不如主动一点,显得自己更有担当,在留学生中树立威望。
别以为这些虚的就没用了,这年头的远东帝国可是非常重视留学生的。但凡是留学归国的,都不愁一个顶戴。
留学生群体和政府决裂,那也是革命思想深入人心之后的事情。眼下结交人脉,为自己未来的官场生涯打下基础才是王道。
这年头还是很流行江湖义气的,尤其是对青年学子来说,“讲义气”更是被看做优良品质的一种。
平常比较活跃的,现在都表示支持,大家自然不会反